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

这种小海鲜你认识吗?

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随着天气转暖,市场上出现一种外形类似蜗牛的小海鲜——泥螺(城阳当地人称为“泥蚂”)。虽然在餐桌上经常见到,但不少市民对它并不是很了解。

春天正是泥螺上市的季节,记者走访海鲜市场发现,过去当地人物美价廉的“零食”泥螺,如今已鲜见踪迹。在个别售卖的摊位上,泥螺每斤售价最高达20元。

泥螺价格连年上涨

上午9时许,城阳海鲜商城内,前来购买海鲜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商城贝类销售区,摊主们一听说有人找泥螺,连忙摆手道:“你来晚了,泥螺基本清早就卖光了。”随后,记者接连走访了多家海鲜摊位,均未能找到泥螺踪迹,一打听,不是卖光了,就是商贩当天没进着货。

经过多番寻找,在商城边缘的一个摊位上,记者终于找到正在售卖的泥螺。

活泥螺的正确吃法(体型小味道鲜价格连年上涨)(1)

“买点泥螺吧,当地人都喜欢吃这个。”摊主雷玉瑞说。记者看到,泥螺颜色呈灰白色,样子有几分像蜗牛,一小坨肥肥的肉上盖了个薄薄的外壳,身上覆盖有一层的滑液,用手轻轻一捏,外壳便会破碎。“15元一斤,回家酱爆水‘炸’就行,要是放点花椒会更美味。”雷玉瑞说。

活泥螺的正确吃法(体型小味道鲜价格连年上涨)(2)

“这么贵啊,去年还10元一斤呢,便宜点呗。”市面黄小姐向雷玉瑞讨价。“没办法,进价就贵了。”雷玉瑞说,泥螺价格连年上涨,货源也越来越少,他好容易才批来眼前的一小盆,早上其他摊位上都卖十七八一斤呢。“以前我一天能卖出几十斤,现在最多10斤。”雷玉瑞说,售价高了,很多人看到价格便“吓”回去了。过去,本地河套、红岛附近的泥螺货源很多,但现在,随着当地环境变化及养滩人减少,目前市场上很多泥螺都是南方货。

眼下是吃泥螺的好时候

“泥螺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我今年从2月份才开始卖的。”雷玉瑞说,一般每年初春到秋末这段期间,市场上才能看见泥螺。它的味道也随季节更替有所变化,眼下是最好吃的时候。冬天天冷,泥螺窝在泥里不出来,直到春天海冰化了的时候,才开始爬出来。由于积攒了一冬天的养分,这时候的泥螺数量多肉质肥。

活泥螺的正确吃法(体型小味道鲜价格连年上涨)(3)

同时,春天的温度不冷不热,很适合泥螺的生长。泥螺生长得快新陈代谢就快,体内存储的泥土和病菌等也会更少。泥螺体内的脏东西少了,可减少反复浸泡冲水的次数,方便清洗,口感上也更胜一筹,当地人常说“开凌的泥螺最好吃”。此外,春季还是全年中泥螺价格最实惠的时候。

酱爆泥螺要提前预定

“想吃泥螺啊,有,酱爆的,每盘48元。”“今早采购人员没买着,明天应该有,每盘46元。”“今天已经卖光了,可以预定明天的,每盘50元。”记者接连走访城阳多家酒店发现,相对于原材料同等价值的菜品,泥螺菜品的定价明显偏高,每份价格在45元以上。“泥螺含水量很高,做熟后,两斤才出一斤。”某酒店工作人员说,这两年活泥螺价格在不断涨,去年一份酱爆泥螺最便宜时只要30多元。

活泥螺的正确吃法(体型小味道鲜价格连年上涨)(4)

“买不着品质好的泥螺,干脆先把这道菜停了。”另一家酒店工作人员说,目前市场上的泥螺货源非常紧张,要想买到好品质的泥螺,更是不容易。担心劣质原材料带给顾客不好的体验,酒店这才决定先把这道菜下架,直到找到好的货源。“之前,酒店每天也就能买着两三斤品质好的泥螺。”工作人员说。

回忆:曾是沿海滩涂上的“常客”

“泥螺小,味道好,油炸酱爆任你挑……”城阳上马附近流传的这首民谣,直接唱出当地人对泥螺的喜爱。“墨水河、洪江河、羊毛沟河都在附近入海,海水与淡水的相容,也孕育了这里独特的小海鲜。”家住上马街道的吴元珍说,上马有十几个村靠海,约占辖区的一半,北程、前程、东程、向阳、朝阳、下马、上马、东张、北张、西张、周家庄、王家庄等等,这些地方的滩涂都曾是产泥螺的地方。

活泥螺的正确吃法(体型小味道鲜价格连年上涨)(5)

老吴曾在上马街道史志办工作,不仅喜欢收集史料,闲暇时还亲自下海,追寻那些失去的海趣。有水湾的滩涂,四周布满密密麻麻的泥螺,一片一片地在泥滩上爬行。当地居民拾泥螺大多拎着水桶,放置于推子上,推子用薄木板做成,两头上翘形似小船。单腿跪在推子上,可极大减轻体力的消耗。

赶海是个力气活,速度必须快,当地人形容拾泥螺如“小鸡吃米”,手起手落,捡一把用力甩出去。泥螺长在泥滩中,身上的泥自然多,在手腕的作用下,泥螺的黏液夹杂着泥巴就甩出去了,桶里的泥螺自然干净。两个小时内,就会收获满满两桶,可见当时泥螺数量之多。

新鲜泥螺这样吃

泥螺肉质鲜嫩,烹制之前一定要用清水搓洗数遍,尽可能将其中的泥及黏液洗掉。新鲜的泥螺“舌头”是伸出来的,煮熟了才会缩回去。吃法有很多,可以炸(当地意即清煮)着吃,可以酱爆,也可以辣炒,炒菜时还可以加入,以增加菜的鲜度。当地人炸泥螺有其独特的“配方”——花椒,除了增加口感,据说还可以防止过敏体质的人脸肿,当地人大多这么做,说是流传下来的吃法。

取洗好的泥螺置于清水中,放入花椒一起煮,熟后即可。花椒的香味配上泥螺的鲜味,自是一番不一样的味道。不过,泥螺最绝的不仅于口味,更在于“吃相”上。两指夹起一个送入口中,泥螺的“舌头”对着人的舌头,上下唇夹住外壳,轻轻往里一吸,肉、壳瞬间分离,俗称“一口鲜”,吃的就是这种感觉。

在上马当地还有更民间的吃法,就是将高粱面或玉米面打成浆糊,加入新鲜泥螺一起煮着吃。煮时可以稀一点,也可以稠一点,口味因人而异。煮熟后盛入碗里,用勺子一口一口吃,既有粮食的香味,也有海鲜的鲜味。(早报记者 王涛 实习生 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