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阵的克星(一方掌握4000米以下制空权)(1)

刚刚谈到过制空权的问题,一般制空权都属于空军力量强大的一方。在过去的一些战争中,也出现过一方掌握大部分战区制空权,另外一方掌握战区的小范围制空权的情况,比如著名的“米格走廊”。但是到了当代,由于战争参战双方的实力差距往往十分巨大,有些战争甚至其中一方一架飞机都没有装备,因此当代战争的制空权大多数是纯粹一边倒的。局部制空权对弱势一方来说,都很难争取到。一旦强势一方决心建立禁飞区,那么基本就已经确立了空中力量相对强大一方的绝对制空权。不过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不可思议的情况往往可以颠覆人们的正常三观,这就有了活久见这个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寿命足够长,那么绝对会遇到过去按照惯性思维,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却堂而皇之的,

三号阵的克星(一方掌握4000米以下制空权)(2)

摆在了全球观众的面前。这就是出现了一种关于战场制空权,在过去几乎没有的新现象。即参战的其中一方,或者说空中力量相对优势的一方,已经宣布了自己获得了战区上空大范围的制空权,因为对手几乎所有的正规固定翼战斗机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而要求外界支援的新战斗机仍然没有任何一架开始参战。在一方已经近乎完全没有固定翼飞机参战的情况下,那么另外一方理论上确实已经获得了战区的全部制空权。而现实却表明,空中力量优势一方的所谓制空权,只存在于4000米高度以上的空间。而在4000米以下,弱势一方仍然近乎来去自由。为何这么说呢?这就在于,虽然弱势一方已经基本把原本就不多的固定翼飞机全部打光了;但是弱势一方仍然可以在4000米以下低空,持续击落强势一方的战斗机,

三号阵的克星(一方掌握4000米以下制空权)(3)

和直升机。包括直接俘虏对方战斗机的飞行员。甚至宣布已经击落了对方的上百架固定翼飞机和近200架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其中包括SU35和SU34等高端战斗机的型号。也许有人怀疑已经击落100多架固定翼战斗机的数据是否可信,但是强势一方有新锐战斗机被击落和飞行员被俘这是不需要怀疑的。这等于说,现在空中力量强势一方的飞机和直升机,一旦出现在4000米以下的低空,则被击落的概率就会急剧地增大!比强势一方的战斗机和直升机频频遭遇被击落风险更大的,则是优势一方的地面部队,甚至包括中高级军G,被各种巡飞弹或者自杀式无人机精确命中的概率很高。等于说所谓弱势一方的无人机在战场上几乎锐不可当。这些无处不在的无人机不但被对手击中的比例不高,相反可观的战果,

三号阵的克星(一方掌握4000米以下制空权)(4)

却越来越多。这等于说4000米以下的低空,反倒成了相对弱势一方充分发挥的空间。拥有所谓更强空中力量的强势一方,却根本没有表现出该有的优势。本方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出动率一直上不来,甚至几天都见不到对地空袭的消息。即使对纵深目标的空袭,也多采用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打击。但是却有目标太多而火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强势一方的战斗和战斗轰炸机也不是不想进行对地精确打击,怎奈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高端弹药让其充分发挥,只能挂载铁炸弹冒险冲到4000米以下近距离轰炸。问题上一旦这做,不但轰炸准确度不高,而且有极大的概率会再次陷入对方地面由肩扛式导弹组成的无处不在的低空防空网。由此可见,所谓空中优势的一方发挥不出自家优势,所谓弱势一方却牢牢地掌握低空制空权。

三号阵的克星(一方掌握4000米以下制空权)(5)

在过去几乎所有战争,都是没有出现过此类现象。说到底,这很可能是一场通过大量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和先进巡飞弹改变战场形态的一次战争。相对强势一方的空中优势受到了地面力量的强烈反压制。而随着外来援助的防空武器的射高越来越高。其中一方所谓4000米以上的制空权,也会慢慢地消耗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