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童年中,肯定有看过很多关于经典国产系列的动画片。在童年时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以及教育意义。在那时候,国家扶持中国动画产业,才会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动画片,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大耳朵图图》等等,都是其他年代不可多得的“宝贝”。然而同为国产动画片,《喜羊羊》系列其实变得越来越不靠谱了,真正适合儿童的现在仅剩下《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1)

《喜羊羊与灰太狼》

现在喜羊羊果然是越来越不靠谱了,完全变成黑科技乱飚,毫无现实意义:不是说这些黑科技在现实中跑不起来,但是不太符合实际。

就比如机器猫也是黑科技,但他的科技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不像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些黑科技非常乱,没规律性,也没多少象征意义,完全是“为了设定而设定”,用过了观众也记不住。最关键的是五只羊和三只狼的形象都不再有鲜明性,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喜羊羊善良、懒羊羊好吃懒做之外,细节性格可能每部都不一样。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2)

《熊出没》和《猪猪侠》

《熊出没》和《猪猪侠》近几部作品都是3d画风,反而在产量上可以稳超每次需要重画图的2d的喜羊羊(类似的图图和大头儿子的产量也很低)每年保持2部,在近几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中(嘻哈闯世界、羊羊小侦探、深海历险记的下面一部)的画风完全变成了更简单的画风也可证一斑。

所以有段时间曾经是《熊出没》接着《猪猪侠》的4大动画台循环联播完全霸占了电视机,而当年国产动画稳排第一的喜羊羊倒是快要被排挤出电视了。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3)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京剧猫》

小时候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爽,里面的爸爸各种纵容儿子,但到了自己也做爸爸的时候,就觉得很多操作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为了插私货而故意扭曲设定性格之类的太多。就和郑渊洁的故事一样,完全帮着小孩说话。关键如果做的好看,塞点私货也无可厚非。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4)

就比如《京剧猫》一样,虽然插了一堆京剧唱念做打之类的名词,但画风到剧情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大家也就无视那点私货了。但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三人的配音是刘纯燕、董浩和鞠萍,你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官方”的动画,所以也别期待其中有啥有意思有想法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故事了。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5)

《猪猪侠》

而猪猪侠我觉得缺点是,虽然画面、打斗都做的不错,造型每年都在变化,但又一脉相承,风格看起来还很适合做玩具(虽然至今还没看到过这种玩具)。

但总觉得猪猪侠第7、8、9部总是那种不断被怪兽打败,最后怪兽结合起来才一波灭掉的剧情;后面的还有颠覆性把以前的我方角色划入敌方的。这些都不符合猪猪侠自己的热血流的设定。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6)

《大耳朵图图》

提到《大耳朵图图》的话,虽然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样属于贴近现实生活,但不得不说特别是父母带孩子的这种故事,但里面的剧情在现实中也有“可操作性”,图图妈妈发脾气时,更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那种“气愤”,能够让儿童直观的就能看出母亲发火时的样子。而不像大头儿子那样父亲过于宠溺母亲又像反派的感觉。

对动画片喜羊羊的评价(同为国产动画片)(7)

各位小伙伴是怎么看待童年时期的动画片是否对儿童有教育意义的这件事情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