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

朋友们,教资今晚8点出分,都查过了吗?

白天明明成绩都还没出呢,“教资成绩”这四个大字就已经躺在了热搜上毫不动弹。

里头全是卑微教资人在转锦鲤祈福,祈求这次笔试能过。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

而等到成绩出来后,悲欢并不相通的两群人分别在俩话题里相遇。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3)

一个是“教资面试”,幸运儿们已经在忙着交流面试窍门;

一个是“教资69分”,被卡在通过线之外的网友只能抱头痛哭。

“我也想吃教资面试的苦,可查分系统不给我这机会啊!”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4)

都知道教资热,今年尤其热,光下半年的教资考试报考人数就达到了676万。

全年人数预计破千万,能和高考人数争个高低。

这张原本专属于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成了年轻人的热饽饽。

不论在读哪个专业、就职于哪个行业,总有人冲在了考试前线、嘴里囔囔着“总之先考个证再说”。

教师行业,能够成为网友想象中的兜底归宿吗?

真有那么多人,的确需要考教资吗?

01

全网教资

互联网上,教资就像一锅千万人盯着的热汤,随时有人为它添柴加薪。

教资考试开分、深圳开出年薪40万招聘老师、鄂尔多斯抛出年薪60万的教师岗位……

每一个话题,都能收获极高的热度。

下半年教资考试开考当天,相关热搜话题累积阅读量超过16.5亿,讨论次数高达36万次。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5)

对处于大三大四的迷茫大学生来说,它就像是一套经济适用房:

“只是考个资格证,之后又不一定当老师。”

“最多准备两个月,比考研考公更轻松。”

“爸妈催着考,反正技多不压身。”

……

算来算去,这都是一笔划算账。

最多损失几百元的资料费与报名费,还有一些备考的时间。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6)

虽然很多人嘴上说随便考考,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想内卷的心是藏不住的。

短视频平台上,“教资内卷”甚至都成了一个热门玩梗话题。

我们曾介绍过某音上的“卷死他们”热梗,大学生们躲在大嘴猴滤镜后,想着稀奇古怪的花招说要“卷死舍友”。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7)

via @旺仔qq糖

其实这次玩梗的扩散源头,就是教资内卷——

假装自己在玩游戏,其实偷偷在背教资。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8)

@驴儿鹿(考证焦虑版)

如今,平台上的教资视频热度,已经与考研话题有的一拼。

记录备考教资的视频中,教学楼走廊里蹲满了正在背资料的大学生,整条走廊响彻混杂的背书声。

这样的视频多看了几个后,觉得自己脑瓜子都在嗡嗡震动。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9)

事实上,为教资备考的人数的确比考研多。

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77万人。

而教资报考人数,预计将破千万。

报考教资的人数这几年来涨的飞快,2016年260万人,2017年410万人,2019年则到了900万人的数字。

教资模拟面试视频,在这两年里变成了网友们的隐藏快乐源泉。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0)

via @上元教师考试

像这道题,读错了学生名字引起全班大笑怎么办。

视频里示范了规规矩矩的处理方法,比如向念错名字的同学道歉,但大家根本无心听课。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1)

念错名字,多大的事。

直接拍桌子怒喊“都把嘴闭上”不就解决了吗?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2)

类似的教资视频下,相比于认真讨论,更多是学累了之余的吐槽发泄。

谁不知道面试时要按流程、礼貌地解释,大家只是想发个牢骚。

抱怨抱怨自己没过面试,然后尴尬地在教学视频底下遇见同学或舍友。

“你不是说要裸考教资吗?”

“你不是也不打算备考吗?”

沉默,是今晚的教资模拟题。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3)

当然有一部分人的确不在乎教资考试的结果,就是玩玩儿。

然而千万教资人里,更多还是认真地为教资惴惴不安的老实人。

他们当中,有的本就是师范专业。不少省份的师范生自2016年起,就不再拥有“免考权”,也需要参加教资考试。

更多的是非师范生,2019年的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非师范专业占比74%。

此前的考公热里,网友们调侃“年轻人的终点是公务员”。

那在这场“教资热”中,又有多少年轻人真的想当老师呢?

02

《 爸 妈 快 乐 证》

我们曾向所有读者征集自己选择考教资的理由,其中最高赞的一条留言是:

“爸妈快乐证。”

意如其名,考出来爸妈就不唠叨。

TOP5大学经济学院已毕业一年的刘昌,大四初花两个星期备考了初中英语的教资笔试。

他匀不出太多时间,但自认为两周时间足够。

事实上,刘昌当时正处于保研未必成功、出国留学还在观望、考研似乎需要准备起来、工作实习一筹莫展的四角迷茫之地。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4)

电视剧中等待简历回复的毕业生

父母和他都很焦虑,而焦虑的舒缓剂正是教资考试。

教资于他而言当然是“爸妈快乐证”,听到的唠叨显著减少。

但刘昌也有私心,他太需要一个确定的保底了。

而教资,完美符合,“最不济当个老师,也不难堪。”

刘昌身边已有同学在大三考到了小学英语的教资证书,他考量了一下,担心小学的“含金量”不够高,如果真当老师的话,还是初中比较好。

然而被问到彼时有多大的可能性当老师时,刘昌毫不犹豫地回答:

“几乎不可能。”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5)

像刘昌这般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新闻传播专业的图图,大三那年考了高中数学的教资。

科一科二准备了一个月,科三准备了两周。

对她而言,手里多了一本教资证书,几乎不会改变自己的就业规划。

当老师的可能性很小,这只是“以防万一”。

她作为独生子女,想着如果有一天需要自己回到老家照顾父母,那教资证书就用得上。

图图倒没有想过考编制内的教师,她觉得自己可以找个培训学校上课。

当然,这一规划是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前的了。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6)

其他的采访对象中,有人不仅考了教资证,还准备报班考个ACCA,又或是手握了教资证,还考了个保育证。

把教资视为保底、退路的年轻人,所处的处境其实很微妙。

他们虽然嘴上说着随便考考,但也会像刘昌那样,报考前认真思虑自己想当哪个学科、什么阶段的老师。

但要说多对教资死心塌地,也并不是。

采访对象中有人去年过了教资笔试后,连面试都没去。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只是需要一个安慰剂。

也有采访对象拿到了证书后,从来没去了解正式教师招聘考试的细则,还没为正式迈入教师工作做准备。

譬如在实践中,许多非师范生为自己求得的这枚“护身符”会难以起效。

因为不少地区或学校会要求专业对口,金融学子要是考了语文的教资,实际应聘时很可能会逊于师范生或中文系学生。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7)

新人教师演讲前在手心打小抄

涌入教资考场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处于二十岁上下的迷茫期。

像乘在一艘飘荡的小舟之上,手里无桨无帆。

时代却如大河翻涌不息,船身的摇晃令人浮躁而心烦意乱,担心自己会迷失在大潮中。

考教资,就像是为自己寻到了一个锚,心中稍稍安定。

许多年轻人甚至没注意,又或是也不介意这锚的重量不够、长度不够,不足以为自己停留稳定的停泊。

只要这柄孤舟上有锚,就足够了。

03

教资是你的退路,

但却是我的前路

弥漫的教资热潮,固然有跟风的成分——

你考我也考,坏处多不了。

毕竟教资考试的准备成本,相比于会计证、公务员考试等等还是容易不少。

但跟风的源头却不只是随便试试的模仿,而更多是无数困顿者对一点安稳的渴望。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8)

这场教资热潮里,那些真正需要当老师的年轻人并不开心。

许多人担心,蜂拥而来的考试大军会挤占掉他们的名额。

参加了今年教资笔试的袁深,很直接地坦言说:

“那些当初高考考上985的人,考教资肯定也比我厉害啊,他们如果只是考来玩玩,那我不是白白被刷掉了吗?”

说完后她还赶紧笑着说:“呸呸呸,不会被刷掉。”

每年教资笔试的通过率在30%左右,2013年的教育部简报中提及教资改革后,通过率降至27%左右。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19)

通过率是袁深的焦虑来源之一,不太爱在网上发言的她,甚至因此和一位陌生网友争辩。

那位网友说“自己不够努力,还怪别人成绩好”,她莫名觉得委屈,于是吵了几句。

为了教资考试,袁深前后准备的时间超过了三个月。

最难熬的是为了笔试背资料,她每天下课后去朗读室背书,一周后嗓子都有些哑,上一次嗓子哑还是大一军训。

买来的资料与模拟题都做了,分数稳定在90分上下。

但她依旧焦虑,因为网上热议的“教资潮”,因为看到有比自己更高学历的网友,才备考一周就能得90多分。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0)

其实从概率学上看,袁深本不用那么焦虑。

教资本质还是资格性考试,而不是能力性竞赛。不会像高考那般拉开巨大差距,她的分数并不会远远落后。

这次的采访对象中,也有211高校的学生并未通过笔试。

而在通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报考教资人数增加、通过人数也会增加。

会选择去考教资的人,多半是对教师这份工作有好感、愿意接受。并不想当老师的人,或许压根就没想过考教资。

因此奔向教资的年轻人,并不会像袁深想象中那般无限扩张。

更何况,在当老师这条路上,教资只能说是最简单的第一步。

如今已经是一名语文老师的铅笔,大学时花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了教资考试。

而在毕业后,她花三年时间才通过了老家的教招。

与真正的行业门槛“教师招聘考试”相比,她觉得教资只是小儿科。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1)

电视剧《鲜肉老师》中,校长正准备去面试新人老师

第一年,她在试讲环节怯场严重,于是在家人面前反复地演练、但还是局促而磕绊。

第二年,她去大城市报了学费一万多元的线下培训班,每天九点上课五点半下课,还有夜里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

铅笔向我展示了她曾经的上课课件,其中内容和高考文综的训练很像。

似乎已经准备充分,但铅笔第二年还是“落榜”。

她注意到,老家明明是个偏远小县城、教师待遇不算好,比如她应聘的岗位工资到手只是接近4000元,但却有来自附近地级市的人来这考试、竞争不小。

第三年,铅笔应聘了一个小镇的代课老师后再考试,终于考过。

后来她听说,就连小县城里都有了教招培训班。

在那工作的朋友告诉她,很多学生都特别拼,考试考出90分还在埋怨担忧,觉得必须接近满分才好。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2)

和教师招聘考试环节中的困难与竞争相比,如今被捧上热搜的教资考试,更像一场焦虑的泡沫。

就像前文说的,这只是资格性考试,还没到真正招聘时、几十人明确竞争几个岗位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了同一片竞技场上,还没有开始挤占或淘汰,但彼此的存在就已经让人们严重焦虑。

非师范生们因竞争焦虑,涌去教资;而本就在教师赛场上的年轻人,则畏惧着涌来的人潮。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3)

不过说到底,就算是焦虑的泡沫又怎样。

时代瞬息万变,如今大家都太需要那一点安稳的东西,不管它是一道静心符,还是一面强后盾。

至少在为了一个明确证书而努力的当下,年轻人才能感到一丝脚踏实地的安心。

不论今晚出分后,你是幸运儿还是倒霉娃,我想这场考试都已让你多了一分对前程道路的思索。

然后或大胆或犹疑地,奔向下一场试炼。

所有人都可以考教资吗(真有那么多人需要考教资吗)(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