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说的四句话,对我晚年的日常生活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百人百脾气,都和你一样?”这句话让我学会包容晚辈和其他亲友,因为每个人观念不同,言行举止当然会不同,不可能都和你一样,你最好的解脱方式就是管住自己,开阔胸怀;

——“走一步,看一步。”这让我明白,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着急上火,尤其是后天的愁事,千万不要今天就吃不好、睡不着,因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任何事情着都会过去,你今天的担心很可能是“杞人忧天”,毫无必要;

——“知道以啥为主。”它教会我看问题、处理问题,一定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退休了就要以家庭为主,以健康平安快乐幸福为主;

——“人要知足。”这让我改变视角,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幸福,给晚年生活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应该先从永远记住父母的教诲开始,接着才是继承他们的仁德品质,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为学习内容,在《论语·学而》篇第十一章就曾出现过,这次又作为仁德的基本内容出现在《论语·里仁》篇,足见《论语》的编者,对孔子这个观点的重视。

论语里讲孝敬父母的句子(论语里仁二十不忘父母的教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1)

你的美永远靠传承,因为花期很短。

原文注释——

本章内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指儿子。行(xíng):行为。

论语里讲孝敬父母的句子(论语里仁二十不忘父母的教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2)

树的道是眼望蓝天,孝子贤孙的道是守住上辈的仁德。

憨聊译注——

孔子说:“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守孝道,要看他当父母活着时候,是否继续父母仁德的志向;他父母去世以后,就要观察他的具体行为是否坚守父母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果他能长期不违背父母生前那些正确的原则和仁德之道,就可以说这个人是真的孝。”

论语里讲孝敬父母的句子(论语里仁二十不忘父母的教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3)

看见了什么?是不是同根生?

憨聊俗解——

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按现在的社会形态来理解,孔子所说的“不孝有三”:一是盲从,不耐心规劝父母的过错;二是啃老,不努力工作挣钱赡养父母;三是无后,不搞对象、不要孩子。

为什么“无后”是不孝的老大?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临终之时,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孤独和无助;因为生命有人延续,财富有人继承,这才心安;无后,什么都从谈起。

子女记住父母的教诲,永远继承父母的美德、传统、智慧,不但是生命的延续,还是其精神的传承,这才是最令父母欣慰的事情。

忠臣永远继承君王为国、为民、为天下的政策和措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才是君王死而无憾的心头事。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告诫世人:对自己的先人前辈进行“三七开”评价,是不肖子孙的标配,万万做不得。

浅悟零存——

论语里讲孝敬父母的句子(论语里仁二十不忘父母的教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4)

采到精华,才能酿出甜蜜。

谨记父母教诲,心怀感恩之心,修养自己的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