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1)

电影是一部表面是是讲述情欲的电影,实际上是一部精神分析片。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亨伯特就成了一个炼铜癖。在男主遇到了年幼仅仅14岁的洛丽塔那一刻,邪恶的种子就在的心里生根发芽。他先是勾搭上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再一步步的向着洛丽塔伸出了罪恶的黑手。一次发现了男人的邪恶用心后,激愤的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这下亨伯特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向着年幼的洛丽塔为所欲为了。亨伯特假借父女关系带着洛丽塔四处漫游,以躲避警察和审查。在过了两年的共同生活后,洛丽塔对继父亨伯特感到厌烦,随着作家奎尔蒂逃走。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2)

当他们再见面的时候已是三年之后,这时候的洛丽塔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亨伯特帮助了洛丽塔,但是两人却难以再续前缘,绝望的亨伯特枪杀了作家奎尔蒂,并最终入狱。而洛丽塔则难产而死,年仅十七岁。

书中第一段“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3)

《洛丽塔》是一部伦理爱情片,1998年9月25日在美国上映。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亨伯特和一个未成年少女洛丽塔发生的感情故事,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看,一个中年男人对一个未成年少女产生非分之想,就是变态心理。洛丽塔并不爱这个继父,而且继父利用洛丽塔没有独立能力来软禁洛丽塔,随着洛丽塔的慢慢长大,也明白了她和继父的关系的是不正常的,这是一种畸形的恋情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4)

洛丽塔整部电影是对个人欲望和自我克制的讨论,表现出人内心的矛盾,问心底一句,人都会产生无数种龌龊的想法,如此的难以启齿,又如此诱人,这个世界犹如一个花花世界,丰富多彩,很多诱惑的因数在我们生活之中

一个世俗的地狱里存在着一个天堂,有的人走进去,有的人关上那扇门。因为那是无底的深渊,是漫无止境的罪恶,那是人作为动物源为兽性的一种欲望。人心中那种朦胧的情感之所以能够触及每一个人的内心,是因为那就是我们心中所想的朦胧事情。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5)

电影最后以悲剧收尾,很多人对此评价说,爱情里,年龄不是问题。真的是这样的吗?一位年幼的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知道什么是爱情吗,她的感情观还没有成型,而中年男人亨伯特恰恰利用了洛丽塔在感情上的无知,并引诱的下手,洛丽塔不爱亨伯特,但她没有选择,年仅14岁就被继父诱奸,她的人生就此灰暗,到最后亨伯特只是因为谋杀入狱算是幸运,而洛丽塔最后的死亡却是令人心碎。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6)

这部作品是男主内心的独白,这一切都是他眼中的世界,他把自己的罪行带上了以“爱”之名的王冠,他在给我们灌输他的行为的合理性,他可以编造出洛丽塔对他也有感情,把自己的罪恶的行为,比做两个人相恋的结果。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7)

古代诗人苏轼写了首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最后一句话看上去很美,实际翻译的意义,大家都明白。一树梨花是指一头白发,海棠是红色的,是指年轻美丽如海棠花的新娘,间接性的讽刺,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我们的理解也不同。

洛丽塔1997豆瓣影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