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

虽然紧邻法国,但瑞士人对于做饭的天赋并没有近朱者赤,甚至离意大利的水准也颇遥远,大抵只是英国炸鱼的翻版,最著名的奶酪火锅和中国各地火锅都毫无可比性,在一碗脓鼻涕般的黏液中裹上硬邦邦的面包块或咸到发指的火腿熏肉,听起来就不会是愉悦的体验。

不过在驾驶习惯上,瑞士和欧盟有所接轨,起码你不用担心在穿越斑马线时被时速70kph的三菱EVO撞飞十几米,也看不到装着玉米粉飞驰的英菲尼迪,甚至让行主道的次序也颇为一致,让我担心这些欧洲人来到中国后应该活不过三集。

稍有不同的是,瑞士人的数学成绩普遍更高,所以他们基本能认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识,并严格顶着上限在违法的边界试探。而法国驾驶员则更愿意随性的展示浪漫基因,左侧超车道上经常会有时速160kph以上的身影闪过,证明当地测速拍照的能见度直逼大熊猫。让国内驾驶员汗颜的是,整条高速道路上几乎找不到龟速缓行的慢车,即便车尾贴车CH标示的新手也会越轨到130kph的车速,所以那些看似拥挤的车流却有极为高效的通行效率。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2)

为了更好的入乡随俗,我也一度把雪铁龙spacetouer推到160kph:由于驾仕派此行五人带着大大小小的六个行李箱,不仅让欧洲租车行常见的各式旅行车捉襟见肘,就连大毕加索或S-MAX这类紧凑MPV也难以负担,使得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当一回硬核的欧洲货车司机。好在租到这部spacetouer七座版属于“M”尺码,比起9座、5.3米长的XL号版本还是稍微能少点走街串巷的压力,而且它的租金和普通家用MPV相差无几。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3)

和国内MPV广告总是里塞满充满笑容的一家老小不同,没有多少当地居家用户会考虑这种长达4.95米、进不了限高1.9米停车场的厢式货车魔改MPV。其貌不扬的spacetouer看起来更适合拿来做游客包车,或者当地黑手党用于偷渡人口——也许两名亚洲男性坐在前排太显眼,我们一行人在巴黎的高速道路上曾被两部法国警车押解到休息区,盘查一番后确定没有犯罪嫌疑才给予放行。

虽然曾经雪铁龙在北京车展摆放过spacetouer的四驱概念版,也在国内露出过申报图目录,但风雨飘摇下的东风雪铁龙断然不敢指望用这种福特途睿欧级别的MPV救场。不过在欧洲的高速道路上倒不少见到spacetouer的身影——或是化身标致、丰田的衍生版。可当我查询法国雪铁龙官网时发现,驾仕派租到这部名为BlueHDi 150 S的2.0T低功率柴油引擎手动挡版本,售价已经高达4万欧往上,而超过30万人民币的价格足够在当地买到宝马X3或者奔驰E级,我想spacetouer也是因此自知其定位无法苟活于中国市场——毕竟要价最高超过35万的途睿欧,去年全年也就卖了4573辆。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4)

虽然价格比别克GL8还贵,但好在这部spacetouer的配置水平尚可。即便明显不是带给驾驶员乐趣的雪铁龙汽车,让我意外是spacetouer却对前排出奇友好,两张坐姿视野堪比公交车司机的座椅虽为手动调节,却赠上加热和隔靴搔痒的按摩功能,定速巡航和限速功能则一定程度上在漫长的高速道路短暂解放双脚,可惜没有ACC和车道保持可以吹捧一番。此外,我曾在毕加索上看到的两块车内后视镜也保留在spacetouer——除了观察后方车辆的传统后视镜外,它还留有一片小曲面镜来察看身后两排乘员的状态,算是向居家氛围作出友善的暗示,当然也可能是监视刚绑架来的女孩有没有挣脱绳索。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5)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6)

在储物能力上,spacetouer就没有照顾到司机的情绪了,中控台下方的凹槽太浅,很难固定住iPhone X,中控面板中央的储物格则更适合放置票据,而两边杯架和车门板的储物槽一样需要姚明的手臂才能直接够到,弯腰去取拿实在影响行车安全。至于投影到小玻璃上仅能显示车速信息的HUD也聊胜于无,spacetouer中控台上的液晶屏尺寸不大,吝啬到只有一个USB接口,好在通过CarPlay互联避免我们在还车前已经掌握流利的法语。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7)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8)

至于MPV的本分,放到3275mm的轴距来看,spacetouer勉强做到70分水平。虽然两侧电动侧滑门有些高级感,但很明显脱胎于厢式货车的底盘构架,让这部车的地台高度远超丰田埃尔法、别克GL8和本田奥德赛这种纯粹乘用的MPV,和福特途睿欧、奔驰V-Class一样需要登一级台阶才能进入车内,使得spacetouer对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友好度打折。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9)

不过相较于GL8、奥德赛这种不足1.8米甚至1.7米的高度,spacetouer的车高有1890mm,所以进入车舱后的头部留出开阔的范围,加之第二排座椅两侧布置的两块小天窗带来的通透阳光,使得车内乘员在四五个小时的连续行驶后也没感觉气氛压抑,头顶的空调出风口也能均匀的将冷气释放到车舱。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0)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1)

坏消息是车顶中央的两块天窗都只有遮阳帘,和后排侧窗一样不能开启,导致全车唯有前排的两侧窗户能透风,如果在高速时同时开启的话还会有较强烈的气流共振,让人对空调的依赖程度大幅提升。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2)

至于spacetouer的中排座椅舒适度,以MPV标准衡量也就一般水平,整个填充物的承托力度和包裹性都仅是居中,没有陷入沙发的舒适感,也不至于像坐在教室里的小板凳上。标致车型的椅垫长度和角度倒很合理,不会难受的同时也没太过让人觉得闲适,从定位来看,spacetouer缺少航空商务舱座椅的多样调节也在情理之中,好在两张座椅的前后可滑动范围够大,如果第三排没有乘客的话,还是能留出极为阔绰的腿部空间。至于很有雪铁龙风格的小桌板,放个手机、iPad在路上看看电影还行,如果想摆上MacBook写稿子还是显得稍短一截,加之水杯也是不能固定的“定时炸弹”,只能安慰自己聊胜于无,起码能提供USB和点烟器充电接口,已经难能可贵地体现法国人的关爱。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3)

好消息是spacetouer的第三排空间对于正常体型的成年人足够友好,方正造型让头部空间很开阔,牺牲第二排乘客的舒适度后,也无需把腿截肢后再上车,而且第三排座椅也没有进行缩小设计,虽然座垫确实短了些,但也不至于让人有半蹲在地上的牢狱之灾。而且和很多厢式车型一样,spacetouer的第三排也有灵活的拆卸变化,只是当我们尝试想放倒折叠一侧座椅时发现很难重新把椅子插入滑轨中,只能尴尬地恢复原状。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4)

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spacetouer的尾箱装载能力比埃尔法、GL8、奥德赛之流不知好到哪里去了,只需要把第三排座椅前移一截,我们就在载上五人长途行驶的情况下,还塞进了大大小小的六个行李箱以及背包若干,除了门槛过高使得搬运有些费力外,其它部分都让我们满意。而且spacetouer和越野车一样还有可以独立开启的后风挡玻璃,临时取拿上层的小件行李更为方便。不过我们租赁的这部spacetouer是没有电动尾门的,成年女性要拉拽着拉环关闭尾门需要足够的身高外,还得提前办理健身房的年卡——当然正常情况下,应该没有女士愿意开着这种煤气罐般毫无美感的车型上路。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5)

如果spacetouer真是个圆润的煤气罐,或许还是件好事,可惜跑在高速上时我感觉它更像是个巨大的屏风:刚拿车驶出戴高乐机场,凌烈的大风就给了我们下马威。spacetouer过于平整的侧面就像一张糊上鼻涕的卫生纸一样被气流吹得四处飘零,略带虚位的方向盘就是一个看到玩具的小孩,完全没有办法保持稳定,这让我在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都必须专注的盯紧路面,然后不断的修正模糊的转向来避免学到如何在欧洲进行车辆保险理赔。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6)

事实上在一周近2000km的自驾当中,我们有七成时间都在高速道路上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如果一直以这么紧绷的神经驾驶,估计能把人逼疯。好在大多数时间里,阳光普照下的路面并没有被飓风洗礼,让我可以更仔细的体验spacetouer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稳定性。

我们租到的spacetouer搭载标致的低功率2.0T柴油发动机,BlueHDi 150 S的命名来源于150kW的最大功率,而它370Nm的最大扭矩则比高功率的180S低30Nm。在这样的动力输出下,我从标致法国官网上查询到这部车的0-100km/h加速有10.3秒,最高时速是184kph,听起来对于空载质量1880kg的大个子来说也算是不错的成绩。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7)

但实际在欧洲野蛮的高速道路上,spacetouer就像是只弱小的兔子。也许是五个成人带上行李额外增加了600kg以上的重量,让它背上了沉重的龟壳,spacetouer只有从休息区出来加速到80kph还能保持活跃,时速指针再往上奔就脚下发软,尤其是在120kph巡航时,面前有慢车时如果不愿意降回5挡,那就真需要提前百米就全力踩下油门踏板,然后开始等待《神探夏洛克》第五季开拍的消息。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8)

硬币的背面,是spacetouer令我意外的稳定性,虽然侧风对它有杀伤性的打击,但正常行驶时这个大块头并不是那么调皮,以160kph车速疾驰时也没有变身阿拉丁的飞毯,在全车乘员的压迫下,能感觉到spacetouer的四只225/55 R17规格的米其林Primacy浩悦轮胎还在贴着路面。我没有疯狂到以这样的时速变道,但轻踩制动后指针快速回落,120kph回到行车道的动作不会像左右晃动的可乐,不至于吵醒鼾声中的后排同事。

作为一部合法载人的货车,spacetouer在高速公路上的整体表现满足“安全第一条”的标准,但回到城市后,它对驾驶员的要求会被女权主义抨击。首先是转向系统,雪铁龙根本没有为女性用户多考虑一些,居中感不佳,初始阶段尚有些空洞行程,但随着转向角度增加,spacetouer在助力介入下也没能改变越发沉重的事实。与灌入口香糖的方向盘同样折磨驾驶员的是离合踏板,虽然它看起来颇为小巧、人畜无害,但作为十几年前的雪铁龙凯旋首批车主,我太熟悉这种足以让人犯上膝关节滑膜炎的力道。拥堵的城区道路上,我不得不像踩着石砖般反复踩踏离合器,艰难寻找高企的结合点,半个小时后就能奉上抽筋的前奏,唯一的好消息是柴油版spacetouer的低扭还算丰盈,稍微轻压油门踏板就能避免在路口熄火的尴尬。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19)

这也正是另一个问题所在,对于刚上手的雪铁龙司机来说,spacetouer的油门回馈力与体型完全不成正比,你能想象绿巨人浩克突然用林志玲的声音说“萌萌,站起来”吗?由于柴油引擎的特性,spacetouer在轻巧油门踏板下的低速活跃度直线飙升,导致我需要更精准的控制脚底动作,这无疑又提升了这部车的驾驶门槛。至于spacetouer的制动我并没有找到测试的机会,但从实际表现来看行程会经历由软变硬的过程(请拿出我正在开车的证据)——从脑子里想要刹车到踩下踏板的第一时间,这个庞然大物会让人有种“马上就要撞了”的背心发凉,但随着制动系统更加渐进的推动,车速也变得更为可控。我预估spacetouer在满载下的100-0kph制动距离会在43米以上,但中低速下的成绩会更乐观一些。

至于由厢式货车演变的底盘平台,在法国崎岖的老城区里也不讨喜,spacetouer丝毫没有想要把细小的颠簸过滤,悬架的起伏动作十分生硬,仿佛车舱内塞的都不是乘客而是生猪。如果在面对减速带或坑洞不提前减速,雪铁龙MPV也没有施展化骨绵掌的本事,犹如追尾般的剧烈冲击是最佳警示牌,让我的眼神时刻关注前方路况。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20)

最后用一个好消息来作为结局:在满油状态下,spacetouer的续航里程是800km,堪比日系混合动力车型。回到戴高乐机场还车时我们在一周时间里共行驶了1958km,由于长时间高速行驶,所以平均时速达到64kph,最终表显油耗7.9L/100km,虽然成绩不算特别出色,但考虑到雪铁龙MPV本身整备质量和额外负荷合计超越2吨,加上经常以140kph以上的非经济车速巡航,所以也算优秀的答案。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21)

驾仕总结:

我经常以还车后会不会回头多看几眼、内心有想买的念头,作为以私人爱好评判车型优劣的标准。很明显,雪铁龙spacetouer不是符合我口味的选择。

当然这不仅是因为它的6速手动变速箱版本开着有点吃力,即便换用8AT车型,我想spacetouer粗暴的底盘回馈也很难满足我对家用MPV的幻想,这是仅靠电动侧滑门无法弥补的缺憾。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22)

更重要的是,spacetouer并没有长久以来雪铁龙车型的独特个性。正如现实发生的一样,它不但可以是标致,甚至可以是一部丰田,即便设计细节留有些小心思,但整体风格的平庸让人找不到眼前一亮的惊喜——大众Multivan卖4.8万欧元,奔驰V-Class起售价3.699万欧元,你需要贷款吗?

真实驾驶雪铁龙(摸着雪铁龙spacetouer的方向盘)(23)

总之我不认为spacetouer有进入中国市场翻腾的能力,守住法国本土的厢式货车主战场之余,能向欧洲地区辐射些许能量就已经足以满足需求。MPV的活它虽然也能凑合干,但并不能达到大多家庭用户的考核标准,接单跑机场送客才是spacetouer的正式工作,我也和它就此别过。

文|max

图|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