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七惠是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2005年9月,青山凭借小说处女作《窗灯》一举摘得有“芥川奖摇篮”之称的第42届日本文艺奖,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继而又在2007年1月,以第二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摘得“芥川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三位年轻的女性得主。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1)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与青山的第一次相遇便是这本《一个人的好天气》,购买的原因纯粹就是因为喜欢蓝色的我觉得封面太好看了,起的名字也让人心生欢喜。拿起来读过之后,全书行文流畅,叙事平淡而温柔,没有过份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让人久久不能从书中所营造的情绪中抽离。仿佛寒冬里照进暖气房的阳光,不即不离,不温不火,却温暖无比。

也许我们都曾是知寿,倔强而脆弱;老了之后却变成了吟子,经历过许多,遇到什么都会变得淡然。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拿起与放下的过程,要遇到多少人、爱过多少人、淡忘多少人才能处事不惊从容面对呢?这种感受你一定也经历过吧,这个过程很你也会觉得很艰辛吧。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2)

离别之音

青山作品一如她书的封面,总是淡淡的。

六个独立的故事,主角有白领、修鞋匠、学校食堂打饭的阿姨、毕业旅行的学生。她笔下的人物往往也都生活的很安静,甚至是小心翼翼。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她们默默地生存着,既不扰乱社会秩序,也不逾越自己的职责,更不违背自己的天性。我想,这便是最能引起我们共鸣的一部分:我们虽然渺小,却都可以是主角。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3)

紫罗兰

这本书中,青山以她惯有的温柔细腻笔触,讲述雷米在成人世界的彷徨和无助,引发日本年轻一代的强烈共鸣,被日本媒体评论为“年度最感人的作品”。

成长为人,化为碎片。

这便是长大的真相。

成年后,我依旧像那时的自己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紧紧抓着自己的那些手。明知自己能帮他们,明知自己只是陪在他们身边就能拯救他们。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4)

碎片

这是一部短片合集,共收录了三篇:碎片,榉树的房间、山猫。

标题作《碎片》获第35届川端康成文学奖。

三篇文章对于主人公细致入微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内心情绪与转变。我想,这大概就是存在于文字之中的“静静地爆发力”吧。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5)

新娘

与青山之前叙事简单、篇幅短小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不仅叙事手法复杂,人物刻画也越发饱满,故事情节中的矛盾与高潮冲突处理到位,行文严谨,故事线索引人入胜。结尾处对于主题的升华则让小说在情感与教育意义上显得更有说服力。

通过一个家庭中四位成员的内心独白,《新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只读青山不读书 读书青山七惠(6)

青山七惠的魅力所在,也许是她总是淡淡的叙事风格,也许是她对于普通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也许是她文字里所蕴含的力量。每个人都能从她的文字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不同的体会。

有人问我,青山七惠到底好在哪?我想,可能因为她的书外表与内涵的差别吧:看似清淡,像是一杯色泽温和的红茶,尝了才知是后劲很强的长岛冰茶,留在舌尖上的余韵悠长,激情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