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雷剧”,当休矣!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1)

▲“抗日雷剧”《一起打鬼子》剧照截图

继“手撕鬼子”后,又一道“抗日雷剧”问世了:热播抗战剧《一起打鬼子》竟然玩起了“裤裆藏雷”!

对于此剧,百度的剧情梗概如是说:上世纪40年代初,河南遭受大旱,女地主马秀芹利用半屏山前清时期开辟的暗河而拥有丰富的水源在精心播种下喜获丰收,引起了国、共、日三方注意,一场围绕粮食的斗争就此展开。最终,一场蝗灾袭来,不仅拯救了灾民,也拯救了马秀芹,坚定了她跟共产党走的信心。当日军再次进攻,妄图抢夺粮食时,国共联手抗日保粮,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如此梗概,感觉没啥问题啊?但真实上演的桥段让观众的眼镜跌碎一地,“大吐”惊诧之词——

▲资料图:王震将军

当年,王震将军在为《恶魔导演的战争》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到:“我们的敌人并不愚蠢,甚至很聪明。任何仅仅把敌人看成是愚蠢的人,才是愚蠢的。”

这句话应当是对敌人凶残、狡猾本性的形象表达。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影视作品却无视历史事实,一味地矮化、愚化、丑化敌人,甚至把鬼子演成笨蛋白痴,被我英勇的抗日军民玩弄于股掌之间。胜利被戏说得轻而易举,英雄被描画得神通广大,而民族被侵略、被蹂躏、被压迫反抗的悲壮与热烈仅仅成了陪衬。如此创作,贬低了作品本身价值不说,也严重侮辱了革命先烈,更会对青少年的历史认知造成误导。

由此看来,不遵循历史精神的“艺术创作”都是耍流氓!正如一些倍受吐嘈的抗战神剧,打着所谓“抗战”的幌子戏说英雄无畏的牺牲与铁血,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扭曲与抹黑,其危害不亚于公开的诋毁与嘲弄,因为它因取得通行许可而混迹大众生活,让人难辨真伪、放松警惕,难以以敏锐的爱憎和分明的立场待之,以至于其成为从内部颠覆碉堡的偷袭者而不知,更需警惕!

作为艺术产品,影视剧允许创作者的“个人化创造”,我们也不苛求它必须照录历史,但艺术创作也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需源于生活,基于基本的历史事实。正如德国艺术家柯尼利亚所说:“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具体到革命战争剧的创作,首要的当然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昔日的战场上,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不惜牺牲才写就了气壮山河的民族抗争史。据《中国共产党历史》记录,仅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就达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受到的破坏更是无可估价。

战争是残酷的,胜利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胜利需要宣扬,同仇敌忾的壮举值得赞美,但不了解和铭记先烈的牺牲,怎能参悟中华民族历尽曲折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原因?这些惨痛记忆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对它的基本态度应是实事求是,任何恶意扭曲或蓄意神化,都是对历史的亵渎和不负责。中国革命历史是全民族最好的营养剂。中华民族恢宏壮阔的历史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同样是影视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也是中华儿女面对屈辱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需要后人永远铭记和弘扬。

前不久,某网站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这才是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方向。看来,虽然时代在变,观众的习惯和口味在变,但革命战争剧所应承载的历史精神内涵依旧是永恒的!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作者:侯磊)

链接——

手持AK的新四军、解放军装备“AWP狙击枪”、无后坐力的连发三八大盖、皮衣神箭的“绿箭侠”,抗日雷剧被网友调侃:“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用革命先烈巨大的牺牲换来的,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2)

▲这是AK突击步枪

▲失实的狙击步枪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3)

▲皮衣、神箭、发型满脸的白粉,有枪不使偏要用弓箭,刻意增加杀敌难度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4)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5)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6)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7)

▲枪我就不想深吐槽了!你知道你的镜子装反了吗?其次!枪栓呢?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8)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9)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10)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11)

盘点国产抗日雷剧(最新抗日雷剧出炉)(12)

▲这连发的“三八”大盖是逆袭了

转自军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