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1)

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黄河、淮河经常洪水泛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农耕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尧帝在位之时,洪水暴发,滔天大水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丘陵,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尧帝下决心要消灭水患,在大臣们的推荐下,委派鲧负责水患的治理。鲧采用修筑堤坝、围堵洪水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历经九年,鲧的努力不但没能消灭水患,洪水反而更加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接替尧操理朝政的舜帝,革去了鲧的职务,改派鲧的儿子禹来负责水患的治理。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2)

禹接受重任后,工作十分勤奋,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想出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他按照九州地形,沿山脉开凿水道,将淤积之水导入大海。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服地、平缓地向东流淌,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也显露了出来,人们重新回到肥沃的土地上去生活,肆虐多年的洪水终于得到了治理。而禹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大禹”,后来,舜也将其作为了接班人。

同样的治水,为何鲧失败了,而大禹却能获得成功呢?这是因为,禹掌握并遵从了洪水活动的规律,知道单靠围堵,会使水势更加高涨,进而使得洪水更加泛滥;只有顺着地势疏导水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水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掌握了“道”的运行规律,并且遵从“道”的法则,顺道而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才能无往而不利!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3)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01

大道无形

在《道德经》的卷首,老子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在这里,老子自己描述了道的形象,从这个形象来看,“道”真的是不可言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要理解“道”的概念,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它虽无处不在,却又是无色无声,无形无象的,恍恍惚惚只能用心去感知。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用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叫做夷;用耳朵听不到的声音,叫做希;用手抓不住的东西,叫做微。在这里,老子用了“夷、希、微”这三个字,对“道”的形象进行了描述:生养万物的“道”,是由隐性的“无”与显性的“有”所组成的统一体(混而为一),对于我们来说,“道”同时具备“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这三个特点,是无色、无声、无形的;无法依靠我们的感官来加以辨识,也就无法对它进行具体的探究(不可致诘),而只能用我们的内心去感悟。

02

道象惚恍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此句的“皦”(读音为jiǎo),是“光亮、明亮”的意思,“昧”是“昏暗”的意思;“绳绳”(读音为mǐn mǐn)则是“绵绵不绝”的意思。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在明亮的地方,“道”不会显得更明亮一些,而在昏暗的地方,“道也不会因此变得昏暗,也就是说,“道”是一种稳定的存在,同时,“道”又是绵绵不绝的,是永恒的存在,它是不会中断的。这就如佛陀口中的“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5)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接着,老子又说,“道”的存在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形象的,无处不在又不可捉摸,这就是所谓的“惚恍”。而大道的存在,是超越人的意识思维中的时间限制的,我们既找不到它的开始,也看不到它的结尾,所以,“道”是无始无终、亘古长存的。

庄子在《知北游》中,用一个“道在瓦甓”的故事,对大道的的这种“无处不在”的存在方式,作了很好的注脚——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6)

有一天,东郭子向庄子问道: “你所说的那个道,究竟在哪里啊?”

庄子说:“道无处不在。”

东郭子说:“说得具体些啊。”

庄子说:“在蝼蛄蚂蚁里。”

东郭子说: “怎么这么低下啊?”

庄子又说: “在稗草堆里。”

东郭子: “怎么更低下了啊?”

庄子说: “在瓦片和砖块下面。”

东郭子: “怎么越来越低下了?”

庄子说: “在屎尿里。”

东郭子不吭声了。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7)

03

是谓道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个“道纪”,就是指“道”的运行规律。正因为大道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亘古长存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总结出“道”的表现形式和运行规律,以此来驾驭和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只有顺应大道的人,才能做到无往而不利,而违背大道规律的行为,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走向失败。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8)

宋国有个农夫,做事情性子很急。有一年,庄稼种到地里后,农夫每天到田里去看。他觉得禾苗长得太慢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才长出一点点嫩苗。又过了半个月,禾苗仍旧只长高了一点儿。农夫嫌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他等不及了,便跑到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了一截。将所有禾苗拔高后,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呢!”他的儿子听了,感到很纳闷,就赶快跑到地里去看,发现拔高的.禾苗全都被太阳晒蔫了,全都枯死了。

这则“拔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了客观规律,即便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也必然会失败。

★★★ 往期文章 ★★★

(点击下面列表可进入阅读)

浅读《道德经》(1) || 何为道?

浅读《道德经》(2) || 何为道?(续)

浅读《道德经》(3) || 众妙之门

浅读《道德经》(4) || 美之为美

浅读《道德经》(5) || 圣人之治

浅读《道德经》(6) || 藏锋守拙

浅读《道德经》(7) || 多言数穷

浅读《道德经》(8) || 宇宙之源

浅读《道德经》(9) || 源远流长

浅读《道德经》(10) || 上善若水

浅读《道德经》(11) || 适可而止

浅读《道德经》(12) || 抱一无离

浅读《道德经》(13) || 有无相成

浅读《道德经》(14) || 寡欲不奢

浅读《道德经》(15) || 宠辱若惊

道德经4章解读(浅读道德经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