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举,中央人民政府迅速确立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工程”,武汉长江大桥位列其中。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那个时候的桥梁建设者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1953年4月,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经政务院批准成立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中铁大桥局前身)。1955年4月,大桥工程局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会上上千名党员职工带头宣誓一定要把武汉长江大桥修好,并提出了“建成学会”的口号。

武汉长江大桥的整体布局(湖北武汉长江大桥)(1)

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气压沉箱法施工,因沉箱需要下沉三四十米深,在接近四个大气压的环境下,每名工人每天只能实际作业十几分钟,这必然大大延长施工时间、危害工人的健康。在前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建设者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施工方法——管柱钻孔法。

武汉长江大桥的整体布局(湖北武汉长江大桥)(2)

在党的领导下,先锋党员的带领下,人人争做贡献,个个争当模范,在高空深水、严寒酷暑、特大洪水等恶劣自然环境下顽强拼搏。终于,在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通车当日,万人空巷、举国欢庆。

武汉长江大桥的整体布局(湖北武汉长江大桥)(3)

作为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不仅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也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同时,武汉长江大桥也是中国建桥史上永远的丰碑,结束了我国不能修建深水基础和大跨度桥梁的历史,培育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建桥大军”。

(总台记者 倪晶依 武汉台 张超 徐唐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