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
1927年农历8月至1928年农历3月,张作霖的奉军与阎锡山的晋军在河北阜平县和山西五台县的交界处——长城岭与百草坨一线,展开了一场历时200余天的军阀争夺地盘的大战。有关战斗情景笔者在《天桥传说与风土民情》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与追记,故不多述。这里只讲述一下任家五兄弟击打逃兵一事。
在百草坨东侧、天桥以上的山坳里,有一个小村叫大洼村。说是一个村,实际上只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姓任,上世纪初逃荒定居于此,生活虽不富足,倒也十分安宁。
没想到,晋奉大战百草坨,打破了任家的宁静。奉军让他们送粮、送水、带路、送炮弹,二百多天没过上个安静的日子。奉军撤走后,他们才长出一口气——这下可好了。不料,新的麻烦又来了。
任五家住过的老房子
说话奉军撤退时,有三个逃兵藏匿在山林,不愿再为张作霖卖命了。看着奉军大队人马走得没影了,这三个逃兵才从树林中爬出来,一头住进大洼任家,死活赖着不走了。
任家感到得罪不起,把三个逃兵好吃好喝供养着,一天到晚大气也不敢出。三个逃兵觉得这家软弱可欺,越发蛮横起来,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任家忍气吞声,提心吊胆,只说忍耐几天逃兵走了就没了事了,嗨!逃兵却得寸进尺,提出要现大洋、要年轻女人。这下任家犯了愁:家里仅存一点莜面和山药蛋聊以为生,上哪弄现大洋呢?年轻女人就更难找了,就是能找到,咱能干这伤天害理的事吗?看来,不想办法是不行了。
任家老两口生有五个儿子,起名字倒也省劲,就分别叫任大、任二、任三、任四、任五,因长年住在山沟里,二三十岁了都还没有娶上媳妇。前边四个憨厚老实,唯有任五在旧军队里当过几天兵,见过些世面,也有些胆识。任五悄悄把兄弟五人召集到一起,提出要除掉这三个逃兵。其他兄弟四人一听就害怕起来:“他们手里有家伙(枪),弄不好除不掉他们,咱们兄弟就被人家害球啦。再说,老爹老娘咋办,他们能放过二老吗?”任五给大家打气说:“只要咱兄弟们齐心,计策得当,干得巧妙,准能成功。”并较劲儿说:“你们怕事不干,我就自己干。”其他弟兄一见老五铁了心,也就勉强下了决心。遂在一起“共商大计”,老五对大家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农历三月,百草坨还冷得很。一天下午,两个逃兵坐在热炕头取暖,另一个在门口放哨。任家兄弟蒸熟一锅蔓茎(一种类似于心灵美萝卜的蔬菜),由任五端着一盘送给门口的哨兵,其他兄弟端着送给炕上的两个逃兵。任五说:“老总,蔓茎软了,请吃吧。”在哨兵伸手取蔓茎的一刹那,说时迟那时快,任五迅速从左袖筒内抽出事先隐藏的短棒,照着哨兵的脑袋猛砸下来,“当”的一声,只一棒就把哨兵打倒在地,昏死过去。
门外任五已经得手,屋里的弟兄四人却动作迟缓,还没动手哩。两个逃兵听到门外有响动,不由的警觉起来,问道:“外边是干什么哩?”任五脑子转得快,回答说:“没事老总,我把担杖(扁担)碰倒了”。两个逃兵才安下神来。他们正要吃蔓茎的时候,弟兄四人也动起手来。但山里人那干过这种事情,一个个心惊肉跳,慌屎惊尿,下手不狠。两个逃兵一看大事不妙,跳起来就与兄弟四人扭打成“一锅粥”。
“不许动!”关键时刻,任五端着哨兵的枪冲进屋,对准两个逃兵。弟兄四人这才醒过神来,急忙把逃兵还没来得及拿起的枪踢到炕下,一齐拚命向前,把两个逃兵按倒,乱棒混打一气。任五也奔上炕,用枪托照着逃兵的脑门猛击。就这样,结果了两个逃兵的性命。任五怕门口的哨兵清醒过来,又出门狠狠地击打几棒,确认已死,这才罢手。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任家五兄弟大获全胜而告终。手无寸铁的弟兄五人,干掉了三个带“家伙”的家伙。
原来任五给大家分析说,夜间逃兵警惕性高,而且总有一人轮换站岗,不易下手,白天反而防备较松,不如白天动手,打他个冷不防。于是定下计策:每人袖筒里藏一短棒,以送蔓茎的方式巧妙接敌,以“蔓茎软了,请吃蔓茎吧”为号,一齐动手。具体分工是:任五负责解决门口的哨兵;其他兄弟四人负责解决炕上的两个。由于弟兄四人胆小迟缓,差点坏了大事,多亏任五果断麻利,才大功告成。
“唉——”事先全然不知情的任老汉看着三具尸体,叹口气说:“人已死,害已除,拖出去埋了吧”。“别忘了给他们烧把纸,还不知他们姓甚名谁哩,他们的爹娘是不会知道喽——”。
事后,任五带着缴获逃兵的三支枪,交给了当时的龙泉关政府。政府人员对任五说:“你们这样干没错,是好的,回去吧。”就这几句话把任五打发走了,从此没了任何下文,只给天桥一带的人留下一点谈资。老人们每当提起这件事,都夸赞说:“任五那小子,真他娘的有两下子”。
附:阜平天生桥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