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又叫做汉字,在世界范围之中被称呼为中国字或者中文字,有的地方叫做国字、唐字、方块字。在汉字文化圈国家之中和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群体之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中国人的汉字是当今地球之上独有的一种具有指示性的会意字。在当今世界以字母文字为主的时代,只有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得到了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

汉字的发明者据说是中国华夏上古历史之中的仓颉。但实际上的历史可能更为久远,仓颉不过是中国文字创造发明史上的一个代表人物。具体的发明者应该是上古历史之中的许多华夏族人,无数人的出力成就了今天让无数中国人和老外为之疯狂的汉字文化。汉字的字体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改进,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代表的字体,这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时间维度之上比英文更具有永恒力量所在。

汉字的演变历史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1)

汉字的载体目前来说公认最早的应该是三千四百多年之前的商朝,这个时候的商朝贵族王侯喜欢使用牛羊乌龟的骨头记载国家大事和占卜内容。因为这些动物的骨头是最为坚硬的,可以保持千万年不变质,后来清朝末期的出土也是证明了这个道理是正确的。这些牛羊乌龟的骨头记载了商朝国家历史,第一次发现和作为第一批大规模载体上的中国文字,所以按照十大地支的说话得名为“甲”。

因而商朝时候的中国官方正统朝代代表的文字又被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出现之后的周朝继承了这一做法,不过载体更换了样貌,商朝中后期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青铜冶炼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历史之中最为精美的青铜器就是出现在商周时代,人们发现将文字记载在青铜器上不仅保存时间更久,对于下面百姓也更加有震慑力。所以周代的文字载体以青铜器为主,加之少量的甲骨文和简牍。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2)

历史上将周朝时候的文字叫做金文。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将文字从上层贵族演变到了中下层贵族士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到了知识和文化,知识文化不再是国家的专利,孔子这一类的人引领风潮导致了学在官府转移到了学在民间,民间百姓小康之家也可以做到识文断字,但记载文字的工具总不可能是人人都一手青铜器,那是天子王侯士大夫的专利,所以春秋时代出现了简牍。

北方简牍以木片制作而成,南方简牍以竹片制作而成。在上面写字的时候首先是使用刀将文字写上去,需要清楚的时候再使用特殊工具增加墨水,需要修改的时候使用小刀将简牍之上的文字轻轻的刮去就行了,因为写字和改字都是用力使用刀,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字字体得名为篆书。春秋战国时代的官方通用文字以笔画复杂繁多的大篆为主,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开始使用经过简化优美版本的小篆。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3)

汉朝时候的文字叫做隶书,据说最早是关押在秦朝监狱之中的那批奴隶犯人发明的,不过奴隶犯人在当时根本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经济条件去学习文化知识和写字,之前的篆书都不会写,又说什么对小篆进行改进呢?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秦朝和六国政治之上那批失败者发明改进的,只有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王侯才有识字的能力,他们或是六国后人,或是秦国政治犯,在牢狱之中救将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做成了。

东汉后期的时候开始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演化出来各种各样的字体文书,最为出名的应该是楷书,强调的就是一个中正平和,中庸之美符合了主流儒家文化的色彩,一些道家狂妄之人在楷书基础之上演变出来了草书和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行书,东晋时候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一,后人千年无法超越,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字和今天中国字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别,唐朝时候将正楷作为手写字体之标准。

汉字同世界各国文字对比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4)

古文之中没有那么多繁杂的称呼,只要是唐朝之后确定的官方标准字体,一概叫做“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为了区别和他们自己文字,就将其称呼为汉字,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字使用人群主要都是以汉人为主。汉人使用的名字叫做汉字,如今则是成为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国字。作为书写使用的文字,汉字使用的历史相当的悠久,而且这个时间持续不断。

是上古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一种文字,相比较而言的话,西方国家评定的四大古国之中的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的文字早都以及消亡。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学者都认为汉字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记载文化历史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其实是起到了维持中国南北双方长期处于同一状态,这个作用是从秦始皇启动书同文政策之后产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心力。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5)

汉字的出现和传承到底有多伟大呢?西方很多学者直接将汉字称呼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当代,都是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主体形态。历史发展到21世纪之后的中国汉字已经到了高度完备简化的水准,汉字的使用范围也是相当的广大,清朝以及清朝之前的时候,不仅仅是中国在使用,整个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文字都是以汉字为主。

只不过到了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之后,整个东亚使用汉字的繁荣状态一去不复还。他们在汉字的基础之上开始创造了自己国家的文字,比如日本就对部分汉字进行了改造,同时间发明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日文,而韩国也在官方指定了汉字使用规范,提倡大量使用本国家的谚文。曾经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家则是开始废除汉字,现在汉字仅仅在他们民间流行,用来解读本国历史文化,至于中国的汉字则是出现了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个版本。

汉字文化艺术魅力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6)

汉字的文化艺术魅力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观点,西方学者的总结是人类最初的文字几乎都是属于象形文字,所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会意。后来才开始出现了各种符号表音文字,所以西方学者认为之后出现的表音字母文字是象形文字的进化版,是更加高级抽象的文字,对于这种观点看到的我实在想笑,首先后出现的一定代表先进吗?中国历史之中早就使用过表音文字,只不过后来发现象形文字更具有普世价值。

这一点正如西方人用不惯筷子就说中国筷子不如刀叉一样,实际上中国古代贵族早就体验过刀叉和分餐制这一套,只不过后来还是天圆地方,象征万物的筷子与合餐制更适合我们。从文明的传承角度来看的话,今天的英文号称是世界上第一文字,使用国家遍布世界七大洲五大洋。但英语的发音其实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才会根据国力强弱分为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

英文中西文化差异(中文比英文低级落后)(7)

今天的英国人回到古代可能听不懂几百年之前的英语发音,也看不懂几百年之前的英文语法结构,而中国则是不同,中国人可能会因为方言听不懂,但每一个中国人即使是回到唐朝和宋朝,依旧可以极大程度上认识那个时候的汉字,读懂那个时候的世界,这就是中文的魅力,不会因为改变而过时。这是传承的魅力,汉字虽然一直都在变化,但我们今日的中国人可以骄傲地说在使用简体字的情况之下,认识从汉到清的大部分繁体字。

汉字的神奇就在于他的发音可能会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但这个汉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却是永远的,我们可以通过几千个汉字的排列组合认识到几千年之前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到底吃不吃的饱饭,有不有房子住,用不用一辈子背负贷款。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会固然会诞生相当之多的词汇,但汉字的数量却是固定的,新旧交替每天都在进行,汉字你只需要学会写字认字就行,而英语随着之后的变化会越来越难学,乃至于被淘汰。

结语

从时间的永恒角度来看,清朝时候《康熙字典》之中收录了4万多个汉字,但同时也标明了常用汉字不过是300到5000个左右,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汉字的使用依旧是那些。从人类广泛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文比英文更加有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就像现在所预言的未来时间不知道英文还在不在,但只要中国在,中文就一定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