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广告界“吹过最大的牛”是什么吗?1995年,美国电视荧屏上有这样一则广告,百事可乐承诺,只要谁能通过购买自家可乐集齐700万积分(相当于喝掉1680万罐可乐),便能兑换一架鹞式战斗机。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1)

不到一年时间,一位大学生便实现了这个目标,兴冲冲地跑到百事总部要求兑换奖项。面对这个颇有能量的学生,百事公司是怎么应对的?他最终成功兑换到战斗机了吗?

两家可乐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有两家可乐公司,分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如果拿他们两个做一个比喻,那么百事可乐的风格更像一个活力满满的年轻人,而可口可乐则像一个略显保守的中年大叔。因为可口可乐诞生在1886年,而12年后百事可乐才被创造出来。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2)

在这12年时间里,可口可乐以其独特的包装、鲜美的味觉,俘虏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已经成为饮料界的霸主。可口可乐就凭借着它独特的配方和分销制度,在软饮界屹立不倒。

所谓的分销制度,是指在上个世纪末,可口可乐并不是将配方公布给各地的厂商,在各地生产的;而是将可乐的糖浆直接送往美国各地,让他们在糖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后在各地上线。

这样既保证了味道的独特性,配方的保密性和渠道的便利性,也成就了可口可乐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而1898年成立的百事可乐,在可口可乐公司的眼里不过就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不值一提的竞争者。毕竟在百事可乐诞生的当年,可口可乐已经取得了每年100万加仑的辉煌销售业绩,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3)

但可口可乐公司没有想到的是,百事可乐的横空出世,在若干年后会给他们一个致命的打击。

1931年百事可乐被loft糖果公司收购之后,它们的战略就进行了巨大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萧条,而可口可乐依旧保持5美分一瓶的定价,这让很多消费者们觉得十分昂贵,购买力也相应降低。

而百事可乐则敏锐地嗅到了这场金融危机带给他们的机会。他们打出了广告,广告上写着:“只需要用同样的价格,就能买到双份的可乐。”这样一来,在极致的对比下,百事可乐的销量突飞猛进,直逼可口可乐。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4)

同样,可口可乐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把目光瞄准到了正如火如荼的二战上。

1939年,美国的战时经济制度规定可乐不能超额出售,必须依照国家的规定限额出售。但可口可乐居然敢跟军方硬刚,他们向军方谈判道:

“军人可以不要肉蛋奶,但是他们不能没有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最终谈判成功。获得了军方支持的可口可乐,在北非建立了一家工厂,在前线直接生产可乐。而在整个二战中,仅美国军人就消耗了100亿瓶可口可乐,这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营销战略。也就是这一场较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结下了梁子。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5)

棋差一着

二战结束之后,两家可乐公司的战争终于迎来了高潮。

据说苏联的一名元帅偶然之间喝过可乐,从此对其念念不忘。但是由于当时美苏双方的关系紧张,可乐一直没办法送出国。于是下属想尽办法,沟通可口可乐公司,将之易容改面,换上新的包装褪色后,才将其带到苏联让元首品尝。

通过这件事情,可口可乐以为自己能够打开苏联的海外市场。但是谁知这位元首不久之后就失势下台了,没有了政治背景支持的可口可乐,想要进军海外又谈何容易?

而正当此时,百事可乐瞄准了机会:赫鲁晓夫访美。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6)

百事可乐想尽办法,终于在赫鲁晓夫访美期间,将一杯百事可乐送到了元首的嘴边。这一幕恰好被无数媒体记者拍了下来,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它成为了百事起死回生的关键。

得到了苏联元首承认的百事可乐,在进军海外市场时要比可口可乐轻易许多。但是谁又知道,当时的苏联正处于二战后的恢复阶段,国内经济萧条,人口稀少,而且人们对可乐这种消费品的需要并不如美国民众。

百事可乐在将大量的货品运往苏联后,收到货款的却寥寥无几。甚至为了抵债,苏联将自己的军械抵押给百事可乐公司。也就是说,百事可乐公司是拥有过军事武器的。

成功还是失败的营销

1995年,在两极对抗中,百事可乐依然处于下风。为了应对可口可乐销量暴涨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百事可乐掀起了一场名叫百事挑战的街头运动。

公司请人拍摄了一段广告,内容是起床后的年轻人在精心梳妆打扮后,穿上了一件帅气的制服前往学校。而他前往学校的交通工具,居然是一架战斗机。广告的末尾,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只要你喝百事可乐攒到700万积分,我们就送你一架战斗机。”

这个广告一经播出,广告上帅气英俊的男主,成了无数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而他驾驶的那架战斗机,也成为了无数美国男孩们心中最想得到的玩具。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7)

大多数消费者在看完广告之后,只会觉得七百万积分送战斗机,只是一个荒诞而且不可实现的神话而已。但是因为这个终极大奖实在是令人太过震撼,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跃跃欲试。

而且在这个广告中,不仅只有战斗机这一项终极大奖,也有其他的奖项,比如说帅气的外套、太阳镜等等,都可以通过喝可乐换取积分来兑换。

就这样,美国掀起了一阵收集积分的潮流,百事销量也迅速暴涨,隐隐有盖过可口可乐的趋势。当百事老板还在为此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一场巨大的信赖危机即将降临到百事可乐的头上。

一位名叫约翰·伦纳德的商学生,就是这个广告的忠实粉丝。他本身就是一个对军事十分痴迷的男孩,尤其是对战斗机等军械十分喜爱。

他分辨出了广告中出现的战斗机名叫鹞式战斗机。姚式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在1956年才正式进入到军队中服役。作为英国研制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它的售价在保守估计在3000万美元左右,而兑换700万积分,却只需要70万美金。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8)

这样看来,通过积分换取战斗机,绝对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作为一名商学生,他立刻掏出了纸和笔开始计算。70万美金跟战斗机相比确实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发现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凑齐这么多积分,于是他便想到一个精妙的办法,那就是鼓动身边人参与到他这场活动中来,以入股的方式出资,在兑换完战斗机之后,将相应的金额分给他们。

约翰伦纳德确实是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的学生,在屡遭拒绝之后,他并没有放弃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去寻找愿意投资的投资人

终于经过千辛万苦,他找到了5名投资者。钱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这么多的百事可乐应该怎么买呢?

广告上说了,购买的百事可乐必须在一人名下,这样也才能很快凑齐700万积分。700万瓶可乐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跑完一个城镇估计也买不到这么多。于是约翰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跑遍了美国十几个城市。在1996年,他终于和自己的团队达到了能够兑换战斗机的要求。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9)

那天,拿着700万积分的约翰伦纳德,穿着帅气的外套、戴着墨镜,一比一还原广告上那名英俊高大美国男人的打扮,兴奋异常的来到了百事可乐的总部,准备拿走自己心仪了一年多的战斗机。

当走到总部办公室的时候,面对着一脸不屑和高傲的百事高层,伦纳德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百事可乐曾经在广告上说过,只要谁能积攒到700万的百事可乐积分,就能兑换一架姚式战斗机,我今天来领奖的。”

大跌眼镜

对于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冒失举动”,百事高层并没有当回事,而是满脸不屑地回复道:

“那只是一句开玩笑的话,美国人都不会当真的,为什么你当真了?我们没办法兑换奖品给你。”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10)

随即,美国百事公司的高级副总John heavens也出面回应道:

“数百万的美国人和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广告,从没有人当真,那只是个玩笑。”

但是毕竟是百事公司理亏,于是他们亡羊补牢,迅速更改了广告,将原来的700万积分拉高到了7亿,这样有人再想兑换战斗机,就变成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伦纳德对此十分生气,既然在广告里明明确确地写出了这样一条信息,怎么就变成了一句玩笑呢?黑纸白字怎么还可以狡辩?百事公司作为一个这么大的饮料公司,为什么还要欺骗消费者?这简直就是无赖!

双方就这个问题开始争辩,但由于伦纳德的绝不让步,两边都相持不下。回去之后的伦纳德自感一年的辛苦全部白费,而且更对不起5名投资者的付出,他一怒之下找来了当地最好的律师,将百事公司告上了法庭。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11)

这件事情被誉为美国当年最受关注的案件,法院也非常重视。陪审团和法院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将此案作出了最后的判决。他们判处百事公司赔偿约翰70万美金,补偿其购买可乐所出的费用。然而对战斗机的兑换,法院却只字不提。

毕竟在法院看来,用价值70万美金的积分来支付价值3000万美金的战斗机,本来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两者之间的价格过于悬殊,本身就具有戏谑行为的本质。

另外一方面,美国的战斗机是作为军方用品,平民是不能私自购买,更不能随意地出售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看,这条广告本身就违背了公序良俗跟国家的法律,所以法院认定广告的承诺是无效的。对约翰70万美金的补偿,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安抚罢了。所以约翰最终也没有得到价值3000多万的战斗机,他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美国百事公司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实则已经声誉受损,公信力急剧下降。毕竟这一切美国民众都看在眼里,当时的广告也清清楚楚写明了。现在对簿公堂却又做出不公正的判决,民众十分愤怒,美国自动掀起了一场抵制百事可乐的风潮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12)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百事都处于一种销量低迷的状态。不说跟可口可乐公司相比,甚至连一般的饮料公司都要领先百事一筹,可以说这一场营销让百事公司满盘皆输。

诚信为本

之后的数十年里,百事依旧站在和可口可乐公司对抗的最前线,但始终略处下风。

人无信则不立,作为一个公司,诚信更是基石。宣传产品的意图,本来是想将更好的产品带给更多的消费者。但百事公司毁约的做法,无疑是在自毁前程,让自己的信誉扫地。从中可以看出,销售手段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该夸大其词。

1999年百事可乐广告(百事可乐广告700万积分兑战斗机)(13)

如果一个企业忘记了最基本的诚信,那么它的未来则将是肉眼可见的衰败。

现在百事公司和可乐公司依旧分庭抗礼。在积分兑战斗机事件之后,百事公司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花尽心思和资本,才终于在数年后,在人们淡忘了这件事情之后,逐渐挽回自身的颓势,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即便如此,这件事情对百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试想当年压倒可口可乐的势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失诺行为,它是否能够更进一步,成功超越可口可乐,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大饮料公司呢?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当以此为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