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务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教务处积极响应、科学部署,切实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制订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工作方案,尽可能减轻疫情对学生学业及教务工作造成的影响,保障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在线教学开展四周来,本科教学各项工作平稳运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川农公众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川农公众号(川农微资讯线上教学)

川农公众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务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教务处积极响应、科学部署,切实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制订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工作方案,尽可能减轻疫情对学生学业及教务工作造成的影响,保障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在线教学开展四周来,本科教学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提前谋划 科学应对 理论课程平稳开展

在线教学是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运行模块的工作重点,教务处提早谋划、提前准备,就理论课程在线教学平台选择、资料准备、开展形式、师生沟通等多方面问题展开详细讨论和研究,并制定了详细、具体的《疫情防控期间本科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在线教学准备阶段,教务处成立了9人“在线教学技术保障小组”,及时与主要课程平台沟通协调,建立QQ群以供教师加入咨询。根据学校师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务处整理发布了《教师在线教学开课温馨提示》和《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安排的通知》,方便师生快速熟悉在线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在线教学效率。

2月24日,我校理论课在线教学顺利展开,截至目前,理论在线教学开课四周以来,全校应开课2056个教学班,实际开课2056个,开课率100%。涉及课程912门,教师917人(1.13万人次),2.8万名学生(169万人次)参加了线上学习,学生对在线教学整体满意度达到99.18%。

衔接有序 齐头并进 实验课程顺利上线

在理论课程在线教学情况良好的基础上,教务处进一步思考实验在线教学的可行性。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教务处迎难而上、倾尽全力,力促实验课上线。3月3日,教务处发布《关于推进实验在线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具有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和教师可居家完成的实验项目均可开课,同时提供多渠道实验平台(资源)供老师进行选择。

3月9日,实验课在线教学也顺利上线。教师采取“腾讯会议讲授原理、虚拟仿真进行线上实验、教学平台批改学生报告、学生返校补做实验操作”等混合式模式开展在线实验课程。

截至目前,实验在线开课两周以来,全校应开设个实验教学班1115个,实际开课810个,开课率72.6%。涉及课程152门,教师198人(2172人次),1.6万名学生(3万人次)参加了在线实验,学生对在线实验教学满意度达到98.15%。

迅速摸排 层层推进 实践实习工作精准发力

疫情发生之后,教务处及时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习工作方案》,明确了实践实习工作方向,同时向各学院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习情况填报的通知》,掌握在岗实习生的人数、分布区域及健康状况,迅速将在岗实习学生人数定格。

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教务处及时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在特殊时期给予学院、导师、毕业生不同的工作引导,并将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进行阶段性安排,使学院、导师、毕业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共同推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完成。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 质量建设稳步推进

本科教育质量建设也是今年的重头戏,旨在为学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教务处已提前启动系列文件的修制订工作。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教务处已启动今年全校本科人才培养推进会各项工作任务。

教务处通过全面梳理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今年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清单,确定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教改、成果培育等各类项目的建设培育计划;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北京指南”,拟定了我校新农科改革实践研究方向,现已落实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申报项目4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申报项目1项。

未雨绸缪 提前启动 信息化建设为教务管理保驾护航

面对严峻形势,教务处认真落实《关于开展转作风提质效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力构筑“非接触式”办公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未雨绸缪、提前启动多项教务管理优化建设,将杂而多的教务管理业务“理上网来”,实现“网络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从确定开展在线教学以来,教务处在教务系统中及时开发“在线教学管理”模块供教师填报、“在线教学安排”模块供学生查看。为掌握在线教学运行情况,教务处进一步开发了“在线教学学生评教”模块,学生可分别从教师是否在线、是否互动教学、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等方面对在线课程进行评价。另外,教务处已开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支持计划管理信息化模块,建立了质量相关12个类别的基础数据库,还即将启动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网上申报模块,通过网上实现申报资格的核定和申报名额的自动预分配,教师在个人系统查询申报资格并在可申请等级范围内自主申报,最后由学院认定推荐,各项指标自动核算、智能控制,减少了基础数据核实等重复繁杂的工作,同时也切实减轻了学院和教师的工作负担。

面对特殊形势,教务处做到了提前谋划、积极应对、科学部署。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确保了本科教学工作全面展开,多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件事都不能缓”。下一步,教务处将直面挑战,探寻疫情下的教育改革契机,让在线教学成为撬动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寻找“互联网 教育”校本化路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真正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向“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目标努力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