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先生。这几个称谓都指向同一个人,即:诸葛亮。诸葛亮 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那么,何为字?字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古代,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取“字”《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字什么意思(何为字)(1)

1. 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都属此类。

字什么意思(何为字)(2)

3.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岳飞字鹏举。

4.“伯仲叔季”,从字形上看均为单人旁,主要用于兄弟排行的。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均可用于取字,例如有:《春秋命历序》记载:“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由此可看出,字与名关系非常密切,字往往是明德补充解释,即字名互为表里,也称为“表字”。以上三种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此外还有干支五行取字、字后加父(甫)立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