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给行业良性发展带了消极影响,也给个人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

建筑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根据应急管理部近期通报的8月安全生产形势,建筑业等领域非法违法问题尤其突出,且较大事故反弹,人员违章、风险隐患排查不细不实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行业、企业吸取事故教训不深刻,同类事故反复发生,作业场所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问题依然突出。

据有关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因此,人因安全风险控制是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举措。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1)

现阶段,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现场人员管理过程中管理思维、工具手段仍然较为传统和僵化,工作重心上较注重事后处置和责任追究,却轻视了事前风险预控。在现场作业人员风险管控工作上倘若不下苦功、不出重拳、不划红线,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场安全管理难题。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在当下建筑行业激烈竞争形势下,加快建立一站式智慧化安全管控平台,实现对现场作业人员的高效管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已成为优秀建筑企业谋求管理转型、引领行业浪潮的必备法宝。

其中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央企携手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晟安全),引入HSE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数据互通互连,不断提升集团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此外,博晟安全还积极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二公司、中建三局安装公司、云南工程建投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展开合作,利用建筑智慧安全管控平台,对现场人、机、环、管各类风险进行超前感知、预测预警,显著提升工程项目安全监管效率,解决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状况实时有效监管等安全管理难题。

建筑智慧安全管控平台

作为国内专业的安全生产在线平台服务商,博晟安全从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安全管理实际出发,依托互联网 技术,建立人因安全风险模型,从人的生理风险、安全意识风险、安全知识风险、安全技能风险、不良行为风险等5个维度对工程项目现场人员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专业解决方案。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2)

一、电子化档案,人员全过程管理

建立电子化管理台账,对工程现场作业人员从登记建档、入场、现场行为管控到退场实施全过程管理。作业人员在项目建设期间所有动态的信息如证书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培训信息、违章信息、奖惩情况等都可以实时在人员档案中统一管理。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3)

通过建立电子化人员管理台账,可实现如下目标:

1.人员年龄超限预警,降低现场作业人员生理风险;

2.人员违章积分预警,防止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降低不良行为风险;

3.人员培训不合格自动预警,防止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降低安全知识技能风险;

4.人员证书到期预警,防止高危作业人员持证不合格上岗作业;

……

二、人员准入管控,人因风险关口前移

在项目工地入口建立智能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方式控制人员进出

人员通过时,实现对作业人员健康码状态获取、人体温度测量并可以在LED/LCD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姓名、体温、培训情况等人员信息,通过与人员电子化台账进行联动,智能控制人员准入。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4)

三、人员行为智能识别,作业过程实时监控

建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项目现场高风险作业现场视频实时传输,人员行为智能识别,实现作业人员远程智能监督、风险预警。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5)

人员不安全行为智能识别场景包括:

◆ 未佩戴安全帽识别

◆ 越界识别

◆ 未穿反光背心识别

◆ 吸烟识别

◆ 着装不规范识别

……

四、安全行为正向激励,提升安全文化氛围

建立隐患登记有奖、安全行为之星等正向激励,辅助引导建立人员的正确行为及工作机制,人人关注项目现场的安全文化氛围。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6)

五、人员实时定位,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建立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定位系统,通过一体化智能安全帽,可实现人员定位轨迹追踪、脱帽报警、一键呼救等。

1.实时查询现场人员运行轨迹,用于事故事件追溯、确保监督人员现场履职到位及动态;

2.内置SOS一键呼救,方便作业人员遇到危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3.可实时对作业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进行预警,脱帽时语音提示。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作业人员管控难)(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