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即三国时关羽,后世尊称为关公。相传关羽是青龙转世,舒颜攒眉,超额长面,面如重枣,唇若抹砂,丹凤眼、卧蚕眉,力敌万夫。

佛教将其列为伽蓝菩萨,道教将关羽其奉为“荡魔天尊”、“伏魔大帝”。历代皇,家崇尚他的忠君爱主之心,同时也借助它的威猛,将其视为战神,相信他有保国安民的感召力。

拜关公的真实原因(关公称神八方来拜)(1)

北宋时确立了衙役拜关公的传统。这种信仰与关公曾经当过别部司马(负责地方治安的下级官吏)有关。关羽的忠义性格与传奇经历使他逐渐演变成为保佑治安的神,“关公”在旧时衙役心中具有极高的威望。

商人拜关公表达了“以义致利”和讲求诚信的商业伦理追求,并相信它是财神的化身。

关羽既是武神,又是财神,是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庇护招财进宝之职能,法力无边。供奉其的庙宇数不胜数,清朝初年,以便及天下,且名称不一,常见之名大致有: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庙、老爷庙等。又有专祀、合祀之分。专祀为祀奉关元帅一人,合祀则与岳飞、张飞、赵云、赵公明、二郎神、土地爷等神合祀,常见的有武庙(或称关帝庙)、三义庙、三义宫、七圣庙等。

关羽一生喜读《春秋》,并以“声禁重、衣禁重、味禁重、室禁重(不过多的听缠绵之音;不好色纵淫;衣着不必太讲究;不过分打扮而涂脂抹粉;饮食不宜太珍贵;寝宅不必宽大华丽)”为生活准则,律己教人。

拜关公的真实原因(关公称神八方来拜)(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