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嫁给了谁?曹雪芹刻意打谜团,读书人被脂砚斋误导,原文却早有答案,史湘云嫁给了冯紫英。冯紫英死后她一度流落到烟花巷,最后是与薛宝钗姐妹携手到老。

《红楼梦》故事线索大多都在原文中,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解开真相。少人云亦云,尤其是史湘云的姻缘。

不知曹雪芹什么目的,刻意隐瞒了关键线索,让读书人自己发现。

后世关于史湘云的姻缘最流行的两种说法,都不是曹雪芹写出来的,而是读书人的揣测,可惜都错了。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1)

一,史湘云与卫若兰。依据是第三十一回末的一条脂批。

[庚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脂批很含糊,只说史湘云捡到贾宝玉那只金麒麟,最后落到卫若兰手中,但据此就说史湘云与卫若兰是一对就太草率了。

而早在第二十六回,还有一条类似脂批。

[庚辰眉批:惜“卫若兰射圃”文字无稿。叹叹!丁亥夏。笏叟。]

当时是冯紫英出场,畸笏叟批语可惜见不到“卫若兰射圃”那段文字,意思是那里才是冯紫英的正传。说明“卫若兰射圃”冯紫英才是最大的风头。可惜的是见不到冯紫英真正的风采。

第二十六回是冯紫英的第一次正式出场,当时他说有一件大事要汇报父亲,必须要走。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2)

随后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客贾宝玉和薛蟠,请了一个叫云儿的妓女作陪。酒席上贾宝玉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这里要注意两点:

第一,悲愁喜乐酒令,隐藏“乐与悲”。恰好对应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不是巧合。

第二,悲愁喜乐酒令是讲四个男人的姻缘。贾宝玉是薛宝钗,薛蟠是夏金桂,蒋玉菡是袭人,冯紫英的妻子是谁?

曹雪芹看似当时没交代,其实答案呼之欲出,毫无疑问就是“云儿”。

冯紫英是神威将军冯唐的嫡长子,他的妻子能是一个妓女?所以同样叫“云儿”的史湘云,就是冯紫英定下的姻缘。这次酒宴堪称当时的“单身派对”。

好巧不巧,喝酒当天是四月底五月初,等端午节一过,史湘云再来贾家就已经大喜了,都是一以贯之的线索!

史湘云一来,脂批再提“卫若兰射圃”,还是指出史湘云与冯紫英的姻缘。

所谓“卫若兰射圃”,就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类似,真正要写的其实另有其人,而不是什么卫若兰。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3)

二,贾宝玉的金麒麟也不是指姻缘。

贾宝玉从清虚观拿回来的金麒麟,与史湘云的麒麟确实凑成了一对。

但是麒麟的姻缘寓意并不强烈,反而真正常用的寓意是“麒麟送子”。两只麒麟送双子。

贾宝玉得了麒麟本来要送给史湘云。林黛玉还因此不放心。谁知竟然给丢了,还被史湘云捡到,表明这个麒麟从此与他无关。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很多观点认为是说史湘云丈夫死后,和贾宝玉走到一起,也是一厢情愿了。

贾宝玉的结局早有伏笔。就像甄士隐一样,家破人亡后大彻大悟,想起前世故事出家而去,离开薛宝钗怎么可能还与史湘云再结姻缘?

而且贾宝玉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4)

(第二十三回)“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这段谶语暗示贾宝玉出家后,寻到做了一品夫人(贵妃的品级)泪尽而亡的林黛玉坟前,践行当初“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誓言,为林黛玉守墓余生,君笺雅侃红楼之前早有论述,不多赘述。

所谓“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意思是史湘云才定亲,有了姻缘。“白首”代表姻缘。“双星”就是双麒麟送双子的意思。史湘云婚后会生一对双胞胎儿子。

我们再看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酒令,程甲本、程乙本几百年来冯紫英的酒令顺序都与众不同,就是[喜乐悲愁]。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5)

第一句“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完全对应“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说出史湘云双麒麟送双子。这么明显的曹雪芹伏笔,可比脂批更可靠了。何况脂批也说明“卫若兰射圃”的主角其实是冯紫英。

冯紫英随后又唱:“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唱完,饮了门杯,说道:“鸡声茅店月。

这不就是史湘云的淘气性格么?

而且[喜乐悲愁]酒令的内容,基本与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一样。都是男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到头,家破人亡丈夫死去留下妻子孤苦无依……

“鸡声茅店月”更是典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商山又叫楚山,也对应了“湘江水逝楚云飞”。更何况温庭筠与鱼幼薇的爱情悲剧,也是史湘云姻缘悲剧的伏笔。不过是男女倒置罢了。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6)

史湘云给葵官改名韦大英,出于她自诩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恰是冯紫英和她的写照。

而冯紫英死后,史湘云被史家抛弃,那个烟花柳巷的清倌妓女云儿就是史湘云的写照,一清二楚。

当然,这不是史湘云的最后结局。原文对史湘云还有三处伏笔。

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第五十回,薛宝琴作《咏红梅花得花字》影射薛宝钗一生和结局。“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无余雪”代表薛蟠无后早死,薛家嫡长房没人无法照顾滞留娘家的薛宝钗。“有落霞”则是说史湘云有儿子,可以奉养薛宝钗。

史湘云最后嫁谁了(史湘云最终和谁在一起)(7)

第六十二回,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伏笔宝黛钗湘四人。第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还是史湘云,孤鹜借凫靥裘典故影射薛宝钗,也与“无余雪,有落霞”的线索对应上。结合脂批,可知史湘云晚年是和薛宝钗姐妹携手度过。

也不枉她定亲后来贾家就对袭人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综上,原文很多线索已经交代清楚了史湘云的姻缘和结局,大可不必揪着脂批演绎。一切只以原文线索为参考才对。您说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