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宫廷、玄幻热,古装剧似乎摸索出了一个所谓的成功套路,即流量偶像和网红IP小说搭配大制作但从去年暑期档《扶摇》收视疲软,《如懿传》反响平平,两部耗资数亿的大制作长剧失利无疑在向市场发出信号:古装剧已经走入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张开宙知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张开宙知否(对话知否导演张开宙)

张开宙知否

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宫廷、玄幻热,古装剧似乎摸索出了一个所谓的成功套路,即流量偶像和网红IP小说搭配大制作。但从去年暑期档《扶摇》收视疲软,《如懿传》反响平平,两部耗资数亿的大制作长剧失利无疑在向市场发出信号:古装剧已经走入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区。

在古装剧转型的探索中,正在播出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让人看到了些许惊喜。《知否》将架空原著小说嵌入宋朝,在服化道方面乃至情节上,展现了一整套宋代美学,既有上层阶级焚香、点茶、插花、马球等风雅玩乐,又有普通市民、商贩的街巷日常生活,一应俱全。须知,在此之前的古装剧,如此大规模且细致还原宋朝生活图景的还难得一见。情节上的慢和道具服饰细节处的精致相得益彰,因此这部剧不再是完全靠一波三折的情节冲突吸引观众,在情节平缓处也有淡淡的美感,还丰富了观众的古代常识。比如,剧中有齐国公独子为母亲贺寿准备礼物的一处小情节,他特意从都城最好的酒楼邀来大厨,在府中做当时最新式的炒菜。观众便可了解到,炒菜这种烹饪手法是宋朝才开始出现的,此外,从齐国公夫人的台词中可以得知,宋朝时的酒楼大厨和家中掌灶大厨也都是女子,日常饮食多用煮和炸的方式。

当古装剧整体走入观众的审美疲劳区时,出现《知否》这样一部剧,力图将观众对古装剧的趣味引入更深一层,由单纯追求情节的引人入胜,拓展为了解有品位的古典文化,勾勒出一个朝代的生活图景。这种尝试是新鲜有趣的,也为古装剧的未来开拓出一条新出路。

记者:您对现在的收视满意吗?

张开宙:对现在的收视我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逐步提升的过程。后面的故事是分台阶式的精彩,会越来越好看。故事前半部的基调是让人欢乐的,后半部它的基调会不同,前后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还是希望做一个扎实的作品,后面还有很多集,会一集比一集精彩。

记者: 关于台词,有细心观众纠错有不少语法表达错误。

张开宙:台词上有一些口误,或者说失误,这个的确不应该。虽然我们追求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但是口语也不代表必须要出语病。这个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我,前期拍摄对台词的把握不够严格。但是我想,观众对于这些问题的指出,都是为了这部戏好,想让我们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也是帮助我们,完善我们自己的工作。对于观众的纠正,我们觉得也非常非常的感激。

记者:剧中的服化道细节都非常用心,有时甚至不为情节而只展现宋朝生活,这么做的想法是?

张开宙:小说是一部架空作品,但是制作上我们需要一定的依据,所以我们剧中的美术道具参考的是唐宋这个阶段,所以我们对美术的要求是宋代的瓷器、宋代的家具,剧本的改编也往这个方向做了一定调整。细节处理我们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场景的设计,包括家具的使用。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场景能给我们使用,我们搭了四个摄影棚才完成最初想要的效果。家具也是一样,在横店的家具库里我们找不到想要的准确家具,所以剧组也花了很多钱,做了一千多件家具,包括瓷器。如果大家细心看的话可以发现,剧中角色的日用瓷器或吃饭用的器物都是定制的,单是瓷器我们就做了一千六百多件,也是为了让这个戏看上去质感更好。

记者:您觉得《知否》跟您之前的作品比起来难度主要体现在哪儿?

张开宙:跟之前的作品比,我倒觉得《知否知否》更贴近现实生活,虽然是古代背景,但我们真正想描写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事,因为它还是角色众多的一部戏。所以这次对各个部门来说都有很多新的课题,比如对服装、化妆、美术、道具等,因为之前并没有太多的作品与我们相似,包括在拍摄手法上也跟之前我拍过的所有、甚至是做摄影阶段拍过的戏都不一样。

记者:拍摄手法怎么不一样?

张开宙:我希望演员能够在我的剧组当中,能够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个剧本当中生活。剧组对演员的称呼从来不用他角色之外的名字,或者真实名字,基本上都是按照演员自己的角色名字去呼唤他,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拍摄上也是完成一种最生动的生活状态,所以整场戏不去打断演员,不去固定他们的走位,甚至也没有完全要求他们按照剧本来说台词,有一些地方还可以相对加一些台词,根据他们表演时自己的一个状态,去完成表演的自然流露。摄影机一般都离演员很远,有时候演员演完戏甚至都不知道摄影机在哪里,原因就是不希望机器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干扰,不希望干扰到他们。(金力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