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武汉光谷读书会第23期在光谷创业街六合茶馆如期举行。本期主题:《大明王朝1566》(刘和平 著)。主持人:卢志华。共有12位书友参加本期精读会,分别是卢志华、胡渔、小雨婷、金爱、滴水先生、曾蜀、陈志汉、天府、念妫、胡利华、向日葵、刘向军、易红霞等。本期读书会由武汉光谷读书会、湖北省大学生全民阅读示范基地、《阅读时代》编辑部、光谷创业街六合茶馆等机构联合主办。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1)

部分书友发言精选

@卢志华:本书讲述了大明嘉靖在位时的一段精彩的历史。从嘉靖39年腊月二十九序幕开始,到嘉靖45年十二月结束。这段历史主要讲述了两个部分。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2)

第一部分主要讲严嵩集团和裕王集团两派的博弈争斗。由于严嵩集团的用人不当,对老百姓的盘剥过度,对皇帝是私人财富也贪墨过度,导致大明财政入不敷出,最终逼迫嘉靖皇帝下定决心废除严嵩一党。嘉靖四十年国库空虚,严党一派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就提出了改稻为桑的策略,进行开源。这个国策理论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谋略,为了利于使政策顺利推行,皇帝主动减免了桑田的赋税,让老百姓种植桑叶的收益明显高于种田的收益,可是到了地方政府执行时就变了样。国策变成了贪腐的政府官员、江南织造局和商人发财的大好机会,反而让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逼迫百姓对抗官府。裕王一派的海瑞、王用汲等官员不顾自身的安危,与郑泌昌、何茂财进行有勇有谋的周旋,导致该项国策无法推行下去,进而对严嵩党羽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们的倒台。后来严嵩集团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就安排其党羽鄢懋卿去江南巡盐收盐税,他们一共征收了500多万两税金,但实际上只上缴给户部230万两,给嘉靖自用和修宫观留了100万两,剩下的170万两他们几人自己私下瓜分了,严嵩集团竟然明目张胆地倾吞了近1/3,将大明的国库当成自己的私人金库。而且严党一派的各个地方官员至少也倾吞了500万两。因为明朝开始的时候这部分税金总和接近1000万两。而其它官员往年去巡盐一般只能收缴100-200多万两。国家的财富完全掌控在严嵩集团的手里,连嘉靖用钱还要低声下气的求他们,这导致嘉靖忍无可忍,最终下定决心要倒严。

第二部分主要讲海瑞与嘉靖之间的斗争。书中有一个情节很值得注意,是海瑞第二次审郑泌昌何茂才的递交案卷的时候,嘉靖比较犹豫,不敢看,担心里面暴露了太多的黑幕。后来嘉靖就占卜了一卦,正好是乾卦。乾卦是两个乾卦叠加,上面一个乾卦代表嘉靖,下面一个乾卦正好代表海瑞,说明两人都是至阳至刚之人。这一段写得无比精彩。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很多普通百姓家里一贫如洗,官员的俸禄也欠薪许久,国家财政也出现了赤字,内阁及九卿竟无一人敢劝谏嘉靖。为了大明王朝的百姓和江山,海瑞以死谏上了天下第一疏,劝导嘉靖改变一人乾坤独断,采取君臣共治的方式治国,嘉靖临死前终于醒悟,叮嘱他的儿子裕王多任用贤臣共治国家。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中刻画的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每一个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把每个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都塑造的非常成功,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到那段精彩的历史好像就发生在眼前一样。嘉靖精明果断,看似无为,沉迷于修道不问政事,实际上是一人乾坤独断,内阁只是一个执行机构,形同虚设。严嵩老谋深算,虽然身居内阁首府20多年,但权倾朝野,手握大权,实则事关国事的重大决策从来都是听嘉靖的指示办事,自己总不自作主张。裕王谨小慎微,身为储君,拥有不小的权力,应该主动为嘉靖分担一些国事,可实际上碌碌无为,没有任何作为。严世藩狂妄阴险,身为严嵩儿子,做事理因避嫌和低调,凡事多请教父亲指点,实际上自己擅自做主,欺下瞒上,以为自己可以摆平一切,反而给自己挖了坟墓,不仅加速了父亲的倒台,还连累了父亲的得力门生胡宗宪。海瑞刚正勇敢,区区七品县令下安百姓,上谏上司和皇帝,一个人就把大明朝搅得天翻地覆,让嘉靖帝颜面扫地,是一个充满正气的君子。

胡宗宪实心任事,虽然是严嵩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在大局上面从来是只关注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而不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上下掣肘,自己战战兢兢勉为其难确保东南局势的稳定,堪称国之栋梁。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3)

@小雨停:我一共在剧中看到两个词:“剜肉补疮”、“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剜肉补疮”。人人都享受美好,人人都不愿劳作。两者矛盾,当用完先辈遗产,和之前的积蓄后, “卖肾买苹果”、“卖血换苹果”,只为满足视觉、手感、听力等享受,导致身体各组织机能罢工,整个人都废了。所以,我的观点:人本来就是一个劳动者,还是干活吧,保持劳作与享受平衡。嘉靖帝是享受大于劳作付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强大的祖国,尽责的父母会保护子民。中国、伊拉克、美国,三种类型国家,问:饱受饥饿战乱的人民可否自由移民,放弃祖国?幸福的原生家庭,不幸的原生家庭,问:受虐待的小孩可否与家断绝关系?嘉靖帝就是那个虐待孩子的父母。

问:如果我们的父母,国家,让我们痛苦,我们怎么办?前段时间,我还看了一篇新闻,关于“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网上有一段热议,亲子关系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父母;成长的岁月里,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疼爱,足够的教育,孩子怎么可能与父母越走越远呢?孩子宁可失联,也不愿再与父母有一些瓜葛,只能说明父母自身的失败。

我不相信,一个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个饱受父母疼爱的孩子,成年后会对父母冷漠至极,以失联来断绝与父母的一切关系。我不相信。亲情,是人性的需求;人活着,没有谁不需要亲情;王永强也不例外。他能狠下心来割断与父母的一切联系,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个家庭给予他的伤害远远大于他得到的疼爱。

@刘向军:《大明王朝1566》的书和电视剧看过已有上十个年头了,这部宏篇巨制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刻画了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到最底层的黎民百姓,士农工商各色人物栩栩如生,各类矛盾忠奸善恶交织在一囯一家一个阶层一个集团甚至一个人身上,至今回味无穷。

这本书是叙事记史,但又有艺术加工,但它却把一个时代完整地呈现给了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不一样的嘉靖,不一样的严嵩,不一样的海瑞,甚至联想起不一样的自己。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在影响了明朝的几百年的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对照过去,对照历史,我们能否检视自己的行为,离我们心目中的目标相错多远?兼济天下离我们太远,独善其身可能我们又嫌太低,很多时候就免不了彷徨惆怅。其实我觉得,我们比古人幸运得多,仕途不行走商道,不甘寂寞就创业,有所为就不以事大事小来衡量,也许会成功,可能会失败,但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也是一个人的心的归宿。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4)

@胡渔: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很经典的作品,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是经典之作,收获了各种奖项,并被评论界认为达到“中国历史剧从来未有之高度”,可以说暂时尚未有超越的。去年重温了电视剧,今年又买书读了一遍,收获颇多,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类作品对历史细节、人心、人性把握非常到位。突破了我们原有的或者学生时代所刻意灌输的“历史观”,很多历史人物,非黑即白,好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只有两分法,好和坏,除此没别的了。那么这部作品传达了另外的一种历史观: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像书中的严嵩,传统作品里就是一个大奸臣,但是我们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严嵩能够“蒙蔽”嘉靖二十年,不也说明了,君权和内阁之间达成了一种权力平衡么,同时也说明了严嵩在某种程度上的治国才能么?

二是,对海瑞这类古代道德楷模的重新认识。不管以前读“海瑞罢官”,还是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海瑞走到哪里都如一只“刺猬”,他的存在似乎对所有黑暗是一种提醒:你有阴暗面,有阴暗的地方。其实我们生活的时代和世界,无论古今,既有阳光,也有黑暗,还有非常之多的中间灰色地带,而这种灰色区域,其实是一种缓冲区域,如果世界或者说人物也是二元的,这个世界估计也无法存在了。今天读海瑞和这部作品,其实也是提醒我们看人的一种标准也应该多元化、多角度才行。

三是书中出现的文人群体性格,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古代读书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像里面比较典型的是高翰文,可以说是世家弟子,读书人出身,一腔热血。初涉政坛,不知内里,走到了严嵩那边,但其良知并未泯灭,或者说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愿意与其为伍,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处理相关案件。这也可以说读书人的良知在官场里最后的坚守。另外一个就是崇安知县王用汲,家境优越,在官场亦能坚守“初心”,并未同流合污,再扩大一下范围,像胡部堂、赵贞吉、谭纶等人也都是理学传人,都是内心有道,做事有术的人,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即使是守成,也不会让大厦倾倒。说白了,在道德和为人处世上面,绝对是有底线的人,人要是没有底线,不仅会恬不知耻,更会做出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来。书中的郑泌昌、何茂才等人不就是这样的么?

@滴水先生:兼听则明,从这本书中的历史人物上来看的话,我们应该从他整个的人生经历这些层面去看,他为什么在那个时间点上做出那样的抉择和行为。包括嘉靖帝、严嵩、徐阶、海瑞、张居正等等,他要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必然会有小的牺牲,有的是牺牲他人,有的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然后去达成更大的政治目的,让更多的人得到福利和享受,我们兼听则明,就是凡是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不能单一的去看他是奸臣还是忠臣。

第二点:王朝走向衰败在我看来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过程,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性:我会比你做得更好,所以我要精彩的上台。回到嘉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势力和旧的势力的出现,在于皇帝的私欲,当皇帝不再以GDP为纲领的时候,民政大权就会慢慢倾斜和旁落,旧的权贵就会觉得治国皇帝不如自己,有造取而代之的想法,这就成了旧势力的潜在心魔,一步步带领他们走向大奸大恶;新势力慢慢也会觉醒,希望自己也能上台,能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必然出现这样一个新旧集团的博弈过程;严嵩,徐阶,海瑞,张居正等人,坐在他们的位置上,人可以活得很实在,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他们自己明明知道所选择的路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但无一不选择了活得精彩。

最后一点:观古问今,我们只能把握公司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不能定义自己是属于某一类人,众多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取众之所长,外圆内方,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把我们推到了怎样一个位置,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去选择去应对,把问题都解决好。不管你是选择活得实在还是活得精彩,或者二者兼有,请相信那句 “我会比你做得更好”,在自己的圈子里,你的舞台也很大,你是否真能比历史人物做得更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念妫:《大明王朝1566》——书名就很有意思,1566是公元纪年。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般不用年份数记录,而是用皇帝名号,比如说: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清朝嘉庆二十五年,直到民国也是如此。1948年,即民国37年。

这样不古不今的书名,显出一种浓浓的混搭风,就好像这两年流行的汉服穿法:明制的衣裙,一定要搭配美国西部庄园风格的大宽檐边草帽,草帽上还必须有一个大蝴蝶结飘带,甚至白净的、滑溜的颈项上还要带一串西式的圆珍珠项链,珍珠一定要滚圆、硕大。没办法?一大群做梦都想当明朝贵妇的少女们,又同时幻想自己是一个喝着下午茶的英美庄园主女儿。她们幻想着:民国结束的是大明的江山,那这样的服饰搭配不就是理所当然吗?是那种同时割舍不下明朝旧梦和洛丽塔梦的情怀,造就了当今这种流行于世的穿衣风格。

作者刘和平是不是也是如此,对于明代官场和人文环境,会带有一种“假如我是……,我一定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危难”的英雄主义思想。对于大明江山败北方游牧民族之手,即便是经过无数异族联姻而形成的现代汉人,出于经典汉文化原典的高度认同,都会痛心疾首地认为:假如不是大清所灭,接下来的汉族治下的中华民族的整个地理板块,会赶上工业革命,也就不会有1840年之后的百年屈辱。然而,历史不能改写,对未来的汉文化发展要有信心,并且对中华民族新生代的思想改变,要做好文化准备。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5)

@曾蜀:嘉靖多年不上朝,炼丹修仙,但对朝局牢牢把控,靠的是什么?是他的用人方略。嘉靖一朝出了严嵩,徐阶,张居正,严世蕃,胡宗宪,海瑞,俞大猷,戚继光,李时珍这些人——都是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单独列史,如果是昏君治国,这些有个性,有成就的人是绝对出现不了的。明朝亡是亡于嘉靖,是他开了不上朝的先例,后面学他的是孙子万历皇帝。但万历没有嘉靖的御人之术,所以这就是差别。

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不可因水的清和浊而有所偏废,都要用起来;嘉靖在祭天的时候召见徐阶,严嵩说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就是希望他们不要互相党争,其实是争也没有用,嘉靖就是要他们互相掣肘;社稷有难了,达官贵人要遭殃,如果还不行,黎民百姓也跟着遭殃。所以就是改稻为桑先动当时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最后嫁祸于黎民百姓。为什么不杀海瑞?因为他要把这个人才留给他儿子和孙子用;任何朝代都会有清流和浊流。但都是有用的人,不可偏废。这些有用之人用完之后的下场都是狐兔之悲;清流如翁同龢,浊流如李鸿章,孰是孰非,留与后人评说。

@向日葵:大学时代和上班后,都把电视剧看过一遍,原著倒是没看,所以结合剧情和自己看的其他的相关书籍做了整理。

嘉靖这个人心思诡谲,也和其上位过程的不顺有关,大礼仪事件的本质既是伦理纲常问题上的争议,更是权力合法性的争夺,借助大礼仪事件,嘉靖最终掌控权力,将元老杨廷和打压下去,并在随后的40多年里一直牢牢控制着权力,其人在控权弄权上的能力,可见一斑,但是也足见其内心的不安感亦可谓承袭了他的先祖。上位之前,深受道教文化影响的他,不同于明朝其他帝王,把对道教的信奉贯彻到帝国的方方面面,宗教的仪轨成了帝国的大事,而颂圣祷告之用的青词,亦成为评价高级官吏的必备项目,无论是严嵩、徐阶、夏衍、高拱或者张居正,都是个中高手,而严嵩之子严世蕃更是以揣摩上意的高手而出名。帝国的运转也因此在嘉靖年代出了难得一见的奇景,政教统一,自封的宗教领袖亦成为一个独特的势力影响着朝局。作为政教领袖的嘉靖尽管在大礼仪之后做了不少除旧布新的事情,但是勤政则难以长命,不勤政还有内阁独当一面。嘉靖的精明亦在于充分利用了这个制度上的优势,让自己既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抽离,又能“四两拨千斤”,将自己的私利裹挟其中,又适当照顾朝局和民生的需要,不可谓不精明,但是也因此造就了嘉靖末期的近乎崩溃的局面。如不是高拱等人的力挽狂澜,明朝可能因此而亡。剧中无论是前期的倒严,还是后期的司礼监、阁臣的利益分配上的矛盾,都直指嘉靖施政逆行倒施、为私利而罔顾天下民生的弊端,海瑞的奏疏,不过是把遮羞布彻底挑破,若不是抓住了皇帝内心的道德底线,同时亦为清流所敬仰,海瑞怕是也难逃被千刀万剐的命。

拨乱反正、激浊扬清之事,当然为嘉靖之后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完成。嘉靖时代的铁幕,实际也让上至阁臣,下至升斗小民都不能逃脱其桎梏。胡宗宪勇于任事、忠于职守亦难逃被罢免的命运,朝堂党争之下,能臣如此也难保其身;郑、何二人更是将个人私利深融于党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犯了皇帝大忌。高翰文可惜,然而也正应了“水至清则无鱼”的老话,至纯之人难逃官场碾压,海瑞尚且如此,高翰文被沈一石算计,最终还有芸娘相伴隐身江湖的结局,实属难得。而这一切,不过是帷幕之后有人主导。对于普通人正在经历的痛苦,嘉靖早已经因迷失于“上清仙境”而丢了人本之心,谄媚上意之人掌控帝国的方向盘,其乱有始,其治则难免需依托于其时代的结束。而藏身于其中的能人志士,一如张居正这种,尽管青年时代曾上疏试图提醒嘉靖注意帝国痼疾,然而也因为人微言轻,不被重视。故而蛰伏了几十年,如老师徐阶一般引而不发,也干过不少谄媚严嵩的事情,因此,张居正未在剧中被提及的奇特就在于,无论严嵩还是徐阶,对其认可相同。否则他根本没机会进入决策层的视线,最终入阁。对政治人物的评判,多有以成败论之的倾向,而少有善恶标准,一方面是因为人性复杂在利益纠葛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对于这种能当国执政,利用内阁、司礼监、文官集团(特别是清流)搅动风云的人物,其实最终评判以施政能力,反倒能抓住重点所在。心学大盛的年代,这种表现的尤为明显。海瑞这种顶着道德光环的人,则如张居正所言,可以作为道德楷模而不可以作为官吏进行重用,这一点,从海瑞打击徐阶亲眷违法事项可见。当然,毫无疑问的,对他们而言,也很难把持一个平衡,其原因在于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和不丢掉本心的善恶标准,尤其难,尤其是明代的官员薪资是出了名的低,不止一人因为恪守本心而沦落得家徒四壁,生活难以为继。但是也正因为此,他们的坚持可钦可佩。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6)

@天府:嘉靖晚年,贪腐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的封建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刚愎自用、练道修玄二十载,以一己之私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大权。

书中人物个性鲜明,一代清流海瑞秉笔直陈万言奏疏,遭罢黜官场,由此扬名四海。也反映出封建朝廷权斗频密,党争不断,权力的无序运行导致的波云诡谲、宦海沉浮令人扼腕。

书中也刻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南征北战,抗倭御蛮,战功彪炳史册。只可惜官场昏暗吏治不清,无端受压,卒于三十九岁,与岳飞等名将一样,壮心不已 却英年早逝,令人叹息。

激烈的党争导致的政局混乱,特务政治横行,杀戮成性,这也是整个明王朝在历届汉王朝治理上乏善可陈的重要原因之一,个中缘由值得当政者深思与反省。还有些贪官恶吏,身居高位却不思报效,德不配位,视黎民百姓如草菅,当引为官者鉴,在其位谋其政,如海瑞等清官。

@阿汉:《大明王朝1566》可以说是一部职场的教科书。

对于一名工科男来说,看到《大明王朝1566》内严嵩、吕芳对突发情况的处置尤其钦佩,真是人情练达,进退自如,思维缜密,遇事能立于不败之地,敬仰之情悠然而生。工科男也要灵活的思维,能应付突发的情况,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扎扎实实干技术啊,现将本书开头的一段与大家分享一下。《大明王朝1566》第一章一开始就写到嘉靖40年天气反常,没有下雪,将影响来年的收成,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嘉靖皇上很着急,独自在西玉熙官公斋戒祈雪。到了正月十五的寅时点灯笼时下起了雪,东厂提督太监冯宝带领太监正在点灯笼时,最先发现下雪了,冯宝立功心切,就赶紧跑去向皇上进行报告,抢着报喜。但冯宝的上级大太监吕芳、陈洪为首的五个秉笔大太监知道冯宝抢先报喜以后,陈洪说“抢着抱了这个喜,皇上一高兴,不准就让他冯保取代咱们几个了。”这包话明显给冯宝上了眼药,但说的又是事实,职场人都懂。冯宝明显是在职场上不成熟,急于贪功,自已的行为给自己“挖坑”,已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此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人很胆怯,守在雪里等国家年度财政会议开完,好给大太监解释一下赔个不是,挽回影响,人呆在雪里人都快冻死了。

当吕芳派人抢救出冯保,让他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并对冯保说”我再教你两句话,你一定要记住:一句是文官们说的, 做官要三思 ,"‘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冯保低声反问 “干爹教导得对,可叫儿子到裕王府去当差,那还不是把儿子往绝路上送吗?”吕芳说道:“我再教你武官们说的那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打死了周云逸,不只是裕王,还有很多人都恨你,这不错。可你要怎样让他们明白周云逸不是你打死的。留在宫中你就没有这个机会。看我大明的气数,这皇位迟早会是裕王的,到了那一天,你才真是个死呢,听我的,我现在以皇上的名义派你到裕王府做皇孙的大伴,你要夹着尾巴,真正让裕王和他府里的人重新看待你。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内的那一天,干爹这条老命还要靠你。”

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在职场上做人、做事,何长也不是这样。对未来充分的预判“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侥幸心理,踏踏实实处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将隐患处理在未发之时,聚沙成塔构筑事业的堤坝。看书也要三思,细心体会,多读书,多体会,很多书里写的内容已将生活中出现问题的答案告知了,就看是否有缘,能否读到。


大明王朝1566嘉靖最聪明的人(嘉靖改稻为桑背后的波诡云谲)(7)

@金爱:海瑞这部活的“大明律”想到的。数千万百姓养活数万官员,怎么就国库亏空了呢,怎么就房子盖不起,打仗也寒碜?贪墨浪费是病,允许贪墨浪费更是病。嘉靖知,内阁知,百姓更知,知道却一定要眼睁睁看到窟窿大到危及生命,再极尽补救才能,上演几出家庭事业的闹剧。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无不受牵连,除了归隐或出境,谁都不能避免被卷入这宏大的漩涡。这是背景。

凡事牵扯利益,必有不公,必有斗争,必有存亡。改稻为桑,为了丝绸买卖,为了财政补缺。丝绸出口是交易,劳动换成金钱,国家基本不赚。换来的钱补到国库,国库的缺便转为百姓的缺,这是剜肉补疮。官商更想借机侵田,大赚一笔,这可苦了百姓。百姓苦到极处,要么死,要么反。百姓死,国亡;百姓反,国亦亡。这是因果。

人有私欲,有辨识,私欲营内,辨识谋外。人有七情六欲,故有好恶,有所需与不需,但私欲免不了不被满足的痛苦。人不知灭欲,反而膨胀,为了平衡需求与拥有,便不得不向外占有更多。一方占有,必有它之外的领域被占有。情欲在人间所向披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人民生活走向两个极端,富者不能继续富,贫者不能安其贫,都痛苦。

法是社会维稳的工具,是为公,而情谋私,情与法势不两立。公平是最稳定状态,为了社会恒久的良性运转,国家必须有法。但多数人法在身外,情在心内。而海瑞上有忠,下有孝,心有理学,外有《大明律》,罕有私欲,唯道是从,法在心内,情在身外。海瑞是法的活体,嘉靖与众官员是情的活体。法与情总会碰到一起,怎么碰能得利守恒,便是政治。

法在身外,情在内心的,占绝大多数,治他们,法无用,要用情,故明事人不用海瑞;同样,法在心内,情在身外的,只有海瑞,治海瑞,情无用,要用法,故无人能治海瑞。嘉靖治国,不是法典在手万事不愁,而是要用内力,用人治人,以情治情;那内心有法典的,自我约束即可。若用法治情,便是用外力,无法深入人心,本不得治,后患无穷。

整部书从头至尾都在做转危为安的补救工作,是社会太复杂吗?有病对症下药,实际上对症的解决方法就那么一个,可人就是不喜欢苦口良药,就是不肯放下私心。不能自我约束,却约束别人,不把人当人看,也不把自己当人看,只懂得怎么迎合,怎么交际。全赖着这锅汤端在嘉靖手里,怎么熬,熬到什么程度,谁也由不得自己。

法典在手,谁能依法去做?德治无德,法治无法,尽是私心。谁推荐的学生,有那么重要吗,谁说什么话,有那么重要吗?做什么都看脸色,嘉靖只要你开心,我什么都好办;你笑了,天下苍生什么样是他们自己的事;你笑了,我的位子就稳了,我就能继续占有了。虽然有以理服人的插曲,可最后还是要情绪办事,这是这本书最伤脑筋的地方。

一辈子很短,谁愿为别人活?但是活着要有个平衡,不能总占有而不奉献。如果自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那还有什么必要存在。散财聚人,以德服人。德是无我,没有私心,我为人人,便得民心而得天下。不懂这个规律,欲望膨胀,再膨胀,以前积累的财富,总有一天会耗尽。严世藩四十几岁被斩决,那么好的脑瓜子,便是只想自己的结果。

官宦家族难能一视同仁,如严世藩,老子贪,儿子腐,母亲娇惯,妻妾成群。严世藩为首的贪墨官员,只知道想自己,他们没有体恤百姓的心,然而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没有体会过百姓生活,身居富贵乡,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看人的眼光自然像父母。这些人做官,的确能为统治者谋利,但若不能自我节制,机关算尽反误了性命。

唯有经历过贫困而又不失其志的,才能真正为着百姓着想。海母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严格。海瑞自幼立志做一个不谋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人,自号“刚峰”,取刚强正直,不畏邪恶之意。为官之时便是一把利剑,嘉靖自觉不如裕王德厚,用不起海瑞,而朝廷之恶泛滥,四海民不聊生,还需留给裕王这把“利剑”。

想想如果没有分裂,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斗争,没有你死我活,那样的生命反而失去色彩。设想没有个人私欲的人生,人人为公,人人平等,便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可言。一生平淡,除了走向衰老没有任何改变,千篇一律度过一生,与非人的生命毫无区别。

还有一位书友,虽未参加现场活动,但提交了个人的读书笔记,读书会对其提出表扬!现对摘编其一部分,与各位书友分享。

@linda :作为女性读者,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较少,对于这本经典读物,书中几个人物之间的感情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关于海母和海瑞之情。在海瑞临危受命,准备去淳安时,海母了解到淳安当时复杂的情况之后,内心表现出对儿子深深地担忧,作为海瑞来说好男儿志在四方,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之情;但对海母来说,老母亲含辛茹苦,独自养大一脉单传之子,虽已四十有余,但在母亲眼中,他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虽有担忧与不舍,但也只能无奈地尊重儿子的选择,以国家大业为重。这段情是悲情与大义的交织。

第二,关于海瑞与妻子之情。读到李时珍为海瑞夫妻俩把脉治病的篇章时,为李时珍的幽默和洞察力欣喜,又为海瑞夫妻间相处的方式感到叹息。那一晚,海夫人为海瑞熬药,夫妻之间刚有感情的交流,却无奈海母在屋外故作吟唱之声,百善孝为先,大孝子海瑞只能抛下妻子侍奉老母于床前,海夫人也只能压抑着内心的感情望着丈夫离去的身影。这是一段压抑的夫妻感情。

第三,关于裕王与夫人之情。这段王与妃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是很融洽的关系,每每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都能感觉到温情在夫妻之间的流动,有充分的沟通、体谅和尊重,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段相互扶持又温馨的感情。

收集整理:卢志华 编辑校核: 胡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