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方城市的一个幼儿园参观,对园方“自然农场”教学方案特感兴趣。热情的园长重点向我们介绍教学案中的一个项目——“种豆豆”。

项目设计意图是通过种豆子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记录与交流分享,提高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豆豆的播种生长,孩子的观察记录,持续几个月的时间,看来这着实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

先从种子开始。豆豆有很多种,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先要决定种哪种豆豆。孩子们经过一番论证与商量,决定种绿豆,于是他们便分头去收集并筛选绿豆种子。环节中,老师跟进指导,先提问题:“豆子还可以怎以玩?”孩子们讨论,明确了好几种与豆有关的游戏,并付诸行动,这里不赘述。老师为孩子们找到了一个挺应景的童话故事——《杰克与魔豆》,让孩子在种豆豆所营造的具体氛围中读想。

种豆豆正式开始。找盆钵挖泥土备肥料……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种子埋到土里了,浇水,除草,松土……

过了些日子,嫩绿的豆芽终于露头儿了,又慢慢地由芽变苗了,绿叶多起来。孩子们分组观察记录豆子,并每天交流。

合作,分工,观察,动手,感受,体会,这都是老师在制定方案前预设好了,有意义,进行得也算漂亮,但顺理成章;而后来发生的才精彩,我以为是个大亮点。

本以为豆子就可以顺顺当当地长下去了。谁也没想到,大问题却到了——肥绿的豆叶上竟出现了褐色的虫虫,把嫩嫩的豆叶咬得七洞八孔!按理说,有了害虫,坚决灭掉就OK了。睿智的老师才不这样做,虫子除还是不除,让孩子们自己作决定。

孩子们个个忧心如焚,纷纷争先发言,小脸胀得通红。有的说要赶快除掉虫子,不然豆豆就危险了;有的说虫虫也是生命,也挺可爱,被杀死会多可怜啊;有的说虫虫是生命,那豆豆就不是生命了?我们不能只保一个……一场大争论开始,孩子们各持己见各显神通试图说服对方,最后还是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达成共识:帮虫虫搬新家,豆子要养,虫虫也要养。于是一场给虫虫搬新家的行动开始了,孩子们给虫虫准备了宽敞而舒适的新家,又另外准备了新鲜菜叶。从此,孩子们又多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养虫虫。

豆子还在好好地生长着,像老师们预设的一样。孩子们在照料豆子的同时也在细心照料着预设之外的虫虫。观察、浇水、喂食、打扫、记录……干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

豆豆像预设好地那样慢慢长高了,开花了,生荚了,孩子们好高兴啊,他们说能听到豆子长高的声音,能闻到豆豆花朵的清香,能看到豆宝宝的微笑;那个“不速之客”——虫虫也越来越能吃,变肥,长大了:孩子们在豆豆与虫虫的生长过程中看到了生命的变化,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

但是,好景不长,在一个早上,可爱的虫虫突然不吃不动了,死了!

晴天霹雳。孩子们好震惊,好伤心!他们还要等着虫虫变成美丽的蝴蝶呢,可它却突然死了。孩子们尖叫,流泪,开始相互指责……,教室里的场面一度失控。

老师及时出现,她安慰孩子,告诉大家:虫虫的死亡是意外。这种意外有时很难避免的,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正确对待,尖叫、流泪、互相指责都于事无补,最要紧的是分析一下意外发生的原因,而分析原因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次做得更好。孩子心情稍微平息,安静下来,又聚在一块认真分析:是虫虫屋卫生做得不好,还是给虫虫吃得太多,或者是没有给它喝水……这样的讨论固然不会有什么明确结果,但在讨论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理解,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最后老师又提议大家思考:我们还能为死去的虫虫做些什么?

小小的人儿们又含泪交流讨论,一致同意为虫虫举办一场葬礼。他们又忙碌起来——定墓地,备墓碑,作棺材,写悼词……小小的心儿体验到了永别死亡,也学会了表达感受、交流合作。

大树下一个小小土堆,那是虫虫的墓。孩子们说好以后要天天来看望它。

几个月过去了,终于收获了,看着摸着饱满的豆荚圆鼓鼓的豆粒,孩子们真高兴!老师也高兴,因为她们感受到了孩子们所经历的喜忧哀乐,看到孩子们收获到了预设之外的很多更重大的东西:慈善,责任,珍爱生命,面对死亡……

不难看出,“种豆豆”的出彩之处就在于老师们没有拘泥于预设,而是抓住了突然出现且意料之外的变化,加以利用,得到了比预设更好的结果。那些突然出现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预设中“不可控的因素”。老师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将这些“不可控因素”视为烦人的干扰,而是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变“不可控”为“可控”,从而取得了意外的可喜效果。

其实,何止小朋友的“种豆豆”啊,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比如,孩子的成长、学校的教育教学,也都是这样的,我们总会有一个大的预设,但这大预设之中肯定会有着许多的不可预设的“不可控”(在当时也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像虫子的出现和死亡)呢?但这些“不可控”真的是“不可控”吗?大多数情况下,面对这样的“不可控”,我们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以至于熟视无睹,或者毫无心理准备惊惶失措,忽略它们甚至排斥它们。

白桃的育儿日记(种豆豆的孩子们)(1)

珍惜过程中的这些所谓“不可控”吧,抓住它,善待它,用好它,它往往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良机!

壹点号 海口笑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