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满江红故事情节怎么环环相扣(满江红如何讲好故事)(1)

1 故事梗概

大年初三,临时起意,和马云一起去看了电影《满江红》,事先没有了解过这部电影,以为是讲岳飞的故事。

看完电影,不得不感叹于电影独特的视角。

电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满江红》是怎么流传于世的?

故事的逻辑是这样的:

岳飞遇害前,在狱中墙壁留下遗作《满江红》,秦桧的替身,视察监狱,默下《满江红》并安排人铲除了墙壁上的词。岳飞遇害后4 年,以张大为首的岳家军亲兵,设计了一个局中局,接近秦桧,劫持秦桧,逼秦桧在丞相府当众亲军面背诵《满江红》。

个人认为这样的讲故事方法,是典型的「六经注我」的创作方法,给广大的虚构文学创作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这个故事编的非常好。结构精巧,反转叠出,在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是一步难得的好电影。尤其是最后全军背诵《满江红》,让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居然眼角都有点湿润。

2 启发

满江红故事情节怎么环环相扣(满江红如何讲好故事)(2)

沈腾扮演的角色张大一出场,让想起了马伯庸的一本书《显微镜下的大明》。笔法类似,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解构一个故事,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思考。刚才搜了一下,马伯庸的这本书也被拍成了同名《电视剧》。

中国的影视从业者是幸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富而灿烂,可以以「六经注我」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一个传说。有丰富的创作源泉可以挖掘。

著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声称:

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的主宰,就在于人类能创造并且相信 「虚构的故事」。

书中有个别章节作者的洞察让我惊异万分:

“如果一只大猩猩对另一只大猩猩说,你把这根香蕉给我,死后就会进入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赫拉利以宗教举例,“大猩猩当然不会相信这样的故事。只有人类才会有这种想象力,才会相信这样的故事,并因此修建了大教堂,修建了清真寺,数以百万计的人共同崇拜某一个上帝或者真主。”

「讲故事」和「相信故事」的能力,是原始部落突破150人上限、展开大规模协作的前提。赫拉利进一步提出了更犀利的观点:

就连国家、公司、金钱,也都不是客观存在,而是虚构出的故事。

讲故事和听故事,是人类的刚需。

如何讲故事?是所有创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

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创作的源泉。故事,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理性思考,科学决策。@何Ta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