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1)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2)

落叶无痕,父爱无声

父亲的爱严厉、深沉、稳重、伟大

而延绵不断

……

读一读

她们写给父亲的信

跟着他们的笔触

读懂父亲

领悟父爱

我的父亲

——省女子戒毒所民警 吴俊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3)

老吴于我,记忆中总是相爱相杀,似乎全然没有前世情人的余温。行伍出身的他待我如同一个部下一个兵,那些被父亲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般的印象是没有的。强制作息,强制吃蔬菜,强制学游泳和爬山,自小就比旁人家的姑娘更结实顽强的我,耳畔总是重复那句话“我就怕肥田里面出瘪稻”。以至于年少时我总是对他愤愤不平充满抗拒。

记忆里老吴是个凶巴巴的壮汉,对待我像对待士兵一样严苛。

我常常怀疑我考不上复旦是因为他总爱用筷子在饭桌上敲我的头,而我被敲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仍然硬邦邦地用沉默表示拒绝蔬菜的决心。

人生第一个刻骨铭心的成语是老吴教给我的—“雷厉风行”。“我跟你说过多少遍,干事情要快一点,麻溜一点,雷厉风行!雷厉风行!像你这样去部队,班长早训你了!”所以在被老吴强化部队生活了十几年的我,最后拒绝被老吴送去当兵。我虽然已经比一般女孩子动作快很多了,但我仍然不想让班长训我。

老吴从来不给我留面子,小学二年级神出鬼没地扒教室后窗发现我上语文课在玩水彩笔,放学迎上来就是一巴掌在头上,但我更酷,我不哭,保持冷静,回家用藏头字母在墙上写下反抗父亲的暗语,时隔多年老吴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墙上骂我!

老吴喜欢男孩子,我猜!不然为什么家里进了黄蜂要六岁的我去驱赶,不然为什么看着七岁的我在成人泳池快要淹死了还在一边喊憋气啊划啊你蹬水啊你!

老吴在我印象里非常非常忙,他下连队,一个月回家几次带着他自己养的鸡鸭鹅的蛋;他直到我小学快毕业都不知道我在哪个班;他至今也不知道初三会考结束我因为站在教室板凳上撕物理、化学书被罚站写检讨书………

老吴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还要自己用竹筒带咸菜去吃,小时候总是骗我眼泪说老了就要把买菜的篮子提着,再穿一件破棉袄去街上要饭去。我真的给他骗得每一次都哭的要撅过去。

老吴很节约,吃饭的时候总给我讲“十粒米一条命”的故事,听了不下N次,有个小孩家里穷,偷了地主家一把米被活活打死,打死以后翻开手心里紧紧的攥着十粒米。

老吴很顾人,饭桌上吃饭总是吃饭多吃菜少,还要不停地给周围的人夹菜,一桌子吃饭我总觉得他很吵,生怕这个不够吃,生怕那个夹不到菜。

老吴也会骗人,说好了考上重点初中就戒烟,变成考上重点高中,再到大学、研究生,一把年纪了,这么不守信用。

老吴偶尔让我觉得很被信任,上大学的时候我在愚人节发信息告诉他“我被人打了”,老吴很淡定的回复我“你说清楚一点,是你被人打了,还是你把别人打了。”

长大后的我与他相处变地和平不少,因为他的“小豹子”也开始试着用“獠牙”对抗他的军事化管理,他也似乎变得柔和了许多。

我发现,无论我有多少社交饭局,家里总有他为我准备的爱吃的那一口,无论我要去的地方有多远,他永远自告奋勇接我送我。母亲总说你爸不屑表达,她告诉我未来总要寻得这样一位爱在行动不在嘴边的男子方能托付终身。听听,是“不屑”而非“不擅”,桀骜如他。

老吴职业素质很高,我考上警察以后,还没报到他就逼我背戒毒条例和六个“一律”。所以呀,我跟老吴,在一起相处不能超过十分钟,十分钟之后一定会吵架,我看不惯他,他瞧不上我,彼此发自肺腑的嫌弃。老吴在我眼里永远有使不完的力气,永远不知疲倦,家里大小事情都是他扛着,我竟然没发觉他都要六十了。直到,老吴病倒了……

我陪着他去做各种检查,排队的时候他也看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在几号了,打针的时候我也会抓着他的时候告诉他别紧张了,老吴偶尔也会很不高兴地说“我紧张什么我!你这人真是!”

再桀骜的人也有倒下的那一天,只不过,那一天,比我想象的来的早。

后来的那段日子,他躺在床上,依然乐观,依然说一不二,依然看不上我的小毛病,一个深夜,我陪在病榻旁,我问他,你给我打几分啊?他眼里突然就变得亮晶晶的,他说“满分”。这是我们认识这么久以来,他最不吝啬的一次。再后来,我听到他与旁人聊我,他说:“我的女儿,能吃苦,不能受气。”我终于相信这就是我前世的情人,因为他那么懂我。

老吴啊老吴,你也有今天!老吴你要快点好起来啊,起来跟我吵架啊,或者我答应你,你就快点好起来,好起来我就从你眼皮底下消失。

——与家父相识于1987年7月22日,幸得顾我周全三十二年,于2019年3月18日将他归还于苍茫大地,纵万千思念,也只能藏于心间。孟婆,如遇家父,请在他碗里多加糖,半辈子从没享过世间繁华,却尝尽人间酸甜苦辣。谢谢你赋予我的勇气、刻在骨子里的耿直和流淌在血液里的善良。虽然我的臂膀不如你,但愿我的勇气不输你。这是我孤独度过的第四个父亲节,此致敬礼!

老吴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父亲,一个为了家庭和孩子顶风遮雨半生的男人!

写在父亲节前

——马鞍山监狱三级警长 丁丽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4)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纪实散文,第一次接触是在初中时代。那个时候是懵懂状态的少年,不经世事的孩子,对文章的真情未必感受得那么透彻和深入。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了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现在再细细读来,虽短短千余字,却被朱自清文字的真诚和淡泊所感动,使我过去肤浅认识有了新提升。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描写父亲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质朴的文字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的深情,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读完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父亲……

往事历历在目,从小到大父亲对我的爱数不胜数。我的思绪飞速地运转着,时光倒流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祖国西部青海省的一个监狱农场度过的。那时父亲经常带我和妹妹去爬山、摘野花、钓鱼,还在一人多高的油菜花地里捉迷藏……同伴们都非常羡慕我们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是啊!大多数父亲的形象都是严厉苛刻的,给予子女的爱不像母爱那般细腻缠绵,是如大山般深沉刚强。而我的父亲却不同于一般的父亲。记得我十一岁那年做扁桃体切除手术,本来母亲准备陪我去安庆做手术,可我非要坚持让父亲陪我去,因为只有父亲在我身边,我才有安全感。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医院没有电风扇,父亲是最怕热的了,他却整夜为我摇扇,任凭汗水湿透衣背。我害怕疼痛,手术前几天吓得天天哭泣,父亲就给我讲保尔、张海迪等是如何勇敢顽强战胜病痛的。有了父亲给我思想上的支柱,我坚强地走进了手术室,顺利地配合医生完成了手术。手术后,父亲又给了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扁桃体刚切除,只能吃流质,父亲就专门买来电饭煲天天煮各式各样的粥给我喝。在安庆住院半个月以来,父亲总是想尽办法逗我开心,他还专门从家背了一把二胡,自拉自唱,病房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这就是我的父亲,无论怎样,他总是化平凡为神奇,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我和妹妹相继考入省城的大学,都是由父亲背上我们的行囊送我们入学,他亲自给我们铺床,整理行李,购买饭卡及日用品…把一切安排好后总不忘向我们交代几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当时,我们非常不理解父亲,总觉得我们已是大人了,嫌父亲婆婆妈妈、罗里啰嗦。直到今天想起,我才体会到父亲给予我们的那份爱像山一样的伟岸依靠,更像水一样,时而清流轻缓,润物无声,时而激荡湍行,情怀澎湃。

我的父亲不像《背影》里的父亲那样肥胖木讷、尽显老态,相反他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身体,身材保持很好,而且活泼开朗、风趣幽默、能歌善舞。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5)

在我和妹妹没成家之前,每年夏天荷花开时和过春节时,父亲总要给我们拍很多照片,他说这些照片他要好好保存,因为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家每年还上演家庭春节联欢会,从联欢会主题到每个节目的认真筛选,再到最后节目的上演都由父亲一手策划完成。只可惜那时没有摄像机,现在只能通过照片来回忆当时美好的画面。1996年元旦,父亲带领我和妹妹参加了分局文艺汇演,由父亲改编的藏族舞蹈《新逛新城》荣获单项奖第二名,更主要的是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增进了我们父女之情。

如今,我的父亲已步入老年,我和妹妹也都有了孩子。父亲又把对我们的爱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我的女儿是父亲一手带大,从他对女儿的爱中我又看到了父亲当年关爱我的影子,女儿也在父亲无私而伟大的爱中健康茁壮的成长。是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他给女儿的爱正是对我们的爱的延续。这就是我的父亲,他辛苦的同时还不忘不给我们做儿女的增添心理负担,他总是能化辛苦为快乐!每当我抱怨工作和生活的辛劳时,他都会笑眯眯的告诉我要看到生活中的乐趣和闪光点。

我要感谢父亲不仅给了我生命,还教会了我如何感恩生活、善待生命,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更开阔、豁达、释然……父亲节,我衷心地祝福我亲爱、敬爱的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无论我此生走得多远,您都是我永远的依靠,是我永远的牵挂,永远的想念!您的爱将与我如影相随!

我深深爱着您,我的父亲,直到永远!

父亲的爱 清澈如水

——省滨湖戒毒所民警 季叶青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6)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传统顾家的人,每年春节总要拉上母亲和我回故乡走走看看,如果哪一年没去成,那他整个正月的心情都不会好。

母亲是城里人,有点洁癖,我也在城里长大,小时候还晕车……其实,我们不想回农村过年,但架不住父亲劝,只好每年都去被动体验一次农村生活。

只要登上返乡的车,父亲便打开了话匣子,沿途路过的每座山、每条河、每个村庄他都能叫出名字,娓娓道来一段往事。特别是他小时候的求学经历,每年都要讲,说自己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把米饭和咸菜装在罐头瓶子里,再往里面抹点猪油便出发。无论刮风下雨,十几里的山路从不觉得累。父亲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但家里只供得起他一个人读书成才。

对兄弟姐妹,父亲一直心有愧疚,但那个时候穷,实在没有办法。父亲说自己是家里最懒的人,因为只要读书,爷爷奶奶就不让他下地干活,所以他格外用功。有时候夏天蚊虫多,为了不被蚊虫叮咬,他就打一桶井水,把腿放在水里,端坐着看书,时间长了寒气进入了身体,至今腿脚都不是很好。

以前父亲的老家不通车,等车到站,我们还要步行很长一段山路,到达一个叫“大河埂”的地方,沿着河畔再走十几里路才能到家。在行进途中,父亲怕我累着,即便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也要想方设法抱我走一会儿。母亲则板着脸,不停地抱怨道路难走,把过年新买的衣服鞋子全弄脏了。但此时的父亲,心情是极好的,绝不会和她争吵。或许是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他一会介绍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兴致来了还会吟首诗:“柯坦河,是我的母亲,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南来的燕子北归的大雁,一年一度在此停留,因为喝着她的乳水长大”。这是他中学时期模仿诗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创作的诗。母亲对父亲的创作不感兴趣,一路上指引我看水牛、小鸟等新鲜事物,还不时喂我吃桂圆、枣干,摘一些不知名的果实给我吃。如果遇见认识的老乡,父亲总要上去攀谈一会,乡亲们会摸着我的头,说这一年我又长高了……

回到父亲老家,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会忙不迭地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随后父亲母亲会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拜年,把大包小包东西送给亲戚朋友,并为长辈们包红包,感谢这一年对我们家的帮助。

拜年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他们不像城里小孩那样活泼,有的表情甚至有些木讷,但都乐意带我一起玩,还经常下田去挖“果子”(荸荠)给我吃。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如今生活得好不好。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黑的很早,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婶婶为我们生好碳火后,母亲早早带我上床休息,父亲则在对面屋子里陪爷爷、叔叔喝酒叙旧。暗黄的灯光下,母亲和我一起在墙壁上用手势比划影子,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突然回屋了,一开门寒风“嗖”地钻进来,炭火盆上方立马升腾起几束火花灰,和着忍冬植物的气息,直接钻进我的鼻腔。父亲双手合十,哈了几口气,想用手去捉火星,样子十分滑稽。那天晚上,等到父母都睡着了我还醒着,躺在床上,望着高高的房梁上挂着一件用彩纸做的东西,像是猫头鹰的头像,又像是蝴蝶的翅膀,内心有点害怕,但睡在父母中间,又是那么温暖、开心。

其实不止是在春节期间下乡,父亲来自基层,脚沾泥土、嚼得菜根,只要有时间就往农村跑。因为先后从事过县里的农田水利和生态能源工作,他这一生都在为乡亲们铺路架桥、打水井、修沼气池、推广农技用品、申请惠农政策等中度过,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个学子对故乡的热爱。父亲性格随和、不慕名利,他前半生受益于民,后半生服务于民,这样的言传身教让我心生向往,决心像父亲那样踏踏实实做一名人民的勤务员。

如今,父亲的家乡恰好处在引江济淮工程地段,沿途的老房子全都拆掉了,乡民们被很好安置在离县城不远的小高层里。故乡虽然再也回不去,但她却将改造成为河道的一部分,用来连接南北,终将见证繁华。

每当心有触动的时候,我经常想起和父亲一起还乡的事情,忘不了过去人经历的艰辛,忘不了清澈的柯坦河水蜿蜒地流淌,久而久之,父亲的乡愁成了我的乡愁,父亲的责任成了我的责任。

读懂父亲的温柔(在这里读懂父亲)(7)

来源:省马鞍山监狱、省女戒所、省滨湖所

编辑:朱洪刚

校对:方航

审核:徐春节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t70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