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是国人无比兴奋和自豪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被英国占领了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一百多年,多么漫长的等待,最终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我们终于洗刷了百年耻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和蜕变。

而早在1992年,作为促进香港回归最大功臣的邓小平同志,曾站在国贸大厦53层旋转餐厅上发表重要讲话,当时他说:“我要活到1997年,到香港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然而遗憾的是,在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因病去世,没有亲眼看到祖国收复香港的这一天。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1)

小平同志的这个遗愿,最终由其夫人卓琳代为完成,在香港回归仪式上,81岁的卓琳作为特别嘉宾出现在了庆典现场。

当看到卓琳的身影时,现场人员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卓琳的,也是送给人们敬爱的小平同志的。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卓琳哽咽说:“香港回国了,小平同志也可以含笑九泉了,今天我代他来自己祖国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卓琳不仅仅是小平同志的妻子,,更是他忠贞的革命伴侣,他们携手走过了58个春秋,他们的爱情也堪称为世人的典范。

1:

卓琳原名蒲琼英,生于1916年4月,她是真正的名门千金,其父亲浦钟杰是当地著名的实业家,曾支持过蔡锷的护国运动和孙中山的北伐运动。

在卓琳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年幼的她很自然地得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但这样的爱护并没有让卓琳养成嚣张的性格,相反她很同情弱小。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2)

1926年,卓琳和父母定居昆明,并开始接受新思想教育。13岁时,卓琳考入了北京女子一中,并在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

其实卓琳原本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但一场战场却彻底打乱了卓琳原有的计划,让她不但走上了革命道路,还结识了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侣。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3)

七七事变爆发后,卓琳和一些爱国同学,历经艰难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并进入陕北公学读书。

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千金,但卓琳却很快就融入到了延安的生活中,因表现优异她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正式将名气改为了“卓琳。

当时的卓琳,一心都扑在了学习上,从未想过谈情说爱,更别提结婚了,但一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她的想法以及人生走向,这个人就是年长她12岁的邓小平。

2:

邓小平和卓琳相识于1939年秋,这一年邓小平已经36岁,已经单身整整6年了,他的婚事也成了战友们最牵挂的问题。

此时的邓小平戎马倥偬,压根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战友们就热心地帮他张罗婚事,想让他在延安找一位适合的对象。

于是,只要一有空,战友们就拉着邓小平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因为在这里工作的都是一些单身的年轻女孩子。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4)

果然在这里邓小平有了心仪的对象,她就是23岁的卓琳。出身名门,又曾在北大读过书的卓琳,性格活泼,人缘极好,很快就吸引了邓小平的注意。

那个年代,战事紧张,压根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大家表达爱的方式都很直接,邓小平也如此,在确认卓琳很合自己的心意后,就委托曾希圣帮忙去问卓琳。

但曾希圣问了两次,都被卓琳拒绝了,一是她缺乏对邓小平的了解,二是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压根没有结婚的想法。

卓琳的拒绝并没有让邓小平灰心,他干脆自己找到了卓琳,这一找就是两次,第一次讲了自己的经历,第二次表达了自己想要和卓琳结婚的愿望。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5)

通过这两次接触,卓琳觉得邓小平人不错,而且有“知识”,是一个知识分子,她又一想,反正自己将来也是要结婚的,不如嫁给他好了。

确定恋爱关系后不久,他们就在杨家岭毛主席居住的窑洞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那天,卓琳穿着一套新做的卡其布制服,邓小平则穿着军装,显得很精神。

不过,参加他们婚礼的毛主席等人,却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可以想到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但战友们的祝福确实陈恳的、真诚的、朴实的。

带着战友们的祝福,伴随着热闹的掌声,35 岁的邓小平与 23 岁的卓琳在黄土高坡结为伉俪,开启了他们的婚姻生活。

3:

战争岁月,很多革命夫妻都是聚少离多,起初邓小平和卓琳也如此,日子久了卓琳就想,这样下去不行。

于是,有一次丈夫回家时,卓琳就提议说,你总是在前线打仗,咱们也见不到,你总该给我写写信。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6)

邓小平就问:“那我写什么啊?”

卓琳说:“也不用那么复杂,就是写写你每天干什么了,吃什么了,反正就是日常的一些事情!”

性格耿直的邓小平竟然说:“那行,我让秘书给我打个底稿,我打印几十份,每个月给你邮寄一份。”

卓琳一听,赶紧摆摆手说:“哎呀,那还是算了吧!”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7)

和所有新婚夫妇一样,婚姻之初他们也经历了一段磨合期,卓琳爱说话,但生活中的邓小平却是一个沉默的人,有时候卓琳说了半天,他只简单地回个:“好,哦”之类的。

其实邓小平的爱都在行动里,卓琳洗头时,他会站在旁边拿热水给冲,卓琳要是哪里不舒服,邓小平比她自己还着急,有时候寄的满屋子转圈。

所以慢慢地,卓琳就了解了丈夫的性格,也接受他的对待婚姻和自己的方式,他们算是顺利度过了磨合期。

不过卓琳还是觉得两个人聚少离多对婚姻不利,于是她干脆也来到了太行山,这样既可以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也避免了夫妻的长期分离。

4:

在太行山,卓琳这位北大的才女,在枪林弹雨和艰苦岁月中完成了自己角色的转变。

每次部队战役的时候,卓琳都会不顾个人危险,帮助百姓藏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并帮助秘书隐藏重要文件。

当时为了避开敌人的扫荡,部队大多时候都是夜行军。有一次,卓琳的眼镜都被打碎了,可为了不耽误赶路,她就以前面队友头上的白布为参照物,紧盯着那个白点在黑暗中摸索。

那一夜,卓琳的脚掌都磨出血了,脚脖子肿得跟碗口那么大,可她却没有叫一声疼,这样的磨炼让她迅速成长为一位能够适应军营生活的女战士。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8)

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卓琳和邓小平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他们先后有了三个孩子,但因为战乱他们只能将孩子放到老乡家抚养,那种骨肉分离之苦,时常让卓琳落泪。

但为了革命的胜利,卓琳必须接受这一切,她只能在夜半无人时,和丈夫念叨一下几个孩子,丈夫总会安慰她说:“等胜利了,就好了。

一直到了1945年,邓小平在武安安顿下来后,才将三个孩子从不同的地方接过来,一家五口才第一次正式团聚。

自此之后,邓小平忙于革命工作,卓琳就担任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虽然忙、累,但卓琳却很踏实,也只知足。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9)

而在1950年和1951年间,卓琳又先后生下来一女一儿,时年35岁的她,成为了五个孩子的母亲。

在卓琳生下第五个孩子不久后,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也搬来和他们同住,孝顺懂事的卓琳和婆婆相处得十分融洽,从来不分你我,她上班的时候,婆婆就在家照顾孙女和小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直到1952年,卓琳才带着孩子们跟随丈夫搬到了北京,那会丈夫对她的要求是:“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

卓琳尊重和支持丈夫的决定,于是就不再出去工作,期间谢绝了许多单位的邀请,但她也没有让自己清闲下来,而是成为了丈夫的秘书,帮助丈夫整理和取送文件。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10)

除此外,家里的一切都是由卓琳来道理,目的就是不要让丈夫分心,丈夫不喜欢吵闹,她就跟孩子们规定,在家里要保持安静。

有时候邓小平需要休息,她就带着最小的孩子出去散步,包括丈夫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也都是卓琳整理好。

后来女儿回忆说,我妈们是一个很单纯的人,而且很实在,她从来没有说过什么重话,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父母争吵。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11)

卓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非常的用心,当时家里每周都要开一次“论坛”,大家一起讨论科学知识。

周末的时候,卓琳很会安排家庭生活,带孩子去郊游、游泳,或者带着孩子们一起种菜,打毛衣,培养他们的动手和自立能力。

可以说,有这样的贤妻,是邓小平最幸运的事情,所以每次提及妻子,他语气中都是称赞、表扬和尊重。

5:

然而,再恩爱的夫妻,也不能避免分别。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去世,这年81岁的卓琳非常的悲痛,虽然生死都是人生要经历的,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接受丈夫的离去。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12)

同年3 月 2 日上午,在 1800 米高的高空中,卓琳强忍着悲痛,用颤抖的双手慢慢地将丈夫的骨灰一点点撒下。

当丈夫的骨灰飘落时,卓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含热泪的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

但丈夫还有一段路,需要她代为走完,那就是见证香港回归的神圣时刻,代丈夫去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1997年7月1日,卓琳代表丈夫参加了香港回归盛典,她百感交集,有高兴也有伤感,那一晚年迈的卓琳,泪洒香江。

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卓琳出身名门两次拒绝邓小平)(13)

虽然丈夫离开了,但他却一直活在卓琳心里,每年到了丈夫祭日的时候,卓琳都会提前买了一些花瓣,一边撒一边说:“我又来给你撒花瓣了,都是你喜欢的花儿!

除此外,每年到了丈夫生日的时候,卓琳也会让儿女们都回来,一家人吃顿团圆饭为丈夫庆祝生日。

从1939年到1997年,卓琳和邓小平携手走过了58载春秋,他们的爱情犹如陈年佳酿,愈久弥香。

2009年7月29日,卓琳因病去世,终年93岁,在分别12年后,她也尾随丈夫而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会长流人间。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