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宛城起兵,遭至王莽军队追杀,历经昆阳生死大战,驭领云台二十八将。

刘秀,身陷囹圄,忍辱负重,河北招抚,成就帝王之路。

刘秀,雄才大略,平定四海,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刘秀,一代帝王:“安知非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创造了很多脍灸人口的轶闻典故,永久地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1)

光武帝刘秀

历史是胜利者的文稿,由当世或后世书写,也许其中有些史实会夸大,甚至被神化。不过,终究挡不住刘秀的璀璨,挡不住他的星光四褶。接下来,让我们调阅刘秀的卷宗,提淬一些史实,展现他的波澜壮阔。

奇异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一一一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

史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先祖施行“推恩令”,祖上无作为, 以次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时仅为济阳县令。

公元前5年1月15日,刘秀出生在济阳县济阳宫后殿第二间屋(读到这里惊叹于历史的记录者)。

出生的当晚夜深人静,没有灯火,但却有奇迹般的“赤光”照耀着整个房间,屋内如同白昼。

他的父亲感到奇怪,急急召来功曹史充兰,让他和苏永一起去问问占卜的王长孙。王长孙卜后说:“吉兆,不用解释”。但他说不出理由,只言是极大的祥瑞。

那年,刘钦房前天井的地方有小米生根发芽,共三株,待收割季节,每株一根茎有九个穂,比一般小米要长一、二尺,禾穂好米,是好兆头,所以刘钦把这个不凡的孩子取名刘秀。

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钦在河南南顿县任县令,不幸去世。因母亲早亡,刘秀兄妹三人失去了父亲这个支柱,变成孤儿,所幸被叔父刘良收养,去到南阳成了一介农民,生世凋零,每况愈下。

刘秀埋入田间地头,“好农事”,成了刘良家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而兄长刘縯却与他有很大不同,刘縯行侠仗义,广交天下朋友,常常取笑他,将他比作刘邦的兄弟刘喜,把自已比做刘邦;刘秀听后笑而不答,未予置评,内心“沉稳”。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巧合,注定在南阳成为庄稼汉的刘秀居然被叔父送去了长安求学。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转折点。(这等同于到北大镀金,个人有些杯疑)。

公元14年一19年,刘秀背负行囊,西去长安求学,主攻《尚书》,晓以大义。

周未,读书闲瑕,刘秀与同学去长安街上。

突然,一帮队伍浩浩荡荡而来,鸣啰开道,气势恢宏。经打听,原来是执金吾(yu)出行。执金吾:“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

什么意思呢?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出行最为壮观。(这个仪仗队太豪华,太奢侈了)。

刘秀被震憾了,由此,他立下第一个人生誓言:“仕宦当作执金吾”。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2)

执金吾的仪仗队

当刘秀还在蔡阳县地里收割麦穗时,他的发妻,远在新野的阴丽华已远近闻名。

据说阴丽华生得娇巧玲珑,文静秀美,十四五岁了还未出阁。他的父亲从小给她算命,说她将在二八芳龄出闺,至少要许配给“王候将相”之家。由此可见,当时阴丽华之神圣,阴父之心气高远,这一点佐证了阴丽华惊世骇俗的美貌。

刘秀姐夫家在新野,刘秀趁农闲前往,机缘巧合之下,他跟着姐夫去了阴家,无意中见到了阴丽华。一介泥腿子的乡下少年被阴丽华的美貌所倾倒,痴迷之间竟一见钟情,晨昏不忘。

一夕之间,唤醒了这个少年的欲望和斗志。他立下人生第二个誓言:“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做到了,娶阴丽华为妻,并立为皇后。爱情的路上凄风苦雨,但最终苦尽甘来,成为史上难得的一对天家情侣。不过,这是后话。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3)

阴丽华

宛城起兵

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到了成帝,昏聩不堪,把国家交给母亲王政君打理,王氏外族独揽朝纲;成帝又专宠赵氏姐妹(历史上身形阿婀多姿,体态绝美的赵飞燕姐妹),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汉哀帝死后,王莽篡权,立孺子婴为幼主,先后以“安汉公”〝摄皇帝”自居。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为安定公,自已登基称帝,建立新朝,正式登上了“始建国”的历史舞台。同时刘邦创立的西汉灭亡。

王莽末年,倒行逆施,改革盲日崇古,触动了地主豪绅与平民的利益;加之天灾,中原大地赤地千里,哀魂遍野,百姓民不聊生;人祸接踵而至,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几十股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起义的峰火点燃了半个中原。

其间,刘秀的兄长刘縯倾尽家产,与南阳一带的诸多热血青年趁乱起兵,希望推翻王莽的统治,展宏图大业。

而刘秀为人“多权谋”,处事极为谨慎,后经深思熟悉,方才决定起兵(读到这一段我简直不敢相信,稻田里不谙世事的泥腿子哪来的起义的条件)。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刘秀与李通从、李轶等人从宛城起兵,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一路带领宾客奔至舂陵。这个口号定位很好,说明刘秀长安求学发挥了作用。

刘縯在南阳起兵不久,刘秀兵马前往与大军会合,他带去的人马与刘縯的部队合称为“春陵军”。因刘縯生性豪迈,略通韬略,一时间成了舂陵军的领军人物。

由此,兄弟俩不畏生死,走在了“复高祖之位,定万世之秋”的不归路上。

刘秀也从一个庄稼汉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4)

刘縯

昆阳大战

昆阳大战决定了王莽的生死,注定了新朝的覆灭。

历史上不可思议的战争不在少数,昆阳大战为其一。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劣兵战胜优势兵力的精典案例,昆阳大战如有神助,两千多年过去了,依旧让后世难解。

就当时而言,起义军赤眉、绿林势大。舂陵军势单力薄,兵少将寡,装备极差,连刘秀上阵杀敌的座骑还是一头牛,(后来激战中杀死了新野的司令官,才有了战马)被军士耻笑。为壮大声势,舂陵军与新市、平林、下江三支绿林军的主力会合,期间在沘水、育阳等地与前来征讨的莽军交战,大获全胜,并击杀了大将甄阜、梁立疵等人。

但绿林军势大,舂陵军依旧弱小,战备物资供应不足。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军跳不出家天下的思维,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立西汉宗室子孙刘玄为帝,史称“更始”。

刘縯对立汉室子孙刘玄为帝极为不满(因为他与刘秀乃汉室正宗嫡系子孙,他揭穿了绿林首领的企图,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鉴于兵力处于弱势,没有发言权,更始帝封他为大司徒,刘秀则被封为太常偏将军。两人在起义大军中只是一枚棋子而已。

绿林军逐渐壮大,打着旗号,一路攻城拨寨,直接威胁到王莽政权。王莽一怒之下,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宛城一线,意图剿灭更始政权。

同年5月,王邑、王寻率军出洛阳,南下颖川,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禹县西北)回撤昆阳。昆阳城内只有九千守兵,加之妇嬬老幼不过万人,面对征讨大军吓得魂飞魄散,欲弃城退回荆州故地,各自保存实力,日后再觅出路。

名不见经传的刘秀站出来了,他的胆魄豪气云干,以“合兵尚能取暖,分散势难保全”为由发表战前动员演说,说服众将士死守昆阳。并亲率13名勇士夜出昆阳城,前往定陵、郾县征集援兵。

王邑骄兵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言下之意,拿下昆阳若撵死一队蚂蚁,然后搬师回朝后去开庆功晚会。实话讲,王邑所言非虚,一点也没夸大,几十万精锐部队对付装备不齐的杂牌军实在绰绰有余。

不日,王邑的军队向昆阳发起进攻,因昆阳守军坚守不出,奋力在城墙上战斗,王邑久攻不下。于是王邑改变策略,挖掘地道,就地制造云车,向城里发起一波又一波凌利的攻势。昆阳城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刘秀来了,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在昆阳最需要他的时候带来了一万步骑兵。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胜利的天平向刘秀倾斜,刘秀挽救了昆阳,挽救了起义军。

六月一日,刘秀驰援部队抵达昆阳。

他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组成敢死队,反复冲杀,斩杀王莽军队一千余人。汉军看到将帅冲锋在前,士气大振,随后以勇士三千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向王邑的指挥部发起猛烈攻击。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不敢出援。昆阳守将王凤见汉军取胜,乘势出击。一时间,莽军大乱,纷纷逃命,相互践踏,尸横遍野。此时,突然大风飞瓦(可信吗?这得多大的风啊!)大雨瓢泼,滍水暴涨,莽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不流。

刘秀胜了,胜得潇洒,胜得漂亮,胜得一塌糊涂,胜得滍水河不流动了。这是真的吗?不管历史如何神话,我想,一定是刘秀的意志和那股不屈的精神赢得了胜利,是刘秀舍身取义、一无往前的勇气赢得了胜利。

刘秀是当之无愧的勇者。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王莽政权土崩瓦解。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战中被杀。至此,王莽新朝灭亡。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5)

昆阳大战形式图

河北招抚

南方,当时流行一句童谣:“得不得,在河北”。

新莽政权虽然覆灭,但是黄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观望态度,不曾归附更始政权;山东赤眉军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还有“河北三王”、铜马、隗嚣、尤来、公孙述等势力割据,更始政权虽占半壁江山,但各种势力却让刘玄如哽在喉。

刘秀昆阳大捷,一路征战,屡立奇功,声威不可同日而语。

突然,恶讯传来,大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斩杀。

刘秀忍住悲伤,敏锐思考。是大哥刚愎自用,还是功高盖主?是不听调遣,还是抵制皇权?最后,刘秀放声大哭,泪流满面,他挥舞起仇恨的铁拳,巴不得击碎刘玄的脑袋。但他可以吗?分明不行,他那点势力还入不了刘玄法眼。

怎么办?唯有隐忍,卧薪偿胆,还得强欢作笑。他急忙返回宛城向更始帝谢罪,与刘縯旧部私下不予接触,虽然昆阳大捷立首功,但他绝口不提,并且表示兄长刘縯以下犯上、不服皇威,该杀!

刘玄见刘秀如此谦恭,有些自愧,所以没诛连刘秀,反而封他为武信候。

回到宛城后不久,虽有刘縯恨事,但毕竟已位列“王候将相〞,刘秀终于实现了他的第一个〝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梦想,迎娶了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发妻。

再说河北。

刘秀在宛城忐忑不安,毕竟他与刘玄之间的相处不是长久之计,终有一天这种隐忍会爆发。

朝臣刘赐向刘玄进言,用了一个肯定句:“刘秀是去河北招抚的最佳人选,并且河北一带只能刘秀去才合适”。(史书何出此言,让人不得而知,反正有些突兀)。

大司马朱鲔和绿林军将领等强烈反对,理由很简单,刘秀看似隐忍,实际上能力超群,让他去河北无异于放虎归山,自取灭亡。

焦灼之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站出来了。他向刘秀提建议,一定要想办法巴结左丞相曹竟,刘秀听取了冯异的建议。历史就是这么简单:“厚结纳之”四个字便解决了问题。

刘秀摆脱桎梏,得出了牢笼,从此展翅高飞,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6)

云台二十八将之冯异

政治联姻、与更始决裂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封刘秀为大司马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想不废一兵一率,试图招抚。

“云台二十八将”的邓禹杖策北上,对刘秀紧紧跟随。其间,一席话激起刘秀万丈雄心:“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此番豪言壮语与刘秀不谋而合。

刘秀到河北后,无兵无卒,各路势力你争我夺,各霸一方,他虽为朝廷大司马,但各方势力大多不认可更始政权,所以他的头衔有名无实。

刚到河北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即拥戴一位叫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与刘林遥相呼应。刘秀举步为艰,陷入困局,无法收拾这混乱的局面,甚至萌生了逃离河北南返的念头。

所幸上谷、渔阳两郡还在。当时的上谷太守为耿况。

这时,一个豪迈的、忠于刘秀的少年勇士出现了,他便是耿况之子一一一耿弇。他对刘秀讲:“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为虑”。

读到这段,膜拜耿弇对汉室江山和刘秀的忠诚,同时也在想是上天的促成或是不是刘秀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耿弇,耿弇的出现成燎原之势,在刘秀孤立无援的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愚蠢的更始帝被冯异不幸言中,他派来了监视刘秀举动的尚书令谢躬,归顺王郎的真定公(当时的爵位,后被封为真定王,号称拥兵十数万)刘扬被谢刘二人奇迹般的从王郎身边争取了过来,于是几股势力联合攻破邯郸,击杀了王郎。河北局势才在困局中开始突破。

一直思考刘扬为什么会突然变节,原来,刘秀和他有盟约,事成之后要求刘秀即刻迎娶他的外甥女一一一郭圣通。如有问鼎江山的那一天封郭圣通为皇后,以图刘扬一脉世世代代、永享恩泽。刘扬的算盘不可谓不精妙!

刘秀这样做了,攻破邯郸后,他随即在漆里舍迎娶了郭圣通。演绎了一场完美的政治联姻。但此时,他娶过阴丽华正好一年。

刘秀在河北的势力日益壮大,更始帝一再催促回归朝廷,刘秀不听,心意已决。杀掉后任的幽州牧谢躬,收编幽州兵马,接下来上谷一线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所斩。

一时间,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有了与更始帝叫板的实力,刘秀与“伪汉”更始帝公开决裂,开始“一枝独秀”了。

同年,刘秀兵马发幽州十郡,与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迫降数十万人马,收编后实力大增。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的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但他不忘汉室中兴,不辱刘家子弟,依旧使用“汉”的国号。为和刘邦建立的“汉”政权相区别,史学家把刘秀的政权称为“后汉”或“东汉”。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的复国皇帝(看东汉开国皇帝一一一刘秀)(7)

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

开国中兴的双料冠军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从此,刘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赤眉、扫关东,得陇望蜀,一统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后四分五裂、战火连天、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再次实现了大一统。随后,又用几年的征伐,才消除了各路残余势力,功勋着著。整个统一战争耗时之长,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刘秀成为第一个岁月蹉跎的开国皇帝。

在这里,其战争过程不再赘述。

重点展开一下〝光武中兴”。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开国和中兴的皇帝刘秀乃第一人。我姑且称为“双料冠军”。

刘秀执掌天下后,因多年战乱,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他“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偿复言军旅”;匈奴分裂,功臣臧宫、马武上书灭之,刘秀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如此痛怜百姓,安定江山,举国休养生息得需要多大的胸怀。刘秀做到了,他深知,国家的命脉在老百姓,而老百姓的根在田间地头,是在屋檐下的衣食冷暖。

不仅如此,刘秀以超凡的精力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为国为家,宵衣肝食。多次发布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少有农民再次沦为奴婢。

实行轻徭薄赋,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减少公共支出,减轻老百姓负担。刘秀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两千多万,比开国时增长了一倍多。

其间,国势昌隆,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夺得了开国和中兴皇帝的双料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