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1)

导读:这首诗是《国风·召南》中的一篇,作者由天上的星宿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从而发出对命运不公的呐喊,反应了最原始的追求公平的意识。

嘒:光亮微弱的样子。

三五:参照第二章节的“维参与昴”,可以知道这里应该也是指的参星与昂星。

肃肃:疾行的样子。

宵:与夙夜相呼应,指整晚上。

征:行。

寔: “实”的异体字。

抱: 古“抛”字。

衾:被子。

裯:被单。

犹: 如,同。

参:通“叁”,参星由3颗亮度和间距相等的星星排成一条直线组成。在西方属于猎户座,是猎户的“腰带”。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2)

昴:古代称昴为“留”,有簇拥、团聚之意。昂星团由很多颗星星聚集而成,古时肉眼可见只有五颗。故也跟参星一起称为“三五”。昴星团在西方属于金牛座,是金牛的“牛角”。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3)

在中国古代,人们大都以星辰的位置来判定时节、方位、占卜吉凶等。而参星和昂星便是古人最早认识并加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两个星宿。

西周初年黄河流域,参星于每年秋分的初昏缓缓升起,春分后隐没,农历岁末时则位于南天正中附近。

除夕之夜举目南望,此时参星正好位于正南方天空的最高处,这就是民谚所说的“三星高照,新年来到”。民间称这三星为福、禄、寿三星,蕴含着“幸福美满、吉祥富贵、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实际上参星并不是真正的福禄寿三星,但古时占星术一直为官方垄断,民间百姓的天文知识有限,以讹传讹,就将这参宿中间的三星当成了福禄寿三星,至于真正的福禄寿三星是哪三颗星这里暂且不作过多解释,以后另作解说。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4)

参星之所以如此重要,还在于可以参照它的位置找到其他星体。顺着参星的连线向东南方延伸,我们能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而在相反的方向,我们就能发现美丽的昴星团。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5)

昂星团属于白虎七宿第四宿昂宿中的九个星官之一,平时肉眼可见的亮星有六到七颗(上古时代最开始人们只发现了五颗,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有着四五百颗星的疏散星团,除了可被肉眼观测到的六七颗外,其他成员都被星云缠裹而星光黯淡,朦朦胧胧。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6)

《尚书·尧典》中记载“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短就是日落,仲冬就是冬至。意思是说如果日落的时候看到昴宿出现在南天正中,就表示到了冬至时节。

东南沿海的渔民用黎明前观察昴星团在天空中的位置以确定方位和月份,有民谚曰:“六平、七斜、八倚、九倾、十落。”农历六月黎明前,昴星团与东方海面相平,七月斜挂于东北天空,八月位于天顶正中,九月向西北方倾斜,十月落向西方海面。古时候还没有发明指南针的时候,沿海的渔民出海几乎都是依靠对星象的观察来判定方位及时间。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7)

古时用二十八星宿相配二十八禽,其中“昂宿”以鸡相配,叫“昂日鸡”。取“牡鸡司晨”之意。《西游记》中被请来收服蝎子精的“昂日星官”就是对应这个典故。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小诗:“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如果作者位于召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周边位置,他在日落时候观察参星和昂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参星当在秋分前后从东方升起,岁末也就是除夕前后到达南天正中。而昂星从农历六月左右从东方升起,冬至前后到达南天正中。按照两星辰的升落规律,这首诗当作于秋冬时节。

诗经里的小星是谁(诗经里的天文知识)(8)

所以由此推测此诗应该是因公夤夜匆匆赶路的小吏抬头看星象来估计时辰,一时由星及人,发出同人不同命的感慨之作。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农夫,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吟诵出一些天文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我将会不定期分享相关知识,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诗经》

2、《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作者:徐刚,王燕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