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有介绍高需求宝宝,今天来聊聊慢热型也就是我们的内向宝宝。这一类宝宝介于难养型和易养型宝宝之间。这类孩子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在集体环境中会感到焦虑不安,进入新环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放得开,等等。

容易沮丧的宝宝(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1)

内向并不是缺点,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有类似的表现而困惑、焦虑,甚至排斥或者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果总想改变孩子,试图把他塑造成你期待的样子,那他在未来很容易出现性格偏差,比如极其内向、害羞、不合群,或出现严重的社交障碍等,这才是我们需要担忧的。

我们家是一对双胞胎宝宝之仔和尔仔,但是兄弟俩的性格几乎是不一样的。哥哥(之仔)是属于易养型,弟弟(尔仔)个性比较接近慢热型。每次带他们俩出去玩,院子里那么多同龄的小朋友,弟弟就会黏在我身边或者自己在一边玩耍,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引导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比如交换玩具。周围的孩子很少像他这么被动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强迫他,埋怨他,只是慢慢地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新挑战。

通过不懈努力,弟弟现在已经开始学会主动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通过适应他的个性,通过不断地鼓励和引导,他在集体中一定会越来越放得开。

其实内向个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适应困难,并且内向的孩子拥有很多难得的优点,比如他们能坐得住,有创造力,细心谨慎等等。而如今受西方价值的影响,大家又极其注重那些看似容易导向成功的个性品质,父母和老师对内向个性特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使内向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发展的阻碍,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是会决定孩子的个性气质是否会持续甚至加强。

因此,我们要为内向的孩子提供与其匹配的家庭教养环境,多鼓励、引导他们勇敢地探索、发现,多给他们提供正面积极的社交经验,避免让他们在未来出现可能的适应困难。

容易沮丧的宝宝(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2)

对于慢热型宝宝,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1. 给予孩子适量的新鲜刺激,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如果一味地保护下去,或是刺激过多,都会引起孩子在未来出现社交恐惧。

2. 每到一个陌生环境,都要给孩子足够的适应时间,等他们放松下来,逐步地引导他们参与,等他们沉浸其中后,再逐渐退出,但是不要走远,停留在旁边,让他们在回头的时候就能看见你。

有的父母不接纳孩子什么的某些特质,往往是因为这些特质与配偶或是自己身上某些不被接纳的部分很像。作为普通的父母,存在喜好没有对错,但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加真实的面对和接纳自己,真正做到自信自爱,扬长避短,我们就要学会从内心接纳并欣赏孩子的一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宝宝也是第一次当宝宝,让我们和宝宝一起进步,一起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