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讨论人与动物的区别(狮子和蚊子决战)(1)

有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

森林里的百兽之王狮子正在午睡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嗡嗡声,一只惹人讨厌的蚊子,飞到了狮子附近。

狮子咆哮说自己是百兽之王,自己如何强大,但蚊子却说自己不怕狮子,就对着狮子进行叮咬。

狮子反击,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都没能伤及蚊子丝毫。

最后,狮子完败,只能向蚊子投降认输。

看完这则故事你怎么想?其实它给我们为人处世三条重要启示:

第一远离三季人,第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第三做人赢在格局。

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

1

远离三季人

小蚊子嗡嗡作响,无端冒犯狮子,令狮子讨厌。

它就如我们生活中的一类人,所作所为都悖于常理,顽固自私,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经常做出卑鄙的事情,犹如现在的“杠精”。

而狮子代表着正常人。

一旦遇到这样的人,你不伺机远离,他就会和你纠缠不休,就算你有再多的道理,也和他说不清楚。

倘若你失去理智,和他硬碰硬,那最终只会连累自己,毫无意义,不值得。

正如当年韩信,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使自己不受伤害,宁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和那帮地痞无赖斗狠。

这样无理无知的人,被称为三季人。

有关三季人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问孔子一年有几季?孔子对他说有三季。

孔子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问孔子:

“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

“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

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你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应该就不会了,你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

说得更直接些,凡是声音最大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懂的人。如果真的懂,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

人们常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神仙都要先保全自己,何况凡人呢?

遇到突发状况,讲不清道理的时候,要随机应变,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要硬碰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形势不利时,最好及早抽身。

不必逞匹夫之勇,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与其两败俱伤,弄得无法收场,让他三分又如何?

一个成熟的人是懂得退让的,远离三季人,远离消耗自己的人,是对自己应尽的责任。

2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故事中,狮子经不住蚊子的挑衅和刺激,咆哮不断,蚊子没打死,自己却把自己的脸抓伤了。

这就像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后果。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道理人人都懂,但事到临头,我们却很难稳定自己的情绪,进行理智分析,从而做出合理的因应。

我们发现,情绪稳定,心理素质好的人,遇到问题能权衡各方利弊,理性应变。

反之,意气用事,就会有失分寸,把事情弄僵。

所以,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真正做到“激不怒”。

《三国》里面有一个人,这个人叫司马懿。

大家对他的看法不一样,但是你有没有觉得司马懿的情绪管理是第一流的,怎么激他都不会生气,这就叫做激不怒。

我们稍微被激一下,就火冒三丈,而司马懿怎么激,他都笑笑不生气,想一想换成你做得到吗?

孔明想办法刺激他,送女的衣服他就穿,怎么骂都没有用。

随时都能理性应变,轻松化解问题,就这种高超的智慧和修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只有情绪稳定,才能理性对待身边人事,快速变换自己的角色,积极展开行动。

可有很多人就是输在耍自己的小性子上,不够理性,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毁掉了自己的前途,不可不慎重。

3

做人赢在格局

其实,故事中的狮子,完全不用理会蚊子,养精蓄锐,只需一心猎捕自己的猎物就好了。

即使被蚊子叮几口,又能怎样?吃点小亏,隐忍一时,不计较,都是为了自己更大目标。这就是格局。

有句话说,做人,输在计较,赢在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我们只要把自己的胸怀提高,格局放大,做任何事情为整体考虑,老天也会帮你,你就很容易成就。

姜太公当年协助武王伐纣,后来封神,他的师弟原本是跟他对着干的,最后也封了神,但是,姜太公自己不能封自己。

他说了一句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姜尚个人得失又算什么呢?

我们中国人就佩服这样的人。

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不会忘了他,现在我们挂的那个红灯笼,就代表他,还立个石头,泰山石敢当,都是姜太公的化身。

再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诸葛亮开始不答应。

刘备一句话把诸葛亮说动了。“先生若不下山,天下苍生怎么办?”诸葛亮感动地快落泪了。

心系天下,还有什么样的人才不为你马首是瞻呢?

于是,才有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又辅佐刘禅,做出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壮举。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可歌可泣。

如果当初刘备说,我要打下一片天地,建功立业,将来封官晋爵,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孔明心想,为了帮你成就霸业,我干吗要这么辛苦,还不如隐居在这里,落得个自由自在。一个为天下,一个为自己,不同之处就在这里!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格局决定成败。

我们不难发现,大格局的人,都不计私利、小利,而是海纳百川,站高望远,专注自己的信仰,终成所愿。

而一个人的格局来自他的气量,一个人的气量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就能拥有多大的事业。

反之,一个人的气量小,格局始终不可能大。

所以,做人做事首重格局,只要方向不错,到达心中的彼岸,只是时间问题,时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从这则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狮子和蚊子实力悬殊之大,但强大却被弱小击败,最后阴沟里翻船。

这就像我们为人处世,很多胜败的因素,都藏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细节里,不正确对待,事到临头,就会乱了分寸。

打败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而已。

所以,远离三季人,不消耗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性从事;做人不计较,赢在格局,是我们需要谨记的道理,更要身体力行,做出成效。

一切还须靠自己,不惧世事磨炼,持续修身养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