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1)

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才收到出版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球运行论》 样书,他吃力地看了一眼便去世了。

在国内,哥白尼的名著《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通常被译作《天体运行论》,但这个译名是不准确的。问题出在对“orbium”一词的理解上。对哥白尼来说,这个词并不是指我们今天很容易接受的“天体”,而是古代天文学家假想的带动天体运行的那个透明的“天球”。“球”是希腊人特有的审美直觉的产物,也正是这种审美直觉让他们最早领悟到大地是一个球形,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把宇宙看成一个球形。

这种审美一直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延续下来,哥白尼也认可了这种理念,并在自己的著作中贯彻支持着“天球”这个概念。所以哥白尼学说天然带有相当一部分神学观点。

事实上,哥白尼一直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本人其实也是一位相当保守的人,并非是后世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位大胆的思想革命者。

哥白尼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当一名教士;他也当过医生而且医术还十分高超;他参与了与条顿骑士团的斗争,为主教做过法律顾问、财务管理,甚至上过战场。但就是没有做过天文学家或者占星士。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2)

他利用业余时间,用拉丁文写出了"日心说"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在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样绕着圆周旋转。它1昼夜绕地轴自转1周,1年绕地球公转1周"。

这种理论在当时很难令人置信。他知道这种对于天体运行的激进思想一定会令教会大为震怒。

然而他每晚看见那清朗夜色,闪烁繁星,那些巨大天体浮游太空,他深深觉得,对于天空原理的探讨精神和态度,不能算是一种罪恶。

1541年,他最后下决心将他的著作《天球运行论》付印。尽管他的内心充满对上帝的爱,但他仍然是一位敢作大胆假设的思想家,一位追求真理的勇士。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3)

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人类无处安身,是他打破了人类被其他生灵拥簇包围在正中心的想象;那么哥白尼最终也让人类流离失所,因为他敲醒了我们身处宇宙中心的美梦。哥白尼的理论体系,使我们对天文学的知识更加具体化了。德国诗人歌德就曾这样称赞道:"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无一种见解,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

再“凿”西域,这就是楼兰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4)

1900年3月29日, 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导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古代城址的发现,消失了2000多年的楼兰古城展现在世人眼前。

斯文·赫定的西域探险,始于1893-1897年的漫游式地理考察。这位天真的探险者,以为只需几天时间便可到达和田河,这样他就成了第一个征服死亡之海的欧洲人。但越向西走,沙漠中的东北风便将沙丘吹得越高,他们很快就迷失了方向。在杀死所有牲畜饮血,乃至饮尿之后,探险队始终找不到死亡之海的出口,队员们纷纷倒下。最后只剩斯文·赫定苦撑着一路向前,多亏遇见了一片奇迹般出现的绿洲水池,才救得性命。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5)

这是一次失败的探险经历。但“九死一生”,本就是探险家身上最耀眼的标签。对斯文·赫定来说,这次宝贵的教训,使他在日后的探险旅途中提高了警惕,之后几乎不再遇到此类危险;那如神迹般出现的水池,更使他认为自己就是揭开西域神秘面纱的天选之人。

1896年1月,生还之后的斯文·赫定,又在和田打听沙漠深处隐藏着“塔克拉玛干古城”的消息。这一次,斯文·赫定人员齐备,物资充足,他用画笔描绘沿途地貌和路线,并找到了老乡口中的古城。在标定了“塔克拉玛干古城”的位置后,他又继续向东北来到喀拉墩,最终在塔里木河补充水源。

1900年,为了明确西域地理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水道信息,斯文·赫定决定漂流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赫定一行抵达罗布泊北岸后,来到一处看来可打出淡水的地方,决定掘井取水时,发现唯一的铁铲丢失了,随同的一名向导被派回去原路寻找。不料路上狂风大作,漫天的风沙使他无法前行。

沙暴过后,在他眼前突然出现了高大的泥塔和层叠不断的房屋,一座古城奇迹般地显露出它的面容。向导将这一发现做了汇报。斯文·赫定立刻来到这里。当他亲手从遗址中找出了几件精美的木雕时,他异常兴奋,断定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古城遗址。

他发现古城出土的佉卢文木简牍上多次出现“Kroraina”一词,根据在遗址内发现的汉文简牍将此城称为楼兰,因而推定楼兰是“Kroraina”的译音,因而将发现的古城推定为楼兰古国遗址,而定名楼兰。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这是《汉书》中关于楼兰的记载。在唐代,楼兰国早已因罗布泊的萎缩而灭亡。公元400年,东晋高僧法显经过楼兰时,当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汉代以来“楼兰”这个西北缘最著名的西域古国,一直在史书中若隐若现,到南北朝时终于销声匿迹。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6)

1600年之后,它终于被斯文·赫定发现,在时光交错中,唐朝的法显与近代的斯文·赫定驻足同一片土地。

斯文·赫定终身未娶,并对外宣言“我已与中国结婚”,中国成就了他的学术人生。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斯文·赫定应被视为欧洲学术界的“张骞”,可以说张骞使西汉王朝了解了西域,斯文·赫定则让世界瞩目西域

不要燃尽自己,星星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7)

多少次我,

问我自己,

我为何而生,为何而存在,

为何行云流动,为何风雨不止,

活在这个世界,我在期待着什么事情?

我想飞向云端,然而我却没有羽翼,

星光在天际诱惑着我,

可是接触星星谈何容易 即使它近在咫尺,

也不知我是否有力量朝它奔去。

我将耐心等待,

并为自己准备,

踏上通向我梦想和希望的旅程,

不要燃尽自己,我的星星,

等着我。

——维塔斯《星星》

如果说哥白尼志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与未知,斯文·赫定终生寻找古老的国度以发现失落的文明,那么维塔斯则是试图用声音去触碰人类声线的极限。

维塔斯是出生于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歌手,以其跨越五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和高音区雌雄难辨的声线著称,有“海豚音王子”的美誉。同时他还是一位创作型歌手。正如这首《星星》中所唱的,“我为何而生,为何而存在”,无疑,维塔斯的生命就是音乐。

维塔斯于1981年2月19日出生于苏联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今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陶格夫匹尔斯。在维塔斯3岁时,他们全家搬到了乌克兰的敖德萨。祖父阿尔卡吉·达维多维奇·玛拉茨曼是维塔斯最早的音乐启蒙人,在他的影响下,维塔斯开始学习手风琴。并在祖父的带领下经常在位于乌克兰境内的敖德萨进行业余演出。十几岁的时候进入敖德萨音乐学院学习。其音乐学院院长安那托利·帕多卡惊叹维塔斯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2000年12月,维塔斯在克里姆林宫因演唱《歌剧2》取得很大的成功,从而一举成名。他的成名曲《歌剧2》成为俄罗斯年度非常受欢迎的单曲。在这首单曲中,维塔斯达到了soprano C的高音,很有震撼力。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8)

被称为“俄罗斯音乐教母”的著名歌唱家普加乔娃在听了维塔斯演唱的《歌剧2》之后称:“我激动得流泪了,无论是为了音乐,还是为了他的表演。”

由于语言的问题,中国歌迷常常未在意他作为一位创作型歌者的优秀。维塔斯具有写精品歌曲的能力,大部分歌曲都是自己所作。每张专辑曲风跨度极大,除传统的俄罗斯音乐之外,世界各地的音乐都有所涉及,融合了古典与流行元素,既有通俗旋律,也有歌剧片断。歌词意境不凡,内容广涉哲学、宗教、国家、亲情、爱情等,取材广泛。

维塔斯仿佛是来自中世纪的歌伶,在舞台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神秘感。

人类孤独未解之谜(2月19日同生人哥白尼)(9)

他俊朗不凡,穿自己设计的华丽服饰,也经常采用更加中性甚至具有些许妩媚气质的造型,他使用最鲜艳的口红,在舞台上时而散漫,时而激情迸发的表演十分拉风,他的眼神迷离中充满摄人的魔力,他的招牌微笑有一点邪魅,正是这一点邪魅,让维塔斯有了不可阻挡的魅力。

他不断挑战中性美的极限,用一系列特立独行的大胆举动彻底颠覆了美声和流行歌手的传统形象。维塔斯告诉世人:人类的音域可以拓展到何种境地,也展示了男性美还可以用更多方式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