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若想达到一个目的,需要顺应一个规律,方为合理的智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庸10句格言感悟圣贤智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庸10句格言感悟圣贤智慧(想要达到一个目的)

中庸10句格言感悟圣贤智慧

《中庸》:若想达到一个目的,需要顺应一个规律,方为合理的智慧。

01

人生所谓的成长,就是有一天明白你所想的,未必是事实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万物都要顺应天意,不可以妄念而为之。因为本身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天意,并非是人能改变的。

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改变自己,让自己适用这个事物的规律,顺应自然才是最好的一个智慧。

所谓的“顺应自然”从道家的思想中去看,就是符合了大道的智慧,一切顺应自然,以无为而治,而从儒家的思想中去看,就是一切顺从“中庸之道”。

《中庸》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走路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好像登高山一样,一定要从低处起步。

在《中庸》之中,讲究的是一个人遵循事物规律做事的一个态度。

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达到顺应自然的时候,以合理适当的角度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智慧。但是不是大多数人,最初都未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他必须有一个缓慢发展的一个过程。

就好像一个人最初是任意妄为,他想达到顺应自然的智慧,必须要循序渐进,从小的地方慢慢的去改变,慢慢的去顺应,这才是一个最合理的过程。

其实从追求中庸之道的一个智慧,延伸到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态度上也是如此,体现的也是“欲速则不达”的智慧。

02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向孔子询问事情,当时子夏正在担任县令,那一个县由于长期缺乏管理,正处于百废待举的一个状态之中。

子夏上任之后,特别着急想要大干一场,有所作为。孔子这个时候没有告诉他具体该怎么样去做,孔子提醒他说:“不要想着贪图一时之快,也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贪图一时之快,那样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看见微小的利益,就办不成事情。

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一个道理。

生活中,很多人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的急躁。

就好像很多年轻人去创业一样,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去创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着从最初积累经验开始,先一点点的摸索一个行业的经验,慢慢的靠近自己想达到的目标。

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想着通过一些方式,快速的达到自己想到的目的。

其实这一个心态,就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任何事情都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一下就站在终点,那是违背规律的。

做事必须先从脚下一步步的开始做,这种态度就是“中庸之道”,就是遵循着规律去办事的一个道理。

03

《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大的树木都是有一点点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行都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这就是君子之道,这就是做事最正确的一个态度。

我们做事的时候,需要秉持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智慧,我们做人的时候也需要一种中庸之道的调节,让人生合理,让行为更加适度,这个就是人生的智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是怎么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