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文 田柔刚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1)

本世纪末的最后一次月圆,在苏州几个人到了寒山寺。因为以前去过,本以为可以充做半拉子导游,但没有探根究底的人,也就不作声了。

没到,远远地就先看到了寒山的塔顶,深冬却没有一点寒意。在静谧中也未闻张继诗中的乌啼,小河汊新桥边倒是有个道具小舟系着缆,来的人已不可能产生羁旅者那种孤独的感觉。因为这里天天都是热闹的去处,到苏州的人,几乎没有不来寒山寺的呢。

进了寺门,在大雄宝殿右侧的偏殿里,巨大的莲花座上有诗僧寒山的塑像,袒胸露乳,蓬头赤足,淳朴浑厚,嘻笑颜开。在另一偏殿五百罗汉像用香樟木雕刻贴金,表情皆十分生动。

殿后的藏经楼,环壁嵌着《金刚经》石刻,刚劲秀逸,据介绍为传世珍品。但人们皆匆匆而过,未有心思驻足端详的。

我们一行,也是沿着长廊匆匆走出。大家都在急急地寻找钟楼,及到跟前,只见一座两层六角形黑瓦斗拱黄墙明窗的小楼,钟置于二楼,两米高的钟,圆周大致有三人合抱粗细。一千多年在一首诗里听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里悠远的历史的回响,似乎仍在耳边。在寒山寺钟楼,心中的“夜半钟声”也令人遐思。它有一种无言的交融与契合。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2)

人们在留影,不知是让自己的身影留在寒山寺,还是要把寒山寺带走,放在自己身边。那张张照片将来也会传出那钟声里诗一样的余韵吗?

离开钟楼,我们登上寺塔,这是一座五层的楼阁状的木结构佛塔,要穿上塑料鞋套才能登临,到了第三层就得止步。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寒山寺,寒山寺的回廊、僧舍,它的瓦顶和斗拱都是黑的,大殿和偏殿的墙是黄的,但碑廊亭阁以及僧舍的墙面都是白色的粉墙,黑白分明,简洁明快,风格独具。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3)

​寒山寺碑刻众多,在碑廊和亭阁壁间,嵌有宋、元、明清许多名人碑刻,我们一众人又是匆匆而过。有几位在清代俞樾所书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前留影,我则抓紧时间,记下了康有为的两句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屋寒山古寺枫”。(购一拓片)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4)

​离年除夕还有几天,寒山寺周围的馆舍里海内外游客已经络绎不绝,有许多是准备在除夕夜来敲钟的。在寒山寺外的停车处一群日本旅游者从我们旁边走过,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哼唱着一个熟悉的曲调:“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今天的你我怎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怎能登上你的客船。”

据传除夕夜寒山寺有敲钟仪式,寒山寺除夕的门票已被悉数售罄。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5)

​街上行人如织,市声喧哗。除タ夜半万籁俱寂之时听听钟声,该有另一种情趣。我凝望着钟楼想,这缕缕钟声在新世纪会继续回荡,这悠远钟声的诗韵也永远在世界传扬。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田柔刚姑苏城外寒山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