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3)

前言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4)

今天多杰老师要和咱们聊的这款茶,就是创新茶的代表:红乌龙。

红乌龙并不算知名的茶类。甚至还经常与另一款“红水乌龙”被混为一谈。

这两者虽都属台湾乌龙,但却并不一样哦。

关于红乌龙,多杰老师会和咱们聊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5)

正文

美国茶会

一位留美的学生,最近发来信息“求救”。

“老师,今年中秋节,我们计划在大学里办一场茶会。”

“这是好事!”

“可是我们拿不准,泡什么茶好呢?”学生说。

“有什么计划吗?”我问。

“锡兰红茶怎么样?”学生试探着问。

“对于美国人来说,太俗了!”

“普洱怎么样?”学生接着问。

“又太深了,怕西方人欣赏不来。”

“老师有什么建议?”学生无奈着说

“就用红乌龙吧”我建议。

“啊?”学生懵了。

“就是给你们带的蜜韵寿龙呀!”我补充说。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6)

其实“蜜韵寿龙”四个字,是我根据文献取的茶名。

北宋贡茶“细色第四纲”中,有一款茶名叫“无疆寿龙”,一听就带着皇家气息。

而我的这款茶,是红乌龙的工艺,又存放了几年,因此上用“寿龙”二字倒也贴切。

只是“万寿无疆”一类的话,是皇帝专属词汇,非我这样的草民可用。

又因此茶汤中带有浓厚蜜味,因此以“蜜韵”替代“无疆”,便有了这款“蜜韵寿龙”。

蜜韵寿龙,所用的正是“红乌龙”工艺。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7)

红水乌龙

在讲“红乌龙”之前,我们还得先聊聊“红水乌龙”。

两种茶,一字不同,千差万别。

这也成为了习茶之人,理解红乌龙工艺的第一个难点。

红水乌龙在台湾,可以追溯到清末。那时台湾乌龙茶的制造方法,采用武夷岩茶制法。

轻萎凋、重搅拌、讲究烘焙火候,水色偏深红艳,故有“红水乌龙”之名。

1980年代,原《茶与艺术》总编季野老师也曾用“红水乌龙”来形容传统冻顶乌龙茶。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8)

但自从“清香型乌龙”大行其道之后,“清汤绿叶”被奉为至尊瑰宝。这种“红水乌龙”,则被看作是做坏了的茶,避之唯恐不及。

以至于,很多人戏称,“红水”二字应该改为“洪水”,解释为“洪水猛兽”才对呢。

当然,随着“清香型”势衰,“红水乌龙”也正在逐步平反昭雪。

总之,红水乌龙是传统乌龙茶的一种代称。

至于红乌龙,则算是一款创新茶。

没错,是创新。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9)

台东茶区

讲红乌龙工艺,离不开台湾东部的茶区。

整个台东,算是台湾全省发展较晚的茶区。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有柯朝氏在台湾北部鱼鳞坑引种茶树。

而台东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小规模的茶叶种植。

初期以做红茶为主,后期台湾茶叶出口受阻,于是转型做内销市场。在那个时期,整个台东都在做半球形的包种茶。

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台东春茶上市较早,而初冬还可以再产一批茶。

这样一来,台东茶也就在初春和严冬,弥补了台茶市场的空白。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0)

不少茶商来台东建厂生产,一时间台东茶区也是高手云集,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除去早春和晚冬,台东其他时间内生产的茶,却没有竞争力。

原因何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问题还是出在气候上。

到过台东、花莲一带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个区域夏秋两季日照强且久。人多抹些防晒霜就是了,茶树则要处于曝晒之中。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1)

这样环境下萌发的嫩芽嫩叶,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很高。做出的包种茶,非常容易带有苦涩。

可是夏秋两季,约占全年近八成的茶产量。换句话讲,台东五分之四的茶质量都不高。对于一个茶区来讲,这样的数据不容乐观。

为突破茶区困境,台湾茶业改良场台东分场场长吴声舜,提出顺应茶性,发展重萎凋、重发酵的乌龙茶新制法。

因茶汤水色橙红,口味柔和酷似红茶,因此提议取名“红乌龙”。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2)

两全其美

茶如其名,红乌龙是结合了乌龙茶与红茶之加工特点,而进行重组创新的茶类。

正因如此,我才推荐学生在中秋茶会上泡“蜜韵寿龙”。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3)

红乌龙,本就能满足西方人喜闻乐见的红茶口感。但除此之外,却又能平添几分不同体验。

投茶入壶,提鼻子轻嗅,甜香的气息,淡淡地弥散开来。

沸水激茶,片刻出汤。啜茶入口,香气冲扬。清澈悠远,回味渐浓。但觉得,有一股子芬馥升腾。

乌龙的茶底犹在,化作了茶汤的筋骨。那丝丝的蜜香甜味,就是清苦茶汤间的一抹艳丽。

我在台湾老茶行里聊天,曾听人念过四句关于红乌龙的打油诗。时间久了,记忆模糊,大致抄录如下:

红色茶汤鲜果香,甘醇回味扑鼻梁。

一芯二叶手工采,冷泡滋味透心凉。

虽是顺口溜,倒也算贴切。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4)

红乌龙,暗合着中国人出世哲学中的中庸之道。

不左不右,两全其美。

双重手法

原先的乌龙茶界,发酵度最重的茶,要首推东方美人。

现如今,美人也要让出这把金交椅了。

红乌龙,是目前发酵度最重的乌龙茶。

重发酵,也是红乌龙的一大特征。

当然,发酵度再高,红乌龙也还是乌龙茶。

因此,焙火成为了红乌龙的又一特色。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5)

焙火工艺,是所有乌龙茶的点睛之笔。

浴火重生,是所有乌龙茶的必经之路。

只是火工程度,或轻或重而已,断没有不焙火的道理。焙火,算是乌龙茶的点睛之笔。

不焙火,再好的乌龙,也是有眼无珠了。

拿红乌龙来讲,若是没有精制过程中的焙火工艺做支撑,那款“寿龙”的“蜜韵”是万万出不了的。

“蜜韵”,就是巧妙的焙火工艺,给红乌龙带来的亮点。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6)

也有人说,制茶的重发酵、重焙火,犹如是烹调中的烧烤,都属于“粗野手法”。唯有清香型,才如淮扬菜般细腻,是上等的美味。

红乌龙,真的不如绿乌龙吗?

当然不是。

清蒸也好,烧烤也罢,本都是烹调手段,绝无贵贱之别。

轻发酵也好,重发酵也罢,也都是制茶技法,更没有优劣之分。

何时用清蒸?何时用烧烤?

全看食材。

何时轻发酵?何时重发酵?

都依茶性。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7)

说到制茶,未免枯燥。我还是从美食聊起吧。

在日本东京的银座附近,有一座名为“Yakiniku Ushigoro”的烧肉馆。几乎是我每次到东京,必去吃一下的店。

馆子不大,也就是七八张桌子。与我们印象中的烟熏火燎的烤肉店不同,这家店窗明几净,到处看不到一点油腥。

要是不说,你还真以为是吃高档寿司的店呢。

桌子都有洞,客人坐下后会有服务员提来一只铁盆,里面是烧红的木炭,一点烟都没有。

不出意外,店家建议客人不要亲自动手,而是由服务员代劳烤肉。这可不是为了提供高档服务,而是对食材负责。

毕竟,客人不会烤。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8)

你到烤肉店转一圈就会发现,似乎人人都会“烤肉”。把肉往铁篦子上一放,上下翻动几次,就可以吃了嘛。

可其实,想把肉烤好了却非常难。

店里的侍者,都是经过专门的训练。第一重身份是服务员,另一重身份是烹饪家。

只见他夹住了一块厚切肉,快速的在通红的篦子上滑动。上下翻飞,并不让肉与火真的接触上。眼瞅着肉色由生转熟,香气也就跟着冒出来了。

趁热吃,味道太美。烧烤手法所激发出的独特肉香,绝不是炒肉、蒸肉甚至炸肉所能替代的。

又因火候拿捏到位,肉质的嫩感甚至不输给开水汆烫出的肥牛。肉质纤维清晰,且咬下去还有满口汁水。

捧着肚子往酒店走,不禁感叹:

烧烤,也是大学问。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19)

写到这里,不禁又咽了一下口水。

赶紧说回到红乌龙。

重发酵,重焙火,既是红乌龙的特点,也是难点。

毕竟,是发生在叶片中的生物化学反应。没有仪器可以监测,更没有个按钮能够一键叫停。

少一分,茶汤会不够圆润。

多一寸,茶汤又变成红茶。

发酵度的拿捏,焙火度的把控,考量的是制茶师傅在传统乌龙茶上的造诣与修为。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0)

不忘根本

归根结底,红乌龙的制茶工艺本质上,逃不脱乌龙茶的基本功法。只是融入了部分红茶的思路,又给这款茶带来了崭新的面貌而已。

红乌龙虽是创新工艺,但却不忘本。

就因为他的工艺里面,处处可见传统“红水乌龙”的痕迹。以至于我不说,很多人还以为红乌龙是地道传统工艺茶呢。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1)

这样的创新,不可谓不成功。

我从不认为,制茶工艺不该创新。

今日之传统,即昨日之创新。

明末清初,武夷山制作出了红茶,算不算创新?

当然算。

台湾客家人,利用被小绿叶蝉叮咬后的茶青,制出了东方美人,算不算创新?

自然也算。

可见,创新绝不是错误。

可创新必要做到三条,方可成功。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2)

其一,是要有传统工艺的根底。

今天总讲“传承”,其实应该是“承传”才对。只有继承了传统,才可以发展与创新。因果关系,切不可颠倒。

其二,是要顺应茶之本性。

台东发展红乌龙,乃顺其茶青儿茶素含量高的特性。如今市场的某些新工艺,只看重市场需求。

白茶火热,一律做白茶。饼茶好卖,恨不得红茶也要压饼。全然不顾茶叶的适制性。

这样的创新茶,到头来往往是昙花一现。

因材施教,方成正果。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3)

其三,自是要坚持不懈的修正与完善。

今日之传统工艺,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辈制茶人的努力,千锤百炼而得。现如今事事求快,自然难做出好茶了。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解放以后努力适应新社会的要求,改革旧有的戏剧内容。

其间,梅先生秉承的原则即“移形不换步”——也就是努力说新唱新的同时,也尽量保留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所在。

直到梅先生晚年,仍编排了新戏《穆桂英挂帅》。现如今,此戏已成为梅派传人必会必演的“传统戏”了。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4)

红乌龙,犹如茶界的《穆桂英挂帅》。有朝一日,必可列入传统。

却不知,现如今的许多创新茶,几年后是否还有缘相见?

-END-

机器人有话说

周二接着聊茶,今晚分享的是一款只有在我们这儿才能找到的好茶,2013年的蜜韵寿龙,它是由台湾软枝乌龙的茶青制作,发酵度较深,也是老茶友们都很喜欢的一款乌龙茶。

您要是想尝尝这款茶是什么滋味,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哦~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5)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图中小程序

就可以享受到今天杨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茶啦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6)

本文作者:杨多杰

历史文献硕士 茶文化讲师 研究方向为茶文献、中国茶文化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7)

多聊茶(ID:duoliaocha)

怎么区分乌龙茶和红茶外观(多聊茶红茶乌龙茶)(28)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 吃喝玩乐大搜索 -

ID:chwl876

每天17:00-19:00 北京文艺广播FM87.6

商务合作电话:18801318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