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1)

说起齐桓公姜小白,这位两千多年前的霸主,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开始的。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2)

其实在这之前,霸气威武的齐桓公还度过一段黑暗的岁月。那时他叫姜小白,在家里的兄弟中排行老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从出生那一刻就与齐国第一把交椅无缘了。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3)

可是他的大哥齐襄公是一位昏聩而霸道的君主,国内国外都搞得鸡犬不宁,齐国的各位公子为了保命纷纷出逃。其中齐桓公在鲍叔牙的陪伴下逃到莒国,他的二哥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逃到鲁国。后来多行不义的齐襄公被堂兄公子无知杀了,更加巧合的是齐襄公没有儿子,于是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在鲁国的公子纠有了争夺国君之位的机会。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4)

他们两个谁当国君合适呢?齐国的大臣不知道,就是两位当事人也不知道。但是他们都知道一点,谁先到达齐国都城,谁的胜算就大一些。以时间先后来决定一国之君有些草率,但我国古代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楚汉争霸时刘邦先一步到咸阳,所以他在称王的道路上占着大义。

怎样做才能先到齐国都城呢?拼路线拼脚程的时候到了。但是这样重大的事情,怎么可能都是阳光下的公平竞争?为了能让公子纠得到国君之位,一心护主的管仲带来一队人马奋力追赶上公子小白,还毕恭毕敬的跑到他面前行个礼,一脸懵懂的问了一个问题:

“您这么急着赶路,要去做什么啊?”

公子小白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管仲有点懵,这个人是谁啊?跑到我面前来问的这叫什么话?我急着赶路能做什么?自然是回去争王位啊。但是这句话能直说么?能直说么?最讨厌回答这种口不对心的问题了。就这样,公子小白一边在心里抱怨一边想着措辞,就在他调整好了面部表情,张口准备说一个官方辞令的时候,一只带着劲风的箭突然射向他的心口。

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了,齐桓公的随从没有防备,就是一直对管仲持有戒心的鲍叔牙都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大胆。而管仲呢?这位有着神射手之称的刺客射出一箭后立刻退到安全地带,接着就看到公子小白从马车上口吐鲜血的跌下来,身边人哭成一片。

这还用说么?自然是自己刺杀成功了。心情大好的管仲追赶上公子纠的队伍,十分肯定的说:

“您不用这样赶路了,刚刚我一箭就把碍眼的公子小白射死了。如今他们正在小树林里哭呢。齐国国君非您莫属啊”。

公子纠看到一向靠谱的管仲都这样说,自然是放了一百个心。他带着随从慢悠悠的走,还对管仲推心置腹的说:

“这次能顺利除掉姜小白,你是首功啊。等我坐上国君之位,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提。从此之后,你和我不用客气。”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5)

公子纠大方许诺,管仲也很高兴。可是等他们一路游山玩水走到都城的时候,在他们心中死去很多天的公子小白已经变成了齐桓公。原来当初管仲射中的只是他的衣带扣,连皮肉伤都算不上。但是姜小白机灵啊,他想自己若是活蹦乱跳的,公子纠一定会接二连三的搞突然袭击,这种事情最烦人了。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装死。事实证明齐桓公在电石火花间的决定完全正确。

齐桓公取得了夺位赛的胜利,公子纠自身难保,那个想要一箭射死他的管仲也惹上大麻烦。怎么折磨管仲比较好呢?齐桓公左思右想没有也没有可心的方法,就找鲍叔牙商量对策。

“你说那个管仲,竟然敢跑到本王面前来行刺。若不是本王命大,当时就被他射死了。我一定要好好折磨他出口恶气,只是没有想到最好的方法,你一向知我心意,这次也给我出出主意。”

鲍叔牙听到齐桓公这样说,当时心里一跳。他与管仲有很深的交情。当年两个人一起混过商场、混过战场,还混过官场,尽管经商时管仲出的本钱少还要很多的分红,打仗时管仲看到形势不好掉头就跑,当官时管仲接连被炒了三次鱿鱼,但是鲍叔牙并没有看清他,身边有人说管仲的坏话,鲍叔牙每次都为他开脱:

“你们不了解他,管仲这样做都是有原因的。做生意挣钱了他多拿点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不是贪钱。战场上逃跑是因为他有母亲要照顾,不是贪生怕死。做官被免职是因为没有伯乐,不是他没有能力。”

这一次齐桓公要折辱管仲,鲍叔牙又把这套说辞拿出来。可是齐桓公不买账,他说:

“管仲追随公子纠,现在主子被杀了,他的同事召忽也已经自杀谢罪,而管仲却甘愿被囚受辱也不抹脖子,这不是苟且偷生么?”

鲍叔牙看到齐桓公对管仲的误会这么大,急忙接着替管仲辩解,他说:

“您有所不知,管仲这样做并非贪生怕死,而是想留着性命实现政治理想。管仲的才华远远高于我,您若是只想守好祖先基业,有我就可以了。若是想成为霸主,一定要把管仲留在身边。”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6)

看到鲍叔牙说的信誓旦旦,齐桓公也动心了。只要能帮助自己成就霸业,之前的事情不算什么。各为其主的时候,谁和谁还没红过几次脸。所以当管仲很狼狈的被押解过来时,齐桓公亲自走下台阶为他松绑,并且用很真诚的语气说道:

“先生受苦了,为了能得到先生,我只能出此下策。我愿意拜您为丞相,希望先生助我强大齐国。”

政治家都有几句话打动人心的能力,更不要说管仲还是一位大志未酬的阶下囚。看到齐桓公对自己如此真诚,管仲当时就放下心中隔阂,全心全意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几年之后,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已经完成各项改革,在综合国力上已经成为当时的霸主。这时管仲又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齐桓公开始成为当时的国际警察。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7)

“尊王攘夷”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是与曹操相比,周天子的地位要比汉献帝高一点。至少齐桓公不会跑到周天子的家里去干涉他的生活,甚至杀了他的老婆孩子。周天子的威严很久之前就荡然无存了,可是齐桓公每次举行军事行动就会把周天子放在首位,即使来的只是周天子的使者,他也会会对这个人毕恭毕敬。

我认为这是齐桓公最难得的地方,有一个词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当时很多国家不要说称霸诸侯,连自保都很难。但是齐国已经在一系列改革之下有了一枝独秀的资本。这种资本,既让人羡慕又招人恨。可是齐桓公主动放低姿态,周天子面上有光,自然会给他更多的权利。诸侯王看到齐桓公在周天子面前伏低做小,也会减少对齐国的嫉妒之心。而这两件事,都能降低齐国在称霸之路上的阻力。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8)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不仅因为强大的军事能力,还因为高明的外交手段。

上文我们讲了齐桓公在争夺王位的时候与鲁国交恶,因为鲁国当时是支撑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齐桓公虽然接受鲍叔牙的建议厚待管仲,但对于鲁国,他一直想痛殴一顿出出气。这个愿望终于在他继位五年之后实现了。当时鲁庄公被打的主动请求割地赔款,双方在柯地签订不平等条约。

鲁庄公怂了,但不代表鲁国的所有人都愿意看着齐桓公春风得意。就在谈判双方签字握手的时候,鲁国人曹沫拔出宝剑成功挟持齐桓公,并要求齐国退还汶阳之田。齐桓公这个气啊,我是胜利一方好不好,我是有实力的,难道你这个小愤青就不怕我回国后再次率兵攻打,直接灭了你们鲁国么?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9)

但是气归气,眼下的事情还是要解决的。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除了不想活的人谁都硬气不起来。齐桓公还有一堆理想没有实现,自然没活够啊。于是,这位前一刻还享受胜利果实的人只能委委屈屈的同意这件事。

回到自己的地盘后,齐桓公越想越憋屈。哪个战胜国的君主像自己这样窝囊啊?于是他向第一智囊管仲诉苦: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10)

“当时本王是被挟持了,无奈之下同意了他们的无理要求。现在本王安全了,自然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块地本王不给他,有本事他们来抢啊。”

但在管仲看来,齐桓公的想法无异于自毁长城。土地自然很重要,面子比土地还重要。但是对于现在的齐桓公来说,好名声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于是管仲苦口婆心的对齐桓公说:

“老大,您看我们现在地盘也不小了,名气也打出去了,不应该与一个小愤青争长短,那不是您的咖位啊。不给鲁国汶阳之田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可是其他人会说您没有度量,进而降低您的国际形象。这笔买卖不划算啊。”

齐桓公一听,确实是这个理。于是他很干脆的把汶阳之田还给鲁国。后来北方的燕国被山戎欺负,齐桓公帮助他们打跑了外来入侵者。燕国的国君燕庄公为了表示感谢,在齐桓公回国的时候送了一程又一程。一时没注意,送过界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当时的法律规定“诸侯只有送别天子的时候才能走出自己的地盘”,可是齐桓公不是周天子,燕庄公竟然出境相送,这不是表示在自己心中,齐桓公的地位至少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么。

若是别人一定会喜滋滋的装作没发现这件事,然后悄悄的大肆宣扬为自己增光。可是齐桓公是老大哥啊,说话做事要符合大哥的气度。于是他拍拍燕庄公的肩膀,很大气的说:

“兄弟我并不是天子,你这样做于理不合。这样吧,我把你走过的地方都送给你了。这样你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送客,谁也不会看清你。以后你要学习召公,并按时向周天子纳贡。”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只服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11)

· 这话说得,燕庄公听着舒服,其他诸侯听着舒服,周天子听着也舒服啊。于是齐桓公被赋予的权利越来越大,在诸侯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重,最终在公元前651年完成葵丘会盟。从这件事开始,齐桓公可以代周天子发号施令,各方势力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正式形成。而东周列国时代,第一位霸道江湖的霸主,就这样诞生了。

本期撰稿人:《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