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于研究宗教美学思想的学者,在对待上一节所讲的美的时空条件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佛经与《古兰经》在这里有明显的区别,从而表现的美学思想也有明显差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佛法古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佛法古经(佛经与古兰经美的时空条件有明显区别)

佛法古经

有志于研究宗教美学思想的学者,在对待上一节所讲的美的时空条件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佛经与《古兰经》在这里有明显的区别,从而表现的美学思想也有明显差异。

印度佛经把人类共有的三维时空的现在、过去、将来,演化为人的三世,即今生、往世和来生。这样,美价值尺度的运用就在三世之间自由切换与穿越,一切变化均取决于当事人的行为的善恶予以相应的因果报应。因此,佛祖与所有成佛入道者所居住的三十三天世界,无不一切美得令人吃惊和神往。

在《古兰经》中,这种依大胆想像而建构的美地美景不存在,而是作为真主创造美、保护美、赏赐美的教义而存在。虽人也有今世与后世之分,但习惯于把今世与后世相提并论,于是出现了现在时空与将来时空的混搭情况。这样的美学思想,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美的对象物因而亦虚亦实,虚实不定。这在佛经中不存在,在世俗美学思想中更不存在。

现在以实例来作具体考察。首先,经文明确提出了问题:"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①。此后的经文,一直在围绕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思路。紧接着就有这样的答案:⺀迷惑世人的,是令人爱好的事物,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牲畜、禾嫁等。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真主那那里,却有优美的归宿。″②这样的一问一答,将今世之美与来世之美混搭,而強调来世之美更重要,更美好。为什么呢?理由很多,而真主创造美、保护美、赏赐美是总答案,是主旋律。信徒们若行善,就能今世后世两全齐美。经文说:"行善者在今世将享受美满的生活,而后世的住宅确更的,敬畏者的住宅真优美。″③请注意,这今世的美好生活并非现实存在,而是用一个⺀将″字注入了将来时空因素。如此一来,今世之美就虚化为将来之美了。这就不免有油滑之感,而阿拉伯人却信以为真。因此,这样的经文不断出现。紧接着就有传教人宣称:我在今世誓必使他们莸得一个优美的住处,后世的报酬是更大的″④。

相形之下,《古兰经》所极力强调的不是现在时空的美的享受,因为现实生活受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没有享受美的生活的可能性,只得把美作为理想寄托于未来。经文于是宣告:

真主应许信道的男女们将进入临诸河的乐园,并永居其中,他们在常住的乐园里,将有优美的住宅,得到真主的更大的喜悦。″⑤

总之,佛经与《古兰经》在美的时空条件之下,未来美好生活的大方向大目标是共同的,明显的一大区别是,佛经以浓墨重彩的语言具体描述佛国净土的豪华美丽非凡的一切,意在呼唤信徒今生苦修行而来世进极乐世界。而《古兰经》则大树真主权威,号召信徒努力修行于现在,享受美好生活于将来,而这将来之美朴素无华,不过是美宅美食而已。

注释

①②③④⑤《古兰经》,第22、37、203、204、14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