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1)

《党醒年代》中的胡适,应该是自胡适形象出现在影视剧中以来,占据戏份最多的一次了。扮演者朱贺日尧(曾用名朱刚日尧),扮演过不少知识分子,一直不瘟不火,此次出演胡适,按说轻车熟路,实际可能为难了他。大不如《建党伟业》中吴彦祖扮演的胡适。

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2)

胡适是何等人?天纵其才,学贯中西,黄中内润、文明外照,正牌民国大师!朱贺日尧虽用力甚巨,毕竟学养不足以任之,比诸于和伟之陈独秀、张桐之李大钊、马少骅之蔡元培,毕彦君之辜鸿铭等角色,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3)

首先,从外形上,朱贺日尧与胡适差异较大,先天不足。胡适是当年北大有名的青春美男子,现在叫学术男神,面如冠玉,鼻如悬胆,轮廓方正而不失圆润,与香港著名歌星陈百强酷似。其顶发上梳之发型及今未过时。金丝边眼镜配洋装马夹,儒雅俊朗,俨然新派奶油小生。虽穿长衫马褂,全无学究冬烘气,难掩风流蕴藉之名士范儿。朱贺日尧不失英俊,颀长挺拔,但脸呈瓜形,铁铲下巴(如演朱元璋倒是不错的人选),梭角线条硬直,柔和温润不足。个头更拔高胡适一二十公分。举手投足动作僵直,流于程式化,粘合度差。细节抠得不夠,例如胡适高度近视,但朱贺日尧两眼烱烱有神,毫无视力障碍,更兼两片玻璃镜片老是反光,大碍观瞻。再有胡适烟瘾很大,但朱贺日尧从不抽烟,他帮胡适戒烟了。

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4)

其次,从气质上,朱贺日尧虽然演过不少知识分子,不乏文质彬彬之气质,但是胡适非等闲书生,而是中西文化陶冶出来的混血儿,中国近代新文化开拓者,文学革命主将,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内外兼修,人誉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雅人深致,卑以自牧,这使胡适看起来沉稳大气、优雅练达、率性通脱。但《觉醒年代》中的胡适性情大变,雍容既失,方寸常乱,智商欠费,风度无存。徒知拥抱贴面、鞠躬如也,活脱脱个假洋鬼子。其中被辜鸿铭嘲弄后的回应,不知所云,只知鞠躬,此鲰生也,非胡适也。

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5)

其三,情绪把握不准确。胡适其人,平生言笑晏晏,说话慢条斯理,喜怒不形于色(吴彦祖演的形神兼备),所以人缘极好,有读万卷书、友天下士的古风,当时京中有句口头禅:“我的朋友胡适之"(鲁迅亦曾引用过),略可见其圆融敦厚之特质。朱贺日尧虽努力装笑,犹感亲和不足,矜持有余,特别是有时情绪支点与维度把控不当,释放无度,露晴扬目,面红耳赤,急火攻心,象好斗的公鸡。尤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口水仗过多,勃谿相向,明显不是胡适温和沉稳之风格。其实那时大家主要是打笔仗。否则当年旧文化与新文化剧烈碰撞的北大,恐怕就成演武厅了。

最后,人物设定上,胡适早年不喜做官,他有句名言"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并曾誓言20年不谈政治。虽然后来食言,但看看他翘着二郎腿与蒋介石的合影(见文末,据说把蒋介石气得不行),可知其志向。他与陈独秀李大钊分道扬镳,主要还是缘于社会改良主义主张。并且他始终主张师生特别是年轻学子应以学习学术为重,不要去参与政治运动,应依靠“好人政府”处理军国大事,实际上内承千百年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传统观念,外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点。一个天真的书呆子而已,未必见得其心可诛。五四时期的胡适总体上是同情爱国学生的。但我们在《觉醒年代》中所看到的胡适,经常被有事没事拎出来唱对台戏,与陈李当面争长短,而且陈李皆醒胡独醉,胡适简直就是大时代前进之反革命绊脚石。尤其在五四运动中畏畏缩缩,出奔上海,反对总罢课,表现极差。觉醒看起来就是在否定胡适基础上实现的蜕变。

纵观全剧,一以贯之地让朱贺日尧背诵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教科书式台词,把胡适锁定在传统的历史评价之区间,没有吸收近数十年胡适的研究成果,还原真实的胡适。而朱贺日尧本来就与胡适存在角色隔膜,再如此这般穿鞋戴帽,这就使胡适这个人物形象更加干涩,概念化、脸谱化,使之远没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丰满生动,还原度高。当然这是剧本的人设,不是朱贺日尧的问题。

胡适有没有背叛革命(觉醒年代中走样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