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大学生越来越多,而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不在于书读得多少,而在于要掌握真正的学问,成为真正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蔡元培说:“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大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大学应该培养的是人文素养高的人,不然读了再多的书,走了再多的路,极尽表演,但依旧还是文盲!”

王阳明也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发现自家心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在我们内心发现、昌明良知,不能让我们寻找到自己的本心,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王阳明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王小波也曾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但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

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是成不了物理学家的,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知识是广博浩瀚的,任何高智商的人都不可能掌握天下所有的知识。

著名文化学者鲍鹏山曾说:“允许自己无知,宽容别人无知。”世上不存在生而知之者,也不存在全知全能者。哲学大师黑格尔曾说:“任何个体都是有限的,人是个体,因而人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有限,活动范围有限,因而人的知识也就有限。”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无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你不认为自己无知。

有个故事说,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不休,好奇之下,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些。”另一个小孩则说:“不对不对,应该是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些。”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中午了只有盘子一般小,难道不是远看小近看大吗?”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中午就热得像沸水,不是近热远凉吗?”两人问孔子,孔子答不出来。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很渊博呢?”

苏格拉底曾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宇宙无限,知识无穷;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有限的精力只能用在有用的事上。

好好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1)

正如尼采在《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中所说的:“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究和一个农民争吵,大学究说:“你算得不对,三七应该是二十一。”农民偏要说:“三七二十二。”大学究觉得农民实在是太无知了,非得更正他的观念,结果两人吵到了官府。结果县长大人判断大学究该打。他十分不服气,就问:“为什么不打这浑人,反而打我?”县长说:“你觉得他无知?我看你也无知得很,不信且让他问你一个问题。”学究自持学富五车,胸有成竹地说:“让他问,我才不信他比我懂得多。”农民听了后,就对学究说:“我也不为难你,我就问你这个时季该种什么农作物最好?”学究支支吾吾,半天答不出来,最后羞得掩面而去。

其实他们都对都错,他们所处层面不同,知识面也不同,老农不精计算,学究不善耕种,不在一个频道上。

罗素曾说:“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里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学海无涯,谁都无知,原谅无知,是一种宽容。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说直面自己的无知,也是一种智慧。现代人如果去问孔夫子、王阳明等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互联网、机器人上的问题,他们肯定一问三不知。我们现代人在知识上远胜过他们,但他们在对“良知”的启迪、仁义礼智信的宣导,在社会伦理道德上的贡献却是我们无法攀比的。

一个人的良知比他的知识更重要。秦桧据说就是进士出身,和坤虽是“官二代”,少年也曾读过诗书。当大内卫士见到乾隆时,乾隆问和珅:“读过《论语》?”和珅说:“读过。”“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乾隆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矫捷异常,十分赞赏,“自是恩礼曰隆”。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临机应变,博得了皇上的欢心,青云直上,可见也是一个有才之人,但他们都是有知识、无德行之辈。

荀子曰:“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意思是说: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

最近几年“打老虎、拍苍蝇”,我没统计过,听说可能近万人,足足可以组成一个军团了。他们能身居高位,敛财多则百亿,少则千万,这些人可说都是才高八斗,都是有知识的人,然而均缺乏“良知”以至使身陷囹圄。

知识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好好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2)

愿每个人拥有知识的同时,良知不泯。失去本体的良知,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知识是把双刃剑,掌握在有“良知”的人手上可造福于人类,掌握在“恶魔”手里,可祸害千年。

好好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