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经济学(国考资料分析技巧)(1)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重、顺差和逆差、成数和翻番。

1、比重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对该公式进行转化,则:整体值=部分/比重;部分值=整体×比重。

【例1】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其中,我国从美国进口水产品6.88万吨,同比增长59.30%,进口总额为1.13亿美元,增加42.00%;美国从我国进口水产品10.72万吨,同比增长3.05%,进口金额为4.66亿美元,增长8.76%。

2010年一季度,我国与美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 )

【解析】题干直接说要求比重,根据比重的公式列式即可。我国从美国进口总额为1.13亿美元,美国从我国进口金额为4.66亿美元。可知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3 4.66,则可列式为:(1.13 4.66)/40.9。

【例2】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西部4245万人,占1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经济学(国考资料分析技巧)(2)

2011年西部批发零售业农民工约多少万人?( )

【解析】材料中给出了西部的农民工总量,以及批发零售业的占比,求西部批发零售业的农民工人数,判断本题已知总量和比重,求部分,可列式为:4245×12.5%。

【例3】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数量约为多少万家?( )

【解析】材料中给出了亏损企业数量以及亏损企业在总体企业数量中的占比,求总体企业数量,判断本题已知部分和比重,求整体,可列式:2497/16.6%。

2、顺差和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例4】据海关统计,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3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0.5亿美元,增长28.8%,高出全国出口增速6.1个百分点;进口143.3亿美元,增长1.1倍,高出全国进口增速85.8个百分点。

2011年1~9月,该省进出口贸易状况为( )。

A.顺差7.2亿美元 B.逆差7.2亿美元

C.顺差8.2亿美元 D.逆差8.2亿美元

【解析】出口150.5亿美元,进口143.3亿美元,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判断为顺差,顺差额为150.5-143.3=7.2,正确答案为A。

3、成数和翻番

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三成就相当于3/10

翻番:“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2番是原来的2的平方倍,3番是原来的2的立方倍,4番是原来的2的4次方倍,n番是原来的2的n次方倍,

【例5】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 成。

【解析】60/300=2/10,即党员占总人数的两成。

【例6】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为 亿元。

【解析】翻三番就是要变成原来的2的3次方倍,即原来的8倍,所以2010年的目标是2500×8=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