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2.7[原文]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孟子见梁惠王全文注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孟子见梁惠王全文注释(孟子详释21梁惠王下7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孟子见梁惠王全文注释

2.7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2.7[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②。”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③?”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⑤;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⑥。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⑦;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⑧。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⑨。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2.7[通释]

孟子来见齐宣王说:“人们说的古老的国度不是说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是说该国有世代维护国家利益的大臣。您没有值得信赖的大臣了,先前任用的大臣现在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齐宣王说:“我怎么判别谁没有才能而不任用他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任用贤人,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可能会让原本地位低的人超越原本地位高的人让原本关系疏远的人超越原本关系亲近的人,能不慎重吗!身边的人都说某人好是不行的,众大夫都说某人好是不行的;国人都说某人好然后考察他,见到他确实好于是任用他。身边的人都说某人不能任用不要听,众大夫都说某人不能任用不要听;国人都说某人不能任用然后考察他,见到他真不好于是清除他。身边的人都说某人该杀不要听,众大夫都说某人该杀不要听;国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考察他,见到他真的该杀于是就杀掉他——还说是国人杀的他。像这样,才能成为老百姓的父母。”

2.7[注释]

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人们说的古老的国度不是说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是说该国有世代维护国家利益的大臣。所谓,说的,人们说的。故国,古老的国度,历史悠久有国家。故,原有的,老旧的。非,并非,并不是。乔木,高大的树木。世臣,世代忠于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大臣。

②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您没有值得信赖的大臣了,先前任用的大臣现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亲臣,值得信赖的大臣。进,进用,任用,作名词,任用的人,任用的大臣。亡,跑到哪儿了,去向。

③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我用什么办法判别谁没有才能而不任用他呢。何以,以何,用什么办法,怎么。识,判别。其,不确指代词,谁,某人。不才,没有天资,没有才能。舍,放弃,不任用。之,他。

④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国君任用贤人,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可能会让原本地位低的人超越原本地位高的人让原本关系疏远的人超越原本关系亲近的人,能不慎重吗。贤,名词,贤才,贤者。不得已,没有别的可能,没有别的选择。卑,名词,地位低的人。逾,超越。尊,名词,地位高的人。疏,名词,关系疏远的人。戚,这里指关系亲密的人。慎,慎重。

⑤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身边的人都说某人好是不行的,众大夫都说某人好是不行的。这两个句子都是判断句。左右,身边的人,亲近的人。贤,形容词,好,优秀。

⑥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都说某人好然后考察他,见到他确实好于是任用他。察,考察。焉,兼词,于是,到他,对他。用,任用。

⑦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身边的人都说某人不能任用不要听,众大夫都说某人不能任用不要听。不可,不能任用。勿,不要。

⑧去之:清除他,罢免他。

⑨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国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考察他,见到他真的该杀于是就杀掉他——还说是国人杀的他。破折号相当于“而且”。故,副词,还,就。

2.7[解读与点评]

孟子这里说的“故国”显然指的是得到很好的治理、底蕴深厚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一批维护国家利益的忠诚臣子辅佐国君。孟子聊故国不是目的,告诫齐宣王通过实地考察选贤任能、兢兢业业地治理好国家才是目的。

孟子关于“故国”的界定含义十分深刻:古老的国度不是它有高大的树木,不是它矿产资源丰富,不是它有高大的建筑;而是它有深厚悠久的文化,有一批支撑它的坚强柱石,有挺起它的脊梁。我们国家、中华民族历史上不乏柱石、脊梁一类的人物,这就是故国——古老国度的内涵所在。

本章有成语“故国世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