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承明制,这一点在官服上也有体现。

明代官服和宋代官服(从明清官服对比看百姓负担)(1)

明朝官服,秉承“天圆地方”说,以圆形图案代表皇帝、皇太子、亲王等高级宗室 ,图案的主体是龙;以方形图案代表文武百官,图案的主体是禽(文官)兽(武官)。依品级不同颜色不同(金黄色为皇帝专用色),官服图案也不同,而且图案是绣上去的,十分昂贵。可想而知,如果官员升迁,就需要直接更换绣有更高级图案的全新官服,原有的官服就浪费了,最后糟蹋的还是底层百姓的血海钱。

明代官服和宋代官服(从明清官服对比看百姓负担)(2)

清朝官服,仍以圆形图案代表最顶级官僚,分为四团龙(皇帝、皇子、亲王、郡王)和两团蟒(贝勒、贝子、固伦额驸),以方形图案代表自公爵以下的文武百官,但颜色统一了,从皇帝到九品都是一样的深蓝色或黑色。除了皇帝和高级宗室的官服图案是绣上去的以外,其他官服都是图案(补子)与官服分开的,也就是把图案单独绣在一块布上,称为补子,再把补子缝在官服上。这样一来,如果官员升迁,就无需废弃原官服更换新官服,只需要把原官服的补子拆下来,再更换为新的补子即可,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官服更换的开支,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百姓。

因为刺绣的成本较高,同样出于节约的考虑,清代官服上的图案比明朝的小得多,图案的装饰也简陋得多,就连皇帝的衮服也不例外。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清代官服明显不如明朝的好看,这自然也就成为很多明粉嘲笑清朝的一个口实。他们只顾着嘲笑,全然忘掉了清朝这种朴实简陋的官服,为他们的清代先祖省下来多少的血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