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距离莫斯科不远的郊外,深秋的寒风刮着苏军战士的伤口。

德军已经兵临城下,苏军仍然负隅顽抗。

战士克洛奇科夫所在的连队只剩15人,面对浩如烟海的德军装甲集群,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为自己的牺牲做好准备。

突然,克洛奇科夫站了起来,手里攥着新制的燃烧瓶,对幸存的战士怒吼道:

“苏联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

说罢,克洛奇科夫掷出了燃烧瓶,然后在德军枪林弹雨的枪林弹雨中倒下了……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

这是二战历史上最残酷的冬天,坐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的斯大林叼着烟斗,眉头紧锁。

望着地图上包围莫斯科城的德军,斯大林意识到,这是苏联红军最后的机会,一旦莫斯科沦陷,苏联也将灰飞烟灭。

这场战斗,不能输!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2)

那么,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斯大林是如何应对的?莫斯科保卫战苏军又是如何胜利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讲二战最著名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正式执行,德国单方面撕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本土发动了全面进攻。

德国的不宣而战,让苏联全军与斯大林都感到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斯大林坚持认为在英国没有投降之前,德军不会入侵苏联。同时斯大林为了加强统治,发动了“大清洗运动”。这让本就懈怠的苏联军队又缺少了诸多将领。

从6月开始,德军用闪电战势如破竹。

9月末,大军就冲到了莫斯科郊外。

此时德军距离克里姆林宫,只有两个半小时到车程。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3)

到了这时,“钢铁之人”斯大林这才认识到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更不该在欧洲动荡的时候清理军官。德军能这么快攻到莫斯科,斯大林逃不开责任。

但现在不是检讨的时候,眼下莫斯科战事吃紧,斯大林需要做的,只有退敌这一件事。

对此,斯大林在之前下了两步棋。

第一是采用“焦土政策”。德军突入苏联初期,斯大林下令所有人民都向东撤退,并烧毁自己的田地和房屋,不给德军留下一分一毫的补给。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4)

从当时的苏德边境线到莫斯科,有1000多公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拉长德军的补给线,不让他们边进攻边得到补给。

等德军到了莫斯科时,补给线已经拉到最长,德军后续的汽油、粮食、以及过冬的衣物,都无法及时送到前线。将战争拖到冬天,自然会有转机。

二是将远东的部队紧急调到莫斯科。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苏联到远东部队大概在11月底能赶到莫斯科,如果能在莫斯科郊外拖住德军,那就有机会等到援军。

斯大林这两步棋都围绕着一个字:拖!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5)

之所以要尽可能拖时间,是因为斯大林已经参透了德军闪电战的弱点。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德军曾经利用闪电战拿下了波兰与法国,之所以这两次会成功,是因为闪电战要依靠两个因素:

第一是信息差,所有闪电战都是在对方毫无预料的情况下突然袭击,通过空袭机场获得制空权,再通过机械化部队瞬间占领补给重镇,从而让国家的军队被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小单元,最后再逐一击破。

第二是威慑作用,给对方的政治中心制造德军已经占领全境的假象,再通过威逼利诱等方式迫使对方投降。在奇袭法国的战役中,法国军队与政治高层就被四处都是德军的假象,误认为德军已全面占领法国,最后才建立了维希法国傀儡政权。

出其不意 吓唬人,这就是闪电战的“内功心法”。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6)

然而,这套理论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完全没有效果,就连创立闪电战理论的古德里安和元首希特勒也没有想到这一层。

首先,苏联具有极大的战略纵深,德军机械化部队无法对侵略过的地区完全掌控。前脚略过的地方,后脚就冒出了反抗的游击队。德军的装甲部队为了一鼓作气拿下首都,是不可能再回头慢慢消化敌军的,出其不意占领首都在苏联身上是不现实的,加上斯大林坚壁清野的战术,只会让德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

其次,他们是第一次侵略社会主义政权国家,在苏联人民的意识形态中,“团结、无畏”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纵使德军有锐不可当之势,苏联部队也会越打越顽强,从来没考虑过投降。

以上是斯大林对闪电战的另一面理解。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想法是正确的。

闪电战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只要拖住时间,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向苏联倾斜。另一方面,鼓舞士气与动员全民作战也很重要,闪电战就是希望通过速战速决攻破人民的心理防线,那就不能让德国的计划得逞。

此时,斯大林对莫斯科保卫战的胜算有了六成,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


时间来到了1941年11月,往常这个时候的莫斯科格外热闹,因为这个月有是十月革命纪念日,也是苏联的“国庆节”。红场上都会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然而今年,一切好像都不复存在,苏联已被逼入绝境,国庆的欢乐气氛也随战争的来临灰飞烟灭。

但斯大林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仍然要举办阅兵仪式。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7)

手下的将领在得知斯大林的想法后,纷纷跑到办公室劝阻斯大林。理由很简单,目前苏军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德军还拥有一个空军中队。如果贸然举行红场阅兵,将士们都会成为敌机的活靶子。

斯大林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举办阅兵有多冒险,但他也清楚,如果军心与民心不能激励起来,国家的大脑在这个时候仍然龟缩在地下的作战室里,那真的可能就有人准备向德国的投降了。

其实此时的莫斯科,以俄裔日耳曼人为首的市民已经组成了投降派,他们不断在报纸上呼吁斯大林尽早投降,这样可以让市民免受战火的摧残。

由此可见,此时的莫斯科并不是团结一心的,投降的声音已经开始蔓延。

因此,斯大林宁愿冒着被炸的风险,也要在红场举办阅兵。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这位钢铁巨人站了出来,他要给全苏联人民一个交代,给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个交代。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8)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下着小雪,斯大林和苏联其他领导人登上了红场的主席台,他的脚下是列宁的墓地,他的眼前,无数严阵以待的战士。

斯大林在主席台上发表了6分钟慷慨激昂的演讲,他的声音被广播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苏联会打败德国侵略者,让我们伴随列宁的脚步,前进!”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9)

斯大林的这声怒吼,激励了所有苏联人民,不论是前线的战士,还是在后方的居民,无不被斯大林的决心所震撼,被苏联的气魄所震撼。

红场上,将士们迈着坚毅的步伐,手里的武器全都塞满了子弹,走过红场后,他们将立刻奔向前线,与德军决一死战。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0)

在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也通过广播听着斯大林的演讲,希特勒被斯大林的决心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即下令:前线德军所有飞机全部出动,去破坏这次阅兵仪式。

然而当德军的飞机飞进莫斯科时,朱可夫所带领的防空部队早已严阵以待,密集的放空炮顷刻间把德军的飞机达成了筛子。据战后统计,在这次行动中,德军共有25架战机坠毁,他们没有一个能飞进红场。

前线上,180万德军仍在推进,古德里安带领的三个装甲集团军、一个步兵集团军以及一个空军大队做好了准备,从莫斯科西、北、南三侧进攻。

而苏军方面,斯大林亲自任命朱可夫为西方面军总司令,朱可夫主守西侧,南北两侧,也都有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坐镇。

在这一刻,胜利的天秤开始向苏联倾斜。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1)


从红场阅兵以后,希特勒就开始焦躁不安,他有种预感,预感到战无不胜的德军将要溃败。

希特勒每天都向古德里安询问攻城进度,可得到的回应永远只是仍在向前推进。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之初,阵线每天都推进几十公里,而最近得到的战报,经常是五公里、三公里、甚至没有任何推进。

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宫就在眼前,最近的时候德军距离红场仅有22公里。可德军引以为傲的机械化部队,就是打不进去莫斯科市区。

步入11月,德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巨大的损失。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2)

1941年的冬天是历史上4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6度。德军的主战坦克——虎式坦克,在极低的温度下无法启动。每天早上,德军士兵都要往坦克的发动机上浇开水,预热一个多小时才能让坦克发动起来。

至于德军的步兵则更惨,按原计划他们9月就应该占领莫斯科,没打算在这里过冬,所以他们都还穿着单衣。当柏林向前线输送过冬衣物时,也被路上的游击部队拦截。

在寒冷的冬夜里,德军士兵为了活命,只能烧汽油取暖,没有取暖方式的士兵互相拍打彼此,不能睡着,因为睡着了,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长时间的寒冷让德军前线士兵睡眠严重不足,同时机械化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也出现大面积损坏。

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180万德军的非战斗减员就超过了六分之一。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3)

而苏军这边,则越战越勇。莫斯科的小孩都进入工厂生产坦克,妇女自发地走上前线,挖出了700公里长的坦克堑壕。

面对如此密集的反坦克防御工事,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已经寸步难行。

另一方面,一批批T-34坦克来到前线,苏联在设计坦克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里寒冷的气候,不论多寒冷的天气,坦克都能瞬间发动,在战场上自由穿插。

而此时的德军坦克,却还在为如何启动与莫名其妙的故障发愁。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4)

此时的斯大林对这场战争有了九成的把握,但他还是在等消息,等中国的消息。

当斯大林将远东军调往莫斯科时,远东的领土就暴露在日本人的视野里,如果中国不能拖住日军,苏联或将腹背受敌。而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让斯大林放下了心里最后一块石头。

当远东军抵达莫斯科的时候,就是真正反击的时候。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5)

反击的时刻终于来临。1941年11月29日,斯大林正式下达全线反击命令。莫斯科北部、西部、南部三方面守军在之后的几天里进入进攻状态。

成千上万台T-34坦克鱼贯而出,在炮火的掩护下,在1米厚的雪地里,发出了对德军的怒吼。苏军战士一并冲锋,曾经以擅长击溃敌军心里防线的德军,如今他们自己的心里防线已经被苏军反击冲垮。

德军的战败已然成为定局,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创德军,并将阵线向西推进了350公里。

这是德军自闪击波兰以来,第一次遭受的陆军战败。希特勒无法接受德军战败的事实,不过他会慢慢习惯的,之后德军的失败,只有更多。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6)

如果从根本上讲,斯大林相信苏联必胜的原因,是相信苏联庞大的工业体系,当钢铁机器全线开动的时候,战场上没损失1辆坦克,后方就又能造出3辆坦克。

无穷无尽的钢铁洪流,是德军的死结。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7)


据统计,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死伤50万人,苏军死伤100万人,战损比接近2:1。虽然苏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更令人感到悲伤的是,当年在阅兵仪式上昂首阔步走过红场的士兵们,到苏德战争结束时,仅幸存5%。几乎所有走过红场的战士,都埋在了他们所热爱的白桦林中。

莫斯科保卫战有多可怕(莫斯科保卫战有多惨烈)(18)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的果断与勇敢也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抗战的决心。东方战场上,八路军听到消息也为之振奋。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开始全力反击日本。西欧战场上,戴高乐所带领的自由法国开始策划收复领土……

一切都往盟军的方向上扭转。

乾坤未定之时,谁也不能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任何民族都不能人为地被灭绝,他们会因绝望团结一致,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正如《道德经》所言:“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哀兵必胜,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最后,让我们对牺牲在战场上每一位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战士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