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

罗翔老师曾在一档节目里面谈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名言,“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并且强调了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的人的爱,初次听到这些话就很触动我。

当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有关于心理的一些知识以及更多的一些关于人性的真相,我们就会越来越发现周围人的身上可鄙、黑暗的一面,而我们此时脑海里面充满着对那些抽象概念下美好的样子的想象,认为自己应该要做到这样,认为身边的人不应该那样。

罗翔说每个人都渴望被爱(罗翔要爱具体的人)(1)

这样一来,我们既看不见真正的别人,也看不见真正的自己。要么陷入不断地改造别人的狂热,要么疯狂地攻击自己,又或者偏执在对错评判之中。这时候我们不是在表达爱,我们是在创造敌意和冲突。

当我们从这种评判和改造的欲望中走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触碰真实的具体的人,才能真的做些什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才能借由这份看见给予我们向好改变的力量。当我这样去思考以后,我再去看待周围的人的时候,我内心变得更加的平和。

我还是能清晰地看见他们的缺陷,只不过这些已不再让我们过多纠结和难受,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升起一丝慈悲心,发自肺腑的感叹一句:“人生皆苦,终生皆苦。”

当然了,其实那种内心的冲突、激烈的对抗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它会存在一段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就摆脱,这个过程也是从妄想回归现实,从执着幻想到臣服于现实的过程,这就是是实实在在的成长。

欢迎大家积极点赞、评论、转发![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