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所以又被称为“踏青节”。

清明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很多地方,清明节的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春节。

不管是迁居他乡的族人,还是千里之外的游子,都会赶在清明之前回到家乡祭扫。

为逝去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让家族的血统和信念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清明祭祖的意义还远不止此。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1)

清明,是教会每一个中国人不忘本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十分重视,民间亦相仿效,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且独特的风俗文化。

据《汉书》中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便是远在京城千里之外,也不忘定期返乡扫墓祭祖。

唐代以后更是盛行,不管是士人还是平民,都将清明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重要仪节,并相传至今。

曾经问一位年长的伯伯:

“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每年坚持回乡祭扫呢?”

伯伯说了一句话,令我感触良久:

“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和精神依托。

1955年,浙江大陈岛近1.5万人离乡迁居台湾,几十年间,大陈人身在异乡,心系故土,他们从未停止过对根脉的找寻。

两岸“三通”以后,同胞们期盼已久的通航变成现实,几百名大陈人才得以上岸寻亲,续接血脉情缘。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2)

站在自家宗庙的祠堂,前来祭拜的老人泪眼晶莹。他们不曾忘记,自己的根永远在大陈岛,身体流淌的永远是大陈岛的血脉。

一位老人感叹地说道:“做人永远不能忘本,要记住自己的祖先在哪里、根在哪里。”

曾子曰:“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一个人只有不忘本,不忘恩,才能更好地立身处世,整个国家也会民风淳朴,兴旺发达。

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

老话儿讲“安土重迁,落叶归根”,这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幸福。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3)

清明,是教我们铭记亲人教诲

席慕容说: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

对于逝去的亲人来说,只要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就不曾真正离开。

莫言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说,最遗憾的是母亲不能在身边分享自己的荣光。

在他十几岁时,母亲就患了严重的肺病,贫穷、疾病和劳累充斥着整个家庭,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即便如此,母亲从来没有低下过头,她依然顽强、坚韧、乐观,甚至是在劳作时还会哼唱着小曲。

母亲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却教育莫言: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4)

记忆中,最让莫言痛苦的是一次母亲被打的经历。

他跟着母亲去集体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捉住母亲后狠狠扇了她一个耳光。

多年以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已经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莫言想冲上去狠狠揍他一顿,却被母亲拦下了,她非常平静地说了一句话,却让莫言终身难忘: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时间总是将最珍视的东西一点点带走,但母亲所带给莫言的教育和精神力量,已然成为一种人生的信仰。

它不曾因为母亲的离开而消亡,反而历久弥香。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才得以成就今天的莫言。

清明是慎终追远、缅怀亲人的日子,更是为了提醒我们,谨记父母的教诲和嘱托,牢记先祖传承的道德精神。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5)

清明,是愿所念之人过得安好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曾记载清明节祭拜扫墓的场景:

“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按旧习,在扫墓时会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纸衣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

祭拜之后,为坟墓修除杂草,培上新土,再折几枝柳插在坟墓上。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亲人并不曾真正离去,他们依然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着。

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那个世界的钱,所以只要多焚烧一些,亲人就能少受些苦难,过得安好。

在叶圣陶老先生的记忆中,每逢过节焚化纸锭是父辈们欢喜做的事情:

“在一个搪瓷面盆里慢慢地把纸锭加进去,看它给火焰吞食,一会儿变成白色的灰烬,仿佛有冬天拨弄炭火盆那种情味。”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6)

《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始于事亲。”

自古以来,我们崇尚百善孝为先,孝亲祭祖更被人们称之为风水之源。

在清明节祭祖扫墓,不仅仅是希望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们能收到我们的祝福,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庇佑我们健康平安,护佑子孙延绵。

死亡,只是改变生命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关系。

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我们能够在祭奠中重新和逝者连结;

点一盏香烛,折一枝嫩柳,聊一聊过去和现在,又何尝不是在告慰亲人:

我们过得很好,您也可以放心了。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7)

清明,是教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作家曹文轩曾说过:

“大自然是在告别过程中完成它的季节轮替的,人类社会也一样。这个天空下,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满满的、各种各样的告别。”

清明,就是这漫漫人生路中,一次告别的必修课。

马东曾在节目上讲了一个故事。

他的父亲是突然去世的,接到消息后就立即往家赶,但还是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整整三年的时间,他在内疚和遗憾的种种情绪中煎熬,迟迟放不下。

三年以后,他在梦中见到了父亲,父亲对他说:

“我今天才真正地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

马东这才恍然大悟,这话并不是父亲说的,而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己跟自己说的,“我的潜意识放掉了我自己。”

从那天以后,马东才真正地把自己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接受了父亲离去的事实。

他依然还会去扫墓,依然还会时常怀念,只是他终于想通了,人要一直往前走。

对逝者而言,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放下。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的由来(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8)

林徽因曾说过:

“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割舍的。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的苦思冥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

也许我们都到了某个年纪,看着身边的亲人逐渐老去,陪我们长大的人一个个离开。

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只是在无数次刻骨铭心的别离中,逐渐懂得了铭记和释怀。

有人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生命因为死亡而有了意义,而唯有接受和面对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活着,更用力地珍惜。

因为我始终相信,在远方的那个我们日思夜念的人,也会想要告诉我们:

请不要悲伤,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

清明,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日子。

当我们急匆匆地行走时,别忘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

那些曾在人生旅途中陪伴我们的人,愿他们能在远方一切都好。

那些保卫国家、守护山河的战士和英雄们,愿忠魂常在,丰碑永存。

今日清明,上一炷清香,点一盏心灯,敬一杯浊酒,折一枝细柳,为逝去的人们默哀、祈福。

愿我们能珍惜拥有的一切,也带着我们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地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