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段视频,曾戳中很多网友的心,点赞高达97.6万,哪怕明知道是一个段子,却又忍不住的泪流满面。

母亲去世了,儿子看起来却并不是特别伤心,甚至还安慰前来吊唁的亲戚,这让她的妻子感觉很诧异,因为平时丈夫跟婆婆的关系非常好。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

网络配图

等到丧事办完,晚上回到家,妻子以为丈夫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脆弱,就上前安慰他。

“老公,想哭就哭吧,哭出来会好受一点。”

可丈夫却说他不伤心,只是略显疲惫的要去浴室洗个澡。

半个小时后,丈夫还没有出来,妻子听着浴室里哗哗的水声,犹豫了一下,试着推了一下门,门一下被打开了,而眼前的一幕让她泪奔。

只见丈夫蜷缩在墙边,衣服都没脱,浑身已经被水淋透,头垂在腿上,发出一声声的呜咽。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2)

网络配图

她急忙上前抱住丈夫,感受到妻子体温的丈夫边哭边说:

“老婆,我没有妈妈了,我没有妈妈了!”

有一句话说:“要把眼泪留给最疼你的人”

这个人世间,恐怕除了父母,再也找不到那样全身心去爱你的人了,眼泪为他们而流,是爱而不是脆弱。

就像那个半夜抱着母亲遗像哭泣的儿子,他的撕心裂肺我们都能感受到。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3)

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可再也没有像母亲那样伴着我们出生、长大,给我们生存的温度,和对一个家最好的想象。

而一个男人的长大,却常常伴随着与母亲的疏离。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跟在母亲身后,牵着她的衣襟亦步亦趋地追着她,就像一个小小的跟屁虫。

不知道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就不再愿意与母亲有太亲密的交流,小时候喜欢被母亲亲吻着小脸,后来就连一个拥抱都觉得别扭。

这是成长的代价吗?我不知道一个母亲能不能感受到儿女的疏远,她们那时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4)

网络配图

是面对一个小生命成长的喜悦,还是面对渐行渐远的孩子那油然而生的失落呢。

吝啬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是中国男人的通病。

不好意思说“爱”,甚至就连哭泣都要偷偷地躲在无人的角落里。

你说,一个男人的眼泪,到底藏在了哪里?

02

网上读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女孩和继父的故事。

如果不曾读完,我会同情这个姑娘,可是看到结束,我又被这个父亲的付出所打动。

15岁那年,女孩上初三,父母离异后,弟弟判给爸爸,她跟着母亲改嫁。

继父是一个普通工人,平日话不多,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儿子上初一。

两个家庭的磨合并不容易,她不喜欢这个不苟言笑的继父,更讨厌总是找她麻烦的弟弟。

尤其是每次两个孩子吵架,母亲总是批评她,说她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5)

网络配图

越是这样,她就越是讨厌这一家人,她觉得都是这个男人,才让母亲不再疼爱自己。

于是她选择远离这个家,拼命地学习,高中上了寄宿班,有时候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

每次要学费和生活费,她都是找妈妈,而每一次她都下意识地忽略了继父才是一家之主。

弟弟过生日,妈妈打电话让她回家,她借口学习紧张拒绝,继父摔到腿,她也只是回家瞅了一眼,就转身离开。

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小窃喜,这让她都开始讨厌自己了。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女孩与家人的关系就是那样若即若离。

高考填报志愿,妈妈希望她能留在离家近的大学,而她执意选择了千里之外的南方。

幸运的是她考上了,那一刻她仿佛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远离这个城市,可以远离这个家了。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6)

网络配图

跟同学庆祝后,晚上她回到家把好消息告诉了妈妈,继父不在家,妈妈也并没有她想象的开心。

那一晚,妈妈跟她聊了好久,她才明白原来那个不善言辞的继父,曾为她做了那么多。

其实每次她跟弟弟吵完,继父都会私下责怪儿子,有一次甚至打了他,也正是这样,弟弟才会越恨他,越想跟她吵。

每次到了要缴学费的时候,继父都是早早把准备好的钱给妈妈,还嘱咐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千万不要委屈了她。

家里条件不好,继父上班之余做了很多兼职,因为没什么文化,也只能摆地摊,打打零工,赚点辛苦钱。

为了给她和弟弟攒上大学的钱,继父这两年拼命地干,那一次伤到腿,就是因为在扛活的时候太累不小心摔倒才受的伤。

每一次开完家长会,听妈妈说起女儿的成绩,继父虽然没有说肯定的话,眼睛里分明也写着满足。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7)

这三年以来,她穿的新衣服,其实都是继父主动交代妈妈买给她的。

继父说“女孩子要穿得好一点,才不会让同学笑话。”

而这所有的一切,她统统不知道,因为她刻意的远离,早早就关上了与继父沟通的门。

如今想一想,这个木讷的男人何曾有过一次批评自己的话,也从未在表情里看到丝毫的厌恶。

一切都不过是年少的自己,毫无根据的臆测而已,这对于继父真的不公平。

夜已经很深了,继父还没有回来,醒悟过来的女孩一时间手足无措,她不知道该怎样面对那个男人。

叫一声“爸爸”?骨子里的骄傲告诉她做不到。

给他一个拥抱?多年的距离感又让她无法跨出这看似短短的一步。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8)

最后她写了一张小纸条放在继父的枕头上,上面只有两个字“谢谢”。

从那天过后,继父还是跟往常一样,见面跟她点点头,依然是没有过多的交流,可是她分明感觉到这个男人身上有了不一样的东西。

只是多年后,妈妈才告诉她,下夜班回到家的继父,看到那张小纸条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这孩子”。

从他突然转头的一刹那,妈妈分明看到他的眼眶中有亮晶晶的东西一闪而过。

我们往往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人,习惯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人,却很少用心去感受那些本该离我们很近的爱。

有些语言并不足以表达一份情感,而有些距离也并不是一种不可逾越的天堑。

就像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只要付出了,总会被人感知。

而一个男人的眼泪,也许并不需要你多么轰轰烈烈的表达,只是一两个字的给予,就会让那些习惯了付出的男人们,破了坚硬的心房。

03

纪录片《人间世》里,讲过这样一对父子。

因为做磨砂工患上尘肺病的儿子戴向群,细小的钨金属粉尘布满了双肺,堵住了他的呼吸,日常生活基本要靠制氧机来维持。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9)

本应是家庭支柱的他,10年来,却不得不待在房间里,每一次下楼锻炼,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日复一日,他的肺功能越来越差,如果不早点进行肺移植,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手术也有很大的风险,即便是术后也可能存在感染、排异这些不良反应,更大的问题是,它需要一笔高达60万的手术费用。

这笔钱于有钱人来说,可能连一辆好车都买不起,可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可是所有的这些,戴向群的父亲都没有考虑。

他只是听到医生说儿子有活下来的希望,哪怕只有50%,他也要拼一把。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0)

一辈子不愿意欠人情的父亲,挨家挨户借遍了全村。

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人,为了儿子的工伤鉴定,三年来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面对工地老板的扯皮,一次次的陪笑脸、说好话,硬生生地给办了下来。

有了钱,就有了希望,哪怕最后借遍全村还差了10万块钱,老人依然乐观地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1)

戴向群是幸运的,他很快等到了合适的肺源,手术也很成功,他终于可以摆脱呼吸机,自由地呼吸了。

人生来不易,只是如果我们不曾认识过如带戴向群这样的患者,也很难想象,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连一口呼吸都是无比的奢侈。

而这个伟大的父亲,给了戴向群一次生命,又用无比的坚持给了他再次重生的机会。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2)

在一个个缓慢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朴实老人始终都在忙碌着,忙着借钱和缴费,忙着和医生探讨病情,忙着鼓励儿子要有信心,忙着安慰情绪低落的家人。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3)

有时候他也坐在门前休息,眼神里满是憔悴与疲惫,却从未看到他掉下一滴泪水。

直到手术成功,看到慢慢恢复的儿子,这个70多岁的老人再也忍不住,可也仅仅是用手抹了眼角,回头又是老样子。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4)

只是那双已是通红的眼眶,暴露了那一刻的脆弱。

当我们看过《人间世》,会被每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只因为我们都是这人世间里的芸芸众生,也曾经历着一样的悲欢离合。

一个父亲或许很少用语言去表达他的爱,可是当我们身临困境的时候,他永远都会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

泪水无法治愈孩子的伤痛,于是他就牢牢把它锁住;

泪水能表达他的喜悦,于是他才有了一瞬间的释放。

后记

我们都常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

小时候他用宽厚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哪怕是老了,只要孩子需要,他依然用自己已经日见佝偻的身躯,挡在我们前面。

奶奶去世的时候,他的身体不好,也因为疫情的关系,家人都没有让他去参加葬礼。

从小到大,我很少见到父亲的泪水,可是那一次,听姐姐说,独自留在家里的他,哭得像一个孩子。

一直以来,男人身上都背负着太多,要养家糊口,有做家庭的顶梁柱。

累了倦了的时候,要拼命的坚持,伤心痛苦的时候,要极力的忍住。

“男儿流血不流泪”,这一句话就给男人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1490万点赞的(97万人点赞的)(15)

好像哭泣就是软弱的,好像泪水只是无能的表现。

可是男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丰富的情感,他的喜怒哀乐同样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而泪水从来都不是廉价的,它只是感情的自然输出而已。

刘德华在歌里唱到: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男人的眼泪藏在了哪里,就好好走进他的故事里,一生不长,用心体会!

#情感点评大赏#​


我是@飞鱼说情感​,关注我,读更多人生情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