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演过度夸张、虚浮、超出正常的过度表现,被成为“洒狗血”。

京剧一些知识(知识点京剧中的一些传统术语)(1)

2、演唱用气不均匀、忽轻忽重、忽实忽虚,被成为“砸夯”。

3、表演没表情,被成为“死脸子”。

4、演出期间,个别观众离场,叫“抽签儿”。

5、演出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多数观众离场,叫“起堂”。

6、临近演出,忽然罢演,叫“撂活儿”。演出过程中,忽然罢演,叫“砍活儿”。

7、科班中,一人被打,连及多人被打,叫“打通堂”。

8、演唱不用麦克风,发音宽亮、音量宏大,能灌满戏场,叫“响堂”。

9、演出多出折子戏,倒数第二出戏,叫“压轴儿戏”。

10、演出中的婴儿道具,叫“喜神儿”。

11、演出科班中最基层的演员叫“底包”或“班底”。

12、演员个人聘请的,专为某个演员个人服务的人员,叫“跟包儿”。

13、演出科班中唱重头戏的最主要的演员叫“头牌”。头牌可为一人,也可为二人。如从前梅兰芳和王凤卿(王瑶卿之弟)唱《坐宫》,二人成为双头牌。还有梅兰芳和杨小楼演《霸王别姬》,也是双头牌。

14、不同种类的戏同时在一个地方演出,叫“两下锅”。某个演员在某一演出过程中,表演不同的戏曲种类或表演不同念白,成为“风搅雪”。

15、演出过程中,地位最高的演员,是文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