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境界:原指土地的界际,后引申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文学作品中的境界是指感情与景物交融所形成的艺术高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名句赏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

1.【原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①则自成高格②,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注释】

①境界:原指土地的界际,后引申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文学作品中的境界是指感情与景物交融所形成的艺术高度。

②高格:指文学作品的高级的品第、等级,即格调高雅,取意高妙,风格高迈超逸。

【译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了境界,作品就自然显得格调高,自然有了名句。五代、北宋的词成就之所以远远高出其他时代,原因就在于有境界。

【评析】

境界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他评点词人词作,梳理词史发展,都以境界为最高标准。“最上”云云,可见他悬格之高。在王国维看来,有境界的词自然会呈现出很高的格调,也自然会有名句存乎篇中。格调是从整体着眼的,而名句则是关注的局部,毕竟是词话体的著述,所以王国维在开篇的第一则就提到了“名句”的问题,这不仅远超先秦诸子和史传赋诗断章的传统,而且近承诗话、词话“摘句”批评的特点。境界说应该是兼含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的。在词史发展中,王国维把五代与北宋时期作为境界说的最佳体现。所谓“独绝”包含着难以超越的意思,王国维对词史判断的高下可见一斑。换言之,王国维的境界说也正是他在对五代北宋词的涵咏与领会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处”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王国维对词史发展的整体学术判断,其得失因此而显得十分明显。

“境界”二字渊源甚早,而且在王国维之前用以评论诗文也颇多其例,清初刘体仁的《七颂堂词绎》和清末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更是以境界来评词。但在这些诗话、词话著作中,境界的内涵是比较模糊的,而且没有成为其著述的理论核心。而王国维特别拈出“境界”二字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持以进行批评实践,“境界”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才由此而真正得以充分彰显出来,这是王国维境界说备受称誉的重要原因所在。

2.【原文】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①,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注释】

①自然:指自然界和现实人生。

【译文】

有创造境界,有摹写境界,这是理想派作家与写实派作家两者的不同之处,但是两者较难分别。这是因为大诗人所创造的境界,必然与自然环境相符合,所摹写的境界,也必然与理想相接近的缘故。

【评析】

造境和写境是从创作方法来进行的分类,造境偏于想象和虚构,写境侧重模仿和写实,而理想与写实两种创作流派即大体对应着这两种创作方法。造境和写境属于中国文论术语,如《莲子居词话》和《白雨斋词话》便多次使用“造境”一词,而“写境”的用法虽然很少见,但也显然是由“写生”而来,并与“造境”相配,衍成“写境”一词。而理想与写实的概念则来自于西方。王国维词论的中西融合特点在这一则表现得颇为充分。

说两种创作方式与两种文学流派“大体对应”,是因为两者确实难以绝对区分。王国维对于其间关系的看法应该是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叔本华认为纯粹的写实或理想,其实都是一种“理念”,很难直接付诸实践,对美的领会和表现,是要兼及理想的先验和写实的后验两个方面的。只是一般人很难兼得其美,所以就会有所侧重地表现出或偏于造境的理想或偏于写境的写实。但王国维认为“大诗人”可以超越造境与写境的局限,将两者圆满地渗透和交融起来,形成一种符合写实的造境和符合理想的写境。所谓“大诗人”,其内涵与王国维语境中的天才、豪杰之士等相近。王国维注意到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更看到融合两种创作方法之后所达到的创作高境,识见颇为通透。而从其对“大诗人”的要求来看,他撰述词话的宗旨其实不是一般性地指导填词入门,而是志存高远,要为创造新的文学天才而导夫先路。

【参阅作品】

梦 江 南

[五代]皇甫松

兰烬落①,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③,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④。

【注释】

①兰烬:指灯的余烬。古人以泽兰炼油点灯,称兰膏。

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开深红色花。

③梅熟日:梅子成熟时。江南梅熟日当春夏之交,多雨,俗称“黄梅天”,故下句言“雨潇潇”。

④驿:古代路边供官员住宿或换马的处所。

【鉴赏提示】

这首词是五代词人皇甫松的名作。前两句是写境,实写眼前所见;后两句是造境,想象江南水乡的夜景。在鉴赏中要领会作者由实入虚的心情,明白夜船吹笛、人语驿边桥等虚境也是实境的映现。

3.【原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⑤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泪眼”二句:出自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集》。

②“可堪”二句:出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淮海集》。

③“采菊”二句:出自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东晋大诗人。有《陶渊明集》。

④“寒波”二句:出自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文学家。有《遗山集》。

⑤豪杰之士:指诗坛、词坛中的具有极高修养、造诣之人。

【译文】

有有我的境界,有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的境界。有我的境界,从我的眼光来观察事物,所以事物都带上了我的色彩;无我的境界,从事物本身来观察事物,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事物。古代人作词,摹写有我的境界的占多数,但是并不是不能够摹写无我的境界,这在于豪杰们能够自我培养而已。

【评析】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境界分类中十分重要的一组,侧重于由观物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境界差异。所谓有我之境,强调观物过程中的诗人主体意识,并将这种主体意识投射、浸染到被观察的事物中去,使原本客观的事物带上明显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诗人与被观之物之间形成一种强势与弱势的关系;所谓无我之境,即侧重寻求诗人与被观察事物之间的本然契合,在弱化诗人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强化物性的自然呈现,从而使诗人与物性之间形成一种均势。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是从物我关系而言的,并非是“有我”与“无我”的绝对有无之分,因为无论何种观物方式,“我”始终是存在的,无“我”便无法展开真正的观物活动了。但观物过程中,“我性”与“物性”之间的强弱关系确实存在着不同,王国维的分类是以深厚的创作为基础的。

无我之境中的主体意识仍是存在的,只是不对外物发生支配性的作用而已,所以此时之“我”几乎等同于一“物”,故“我”观“物”,“物”亦观“我”,彼此是一种互观的状态。王国维举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诗句来作为无我之境的典范,即意在说明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与南山之间是互相映衬、彼此点缀的关系;而在澹澹寒波与悠悠白鸟的背后,同样立着的是一个与此情景宛然一体的观物者。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中,物我之间没有矛盾,不形成对立,强弱关系淡漠了,物性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有我之境中的主体意识十分突出,王国维虽然没有对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作出说明,但从他所举的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句来看,明显是侧重于悲情的表达了。欧阳修词句中人与花的矛盾,秦观词句中人与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的矛盾,都尖锐地存在着。所以词中的意象无不渗透着词人的情绪,或者说词人的情绪完全洒照在这些组合意象之中。词人的情绪覆盖了物之质性。

王国维不仅区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不同,同时也隐含着两境的高下之分。有我之境乃多数人可为,而无我之境则有待于“豪杰之士”的“自树立”。盖观物方式的不同根源于诗人胸襟、眼界的不同,如何在弱化“我性”的前提之下,将“物性”最大程度、更为本质地发掘出来,从而更深刻地表现普适之性,这是王国维悬格甚高的一个创作理想。从话语和内涵上来考察,王国维对于两种观物方式的区分应该是受到了宋代邵雍的影响,而无我之境更是明显带有庄子“丧我”、“忘我”的思想痕迹。

【参阅作品】

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②,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

【注释】

①国:指唐都城长安。

②“烽火”句:指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起,安庆绪叛军多次与唐军交战。

③浑:简直。不胜簪:插不上簪,无法用簪束发。

【鉴赏提示】

诗写安史之乱后京城残破的情景,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思家的郁闷。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多表现的是“有我之境”。试用“有我之境”来分析本诗,特别请注意“感时”两句的表现手法。

4.【原文】无我之境,人惟于静①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注释】

①静:原指安定不动,没有声响,平静或安静。这里是指宁静直观的状态。

【译文】

无我的境界,人们只能在静中得到;有我的境界,人们从由动到静时得到。因此,前者表现为优美,后者表现为宏壮。

【评析】

此则从动静关系来区别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并将其纳入到西方优美、宏壮的风格类型之中,王国维中西融合的美学思想在此则也表现得颇为充分。所谓动、静,是就观物时的感情状态而言的,“静”是指感情平和,没有很大的起伏,此时诗人心境平静宛如一物;“动”是指感情激烈,不仅指引着观物者的审美倾向,而且将物性也淹没在这种激越的情感之中。在静的观物状态下,我与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利害冲突,故物与我之间等闲相待,呈现出优美的风格;在动的观物状态下,我与物之间则具有强烈的利害关系,故物与我之间彼此不相对等,“我”的强势障蔽了“物”之本性,所以就形成了宏壮的风格。这是王国维的基本理路。

但王国维并非简单化地处理两种观物方式。实际上,任何一种境界,当要形成文字予以表达时,都已经部分脱离了当时情景,而或多或少带有一种“追忆”的性质,而处于创作状态中的诗人都需要持有一种“虚静”的心理状态。换言之,无论表达怎样的境界,诗人首先必须将自己处于一种静思状态,才有可能将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予以清晰构思,从而予以准确表达。所以,在表现无我之境时,固然是“静”中得之;表现有我之境时,也同样要在“静”中得之。所以王国维特别说明有我之境是“由动之静”时得之,就在于强调虽然表达内容、形成境界各有不同,而在创作的虚静心理机制上,其实是相似的。有我之境也同样要在动荡的心理渐趋安静时,才能再度审视情感的特性,才能将“以我观物”的过程和心理完整地描述出来。

【参阅作品】

鹿 柴①

[唐]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②,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zhài):王维在陕西蓝田辋川谷口的别墅附近一景。

②景:同影。返景:夕阳返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鹤矾头,下临长江。广陵:今江苏扬州。

②烟花:指春天艳丽的景色。

【鉴赏提示】

以上两首绝句,王维诗写的是鹿柴附近景物的幽深静谧,是由静中得之,意在言外;李白诗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怅惘之情,是由动中得到,以景寄情,豪放恣肆。试用“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来分析两首诗的特点,注意人的心情志趣对写景的影响。

5.【原文】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①中也,必遗②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注释】

①美术:是指艺术。

②遗:指抛弃、摒弃、撇开。

【译文】

自然界中的物体,相互之间有着关系,相互之间又有着限制。然而将它们用文学与美术作品表现出来时,一定会遗弃了它们之间有关系、有限制的地方。因此,即使是写实家,也同时是理想家。再有不管怎样虚构的境界,它组成的材料也必然是来自自然,而它的构造也必然遵从自然的法则。所以即使是理想家,也同时是写实家。

【评析】

这一则是对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一则的补充,不过将论述重点从创作特点和创作流派转移到作者身上。与此前侧重对造境和写境的区别不同,王国维在这一则重点强调两者的融合与辩证关系。写实家相当于现实主义诗人,理想家相当于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两种大致的区分。推崇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诗人,虽然描写的是自然中之物,但当诗人以文学的手段表现这种“自然中之物”的时候,其实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将这种自然之物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剥离出来了,这个过程包含着想象和虚构的因素,所以写实家其实包含着理想家的影子;而理想家虽然将虚构作为基本的创作手段,但所虚构的“材料”及其“构造”都来自于自然,并按照自然的法则虚构着,则理想家何曾稍离过自然?所以理想家必定兼有着写实家的特性。王国维关于理想与写实关系的分析,堪称精辟。

王国维视文学、美术为“完全之美”,即要将文学超越世俗功名关系而成就一种纯粹之美。但自然中之物,往往纠葛于种种关系和限制之中,这种纠葛使得物之自体被部分障蔽,而被外物所包围,所以就不成其为纯粹之物。王国维主张当诗人有意将这种自然之物反映到文学之中时,要将这种外缀的种种关系、限制之处去除,从而在文学中展现清澈洞明的境界。王国维的这一观点其实部分地涉及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他所指称的自然,包括纯粹的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两个方面。但平心而论,无论是写实家还是理想家,其所表现的“自然之物”,都不可能是孑然独立之物,则从反映“自然”的角度而言,这种被关系和限制包裹着的自然之物,其实是一种更为普遍的“自然之物”,文学的使命应该包含着表现这一类型自然之物的内容的。王国维过于追求文学之纯粹,不免限制了他的思想视野。

【参阅作品】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③。月下飞天镜④,云生结海楼⑤。仍怜故乡水⑥,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

②楚国:指今湖北、湖南一带,春秋战国时属楚。

③大荒:指广阔无边的原野。

④“月下”句:谓江中的月影,犹如明镜从天上飞下。

⑤海楼:海市蜃楼。光线折射变化成如城市、楼台般的景象。

⑥怜:爱。故乡水:长江。长江从四川流入湖北,李白的家乡在四川,故称长江为“故乡水”。

【鉴赏提示】

这首诗是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经三峡出四川时所作,写渡荆门留别时所见所感,笔力宏放,气势轩昂。中间两联一用飘逸的笔触,形象地写实;一用雄奇的气度,瑰丽的想象,而每一联中又互相包融有写实与想象。请结合王国维的论述,对这两联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