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一个问题让后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什么问题呢?

就是当年曹操率大军南征,刘备打不赢曹操败逃。在败逃过程中,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军俘获。曹操知道后,派人伪造徐庶母亲的书信,召徐庶去许都。徐庶得到书信后,方寸大乱,痛不欲生,不得不辞别刘备,去许都找他的母亲。

曹操和徐庶的恩怨(曹操千方百计把徐庶骗去)(1)

(曹操)

(徐庶)

那么,曹操不用徐庶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徐庶没有能力,曹操看不上他吗?显然不是的。

第一,虽然历史上并没有曹操对徐庶能力评价的记录,但是,徐庶在刘备那里的时候,刘备是很看重他的。刘备和曹操都是当世英豪,刘备看得上的人,曹操大体也看得上。所以,徐庶的能力应该是不差的。

第二,徐庶是一个很孝道的人。听到母亲被掳就赶紧前去,这就是他孝道的表现。曹操非常爱惜人才,那时候,人才举荐制度还是察举制,也就是“举孝廉”(从曹丕开始才是九品中正制)。像徐庶这样孝道的人,自然是曹操最喜爱的。曹操既然那么喜爱,为什么不用他呢?

第三,徐庶是曹操千方百计获得的人才。曹操为了得到徐庶,不惜伪造书信,用欺骗的手段把徐庶搞去。要知道,贵为丞相的曹操,万不得已,不会采用这种手段。由此可见,他对徐庶有多么看重。既然如此看重,为什么不用?

曹操和徐庶的恩怨(曹操千方百计把徐庶骗去)(2)

(刘备)

有人可能说,罗贯中的分析应该是对的,就算徐庶不是顾念旧主,他见到他母亲,知道是被曹操欺骗的时候,肯定也很生气,因此肯定一言不发,所以曹操不用他。但是,照一般的情况,曹操那么重视徐庶,把徐庶骗去以后,肯定立马就会给他封官,这也是向徐庶“道歉”的一种最好的办法。当给徐庶封官后,徐庶才可能发表意见。然而,史上并没有曹操给徐庶封官的记录啊。

还有人说,诸葛亮的分析是对的,徐庶虽然很有能力,但是曹操的人才更多,所以比较而言,徐庶的能力并不比曹操的其他人才更厉害。但还是那个问题,至少一开始曹操是很重视徐庶的,而且他也知道徐庶不会轻易给他出主意,他只有给徐庶封了官,过一阵子,徐庶心情平复了,才会向他掏出真才实学。可他并没有封,一直没封。

我个人分析是这样的:徐庶的能力确实是很强的,曹操肯定也是很看重徐庶的能力的。不过,他把徐庶骗去,并不是要用徐庶,而是不让刘备用徐庶。那时候,刘备身边还没有什么谋士,诸葛亮还没去。只要把徐庶从刘备身边支开,刘备就少了帮他出谋划策的人。这样,要打倒刘备,就很容易。也就是说,他骗徐庶去,并非想用他,而只是不想让刘备用他而已。

他为什么知道徐庶能力强却又不用呢?因为曹操是个多疑的人,他会很担心,万一徐庶故意给他出一个坏主意,骗他上当,他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尽管他知道徐庶能力强,也不敢轻易用他。

(参考资料:《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