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贵人尊重你(如何让贵人愿意提携你)(1)

众所周知,升值计是一个有关人生和财富的公号。

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求人办事?他们也有机会结识一些大佬,但是不知道怎么结交贵人,怎么让这些大人物愿意提携他。

我就一个教科书式的范例来分析一下吧:

《红楼梦》里的贾芸,实在是求人办事的典范。

贾芸最开始的出身,就是贾家的旁支,虽然关系比较近,但是已经差了很多,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堪忧,也就是一亩田地,两间房,属于要靠巴结贾府找点营生才能过活的状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标准的待富青年。

贾芸和贾宝玉的相识,本来就是一个意外,本来贾芸要来找贾琏办事,结果遇到了贾宝玉。

贾宝玉拿贾芸开涮: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象我的儿子。

贾芸的辈分,确实是比贾宝玉低的,但是贾宝玉的年龄估计比贾芸少四五岁。所以贾琏马上说,「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

这就是贾府哥俩的开玩笑,只不过,开涮的对象恰恰就是贾芸。

一般人到这一步,立刻就恼了,这就是结交贵人的第一关,面子关。

贾芸什么反应,贾芸立刻就坡下驴说了一句话:「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 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宝玉本来就是开玩笑,但是既然对方姿态,只能回复:

「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这会子我不得闲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 。」

于是,贾芸得到了一个邀约,明儿闲了我带你玩。

但是这是一个空头承诺,因为这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明儿你闲了,第二个条件是明儿我闲了(今儿我不得闲,意思就是明天我可能也不得闲),第三个条件,说天话儿,带你逛逛园子。

贾宝玉给人的印象是荒唐,但是贵公子有贵公子的教育,他的荒唐行为其实都是在自己府内的,对外待人接物,都是滴水不漏,所以即使只是十四五岁的贾宝玉,话也说得密不透风。

这段话,表面上都是邀请,其实都是拒绝。说这话的原因,其实就是贾宝玉意识到一件事,他说错话了,贾芸虽然是旁系,地位尊卑有别,但是年龄摆在这,亲戚也不是太远,刚才要认人家当儿子,虽然并不是什么大错,但是有点过了,贾芸真的拉下姿态,贾宝玉心理上反倒过意不去,但是碍于身份,他是不可能给比自己低一辈同时身份也低很多的贾芸道歉的,所以,就往回找补了,但是实际上,俩人没有交情,其实玩不到一起。

所以貌似贾宝玉给了一个邀约,但是限制重重,同时也没什么承诺,如果一般人,就心领神会,知难而退了。

这就是结交贵人的第二关,机遇关。

但是贾芸不,贾芸第二天真的去了,结果去了之后,果然尴尬。

「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 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说了一会,见宝玉有些懒懒的了,便起身告辞,宝玉也不甚留,只说:你明儿闲了,只管来」

两个人虽然同样是贾家子弟,但是境遇生活完全不同,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贾宝玉能跟他聊的,就是「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已经是宝二爷的厚道了,因为他已经在尽量找话题了,他没有跟贾芸聊诗词歌赋,已经是厚道人了,但是这些话题,贾芸也是接不住的,因为他的消费他的见识,根本不敢拿出来说,所以俩人完全是鸡同鸭讲,一会就没有话题了。

贾芸只能告辞,宝玉还是给了个假客套,「明儿闲了,只管来」。表面是欢迎,其实是一点也不欢迎,因为明儿要真来了,就又是今天的局面。

从贾宝玉对他的态度也能看出来,「仍命小丫头子坠儿送他出去」,非但自己不送,连个大丫头都没送,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别来了。

这就是结交贵人的第三关,话题关。你跟大人物沟通的问题,就是你们在大多数时候是聊不到一起的。

那怎么办?贾芸选择了送礼。他以宝玉义子的身份,送来两盆白海棠花,而且修书一封,字里行间,都称宝玉为父亲,给足了宝玉面子,关键是给了一个很好的送礼的由头,因为俩人的交往其实非常一般,这封书信,并不是贾芸真的犯贱,其实就是一个梗,俩人一起把当初的一个玩笑,甚至是尴尬,当成一个心照不宣的梗来玩,所以宝玉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利物。

正好探春要组织诗社,白海棠给了大观园的姐姐妹妹一个很好的题目,也让宝玉显了能耐,这个礼物就算送到宝玉心坎上了。

等到贾芸再来,他的待遇已经大不一样,变成了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袭人亲自奉茶。

这就是结交贵人的第四关,送礼关。

那么,送完礼是不是就能理所当然的得到所需,就能让大人物提携你?

根本不可能,其实没有人贪图你的礼物,送礼的结果,只能进入圈子,把你当成自己人,让两个人有一个情感基础。

也就是靠着送礼,贾芸被贾宝玉推荐给了贾琏,让给他找个事做。注意,贾宝玉是不当家不管事的,但是贾芸以前巴结贾琏为什么没有得到什么像样差事,现在走了贾宝玉的关系就可以?

因为贾宝玉虽然不管事,但是贾琏必须给贾宝玉面子,这就是圈子的原则。如果是贾琏自己的手下,可以等以后找补,但是贾宝玉说话了,他一定要给贾芸办,但是到这一步,很多人就会犯了错误,恃宠而骄,觉得我既然是仗着贾宝玉关系来的,那我就看你给不给我,不行我找正主给你闹去,这样办就错了。

县官不如现管,贾琏不是不想给他差事,是他实在没有权力,但是不能跟宝玉明说:

「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子再三求了我,给了贾芹了。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

贾芸人家是怎么做的:「贾芸听了,半晌说道:既是这样,我就等着罢。叔叔也不必先在婶子跟前提我今儿来打听的话,到跟前再说也不迟。」

贾芸这时候就明白了,他不管事,管事的是他老婆凤姐,于是重新走了一遍送礼的流程,拜托了凤姐。

但是到这时候,贾芸犯了求人办事的大忌,他走了两路人情,既拜托贾琏,又求了凤姐。

「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了。早告诉我一声儿,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树种花呢,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

用凤姐的话说,就是走「远路儿」了。

贾芸赶紧相求:「既是这样,婶娘明儿就派了我罢。」

「凤姐半晌说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的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

这句话表面是个承诺,但是同样也是一个陷阱,因为所有的大人物,手上并不是只有一件事,身边也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这种承诺,支出去大半年几个月去,俗话说,贵人多忘事,他要真是忘了,你找谁去?

所以很多人以为拿到一个承诺就保底了,其实远远不够,因为你还要过一关,落地关。

贾芸就聪明得很,贾芸道:「好婶娘,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得好,再派我那个。」

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时的时候来领银子,后日就进去种树。」

贾芸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是一个结识贵人,让贵人提携你的典范。

求人办事最关键的是什么?

1. 营造话题,打下联系基础。贾宝玉和贾芸的「认儿子」本来是一个调笑,结果变成了俩人的共有话题,成为了以后的一个基础。

2. 抓住机遇,制造下一次机会。贵人的邀约和承诺可能都是随口一说,但是你要把承诺当成认真,并去努力兑现。比如贾宝玉的邀约,贾琏的承诺,还有凤姐的承诺,都是随口一说,而且很可能,说完,就后悔了,但是你要抓住机会。

3. 提供价值,让贵人产生依赖或者补偿心理。兑现承诺时,要主动提供价值,你的价值可能没有用,但是身为上位者,让他欠你,比你欠他好,人都有承诺一致心理,尤其是越是大人物,越是希望自己的价值体现,当你提供价值以后,他们会回报你。贾宝玉之所以愿意给贾芸一个机会,就是一直有一个补偿心理,因为开始开玩笑过火了,后来又用了贾芸的白海棠花,面子上却不过,让这样的人占贾芸的便宜,心理上过不去。

4. 当下兑现,举手之劳。贾芸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下兑现,没有去奢望年后的大差事,而是抓住了当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所求的事,对他来说是大事,但对凤姐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就是这样的举手之劳,凤姐心理上也转念了三四次,这就说明,大人物心里,也有一本帐,你不能让他们产生负担,觉得麻烦,当他觉得麻烦,随时可以改变主意,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求人办事,最后无功而返。

很大原因就是,贪心了,求人办事,妙就妙在举手之劳,一定要是当时当下,对方能够确定,能够拍板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