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菜根谭》:人生修行,不是外在的萧瑟炎凉,而是内心的清静淳朴。

菜根谭30句修身经典语录(菜根谭人生修行)(1)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能保持内心的一个清明,保持内在的一个淳朴,这是一种境界。

让自我的人生不陷于追求名利的琐事之中,也不会让自己的心念陷于执念的痛苦之中,这是人生的一种升华。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也正是所谓的修心,都会有一种误读。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修心,是一种无,是一种需要摆脱世间所有形式,一味的空虚,一味的虚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对于名利的追求。

当我们谈到一个人需要摒弃妄念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需要摒弃对于物质层面所有的追求。

菜根谭30句修身经典语录(菜根谭人生修行)(2)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在人生中,一个人如果说完全摒弃了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那么他就难以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人生幸福的基本,是需要靠物质去衬托,如果刻意的去摆脱,那么只是单纯形式的一种解脱,和内心的清静无关。

又比如说对于人生静心的理解,大多数人总以为需要脱尘离俗的诗和远方,需要彻底的摆脱外界的红尘俗世,去隐居山林,达到一种空灵,达到一种空虚般的状态才叫修行,其实并非如此。

不要把修行看作单纯的摆脱外在的形式,即便是入世,即便身在红尘中,如果能拥有一种坦然的心境,这也是我们追求修行的最高境界。

菜根谭30句修身经典语录(菜根谭人生修行)(3)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国学智慧: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拨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这一句智慧的意思就是说:一盏微弱的孤灯燃不起火焰,一件破旧的大衣穿在身上,不会感觉温暖,这其实都是造化弄人。衰弱的身体像枯槁的树木,空洞的心灵像燃尽的死灰,这样难免使生命陷入萎靡不振的境地。

有的人以为,人生修心和保持内在的淳朴,就是让外在摒弃所有的物欲横流,甚至摆脱所有物质层面的享用。

如果你把修行只是简单的理解为,身处贫困的衰败景象,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那么就显得太过于单纯。

如果你的内心消极,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对于人生的积极的能量,那么这一切都会让人心寒。不但无法真正的达到人生最好的状态,反而会显得自己太过于迂腐。

菜根谭30句修身经典语录(菜根谭人生修行)(4)

永远要记住一句话,我们所要达到的一种修心是放空自己,以合理适度的状态,去面对自我的人生。

是在于自我内心的清静,而非外在的矫揉造作。

即便是在红尘之中,去对于物质和名利的一些追求,我们也需要做到顺其自然,顺应本质的规律,而不是妄为妄念。这正是“存天理,去人欲”的一个智慧核心点,而并非单纯的去摒弃所有的欲望,以消极的状态去面对自我的人生。

更不是不作为不行动,更不是点上一盏破灯,披上几件连温暖都解决不了的破衣服,故作姿态的高雅就是一种修行,这并非是修行,这只是矫揉造作。

人生好的状态,是在于面对人生的欲念的时候,顺其自然。

比如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苦苦的追求一种一切飘渺的修行,刻意的摆脱内心所有的欲念,其实这是一种错的人生。

菜根谭30句修身经典语录(菜根谭人生修行)(5)

人生本来都有享受名利的权利,如果说你的才能具备了,当外在名利顺其自然到达的时候,那你就顺其自然的接受,不要刻意的为了修行和标榜自己,而摒弃了所有享有名利的权力。

对于名利,既来之则安之。

对于人生的修行,即便是在红尘中保持一份坦然,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只要没有妄念,只要内心没有私心杂念,那就是一种人生的练达。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一篇章的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