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宝妈私信跟我说,她的孩子每次在学校老师随机点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被吓得胆战心惊,不敢抬头,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孩子害怕老师?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孩子害怕老师的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孩子自身所带有的“恐惧感”。

“恐惧感”是在真实或者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者群体深刻的感受到的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状态。一般出现“恐惧感”的人会表现的神经出现高度的紧张感,内心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注意力也没有办法做到相应的集中,大脑也出现了一片空白,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容易产生冲动的情况。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1)

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我们家长有的时候也会时常对一些未知的事情产生这样的“恐惧感”,更别说是年纪还小的孩子了,他们会常常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产生“恐惧感”,并且做出一些相应的行为表现。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2)

孩子出现“恐惧感”的行为表现

1. 不愿和陌生人接触

不少孩子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感”,不愿意同陌生人进行相应的接触,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畏惧和远离陌生人群。

郑州李女士的孩子小茹就是如此,小茹今年3岁,眼瞅着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但是她仍然不愿意同小区里的小朋友去进行玩耍,每次李女士带着小茹下楼时,她都会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同那些孩子在一起玩。

刚开始,李女士想着是不是孩子被哪个小朋友欺负过,所以看到这群小朋友在下面玩耍的时候,她才害怕的不敢加入。

后来,她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是单独和人群中的一两名孩子离得较近时,小茹仍然会表现得非常抗拒,不愿意同对方的孩子去打招呼。

这种远离和不愿同陌生人所接触的行为,正是孩子出现“恐惧感”的行为表现之一。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3)

2. 不敢一个人在家

虽然老话说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实际上许多孩子都是非常胆小的,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

同事家的孩子,6岁的小芳就是这样。有一天,同事因为晚上要加班的缘故,就在早上提前跟小芳说了一下,让她晚上自己呆在家里先一个人写作业,小芳点了点头答应了。

但是,我在与同事刚刚加班了一个小时,同事就说她得提前回去了。我问她什么原因,她就告诉我小芳一个人在家刚刚听到有人敲门时,感到十分的害怕,刚才哭着拿电话打给她,说让妈妈赶紧回来。

可见,孩子出现了“恐惧感”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一个人在家感到害怕所导致的。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4)

3. 拒绝打针

拒绝打针也是孩子产生“恐惧感”的一种行为表现,当孩子出现发烧头痛的情况时,我们家长都会将孩子及时性的送到医院去让孩子接受相应的打针治疗。孩子在看到身穿白大褂,手拿粗针管的医生时,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出这种“恐惧感”:

(1)开始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家长怎么拉都拉不起来。

(2)逃避并大喊着:“我不要打针。”

加拿大约克大学就做过一个有关孩子惧怕打针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恐惧打针的经历,8%左右的孩子会因为害怕打针而情绪崩溃,甚至出现呕吐和晕厥的现象。

从这也能看出,打针确实是孩子出现“恐惧感”的一个重要表现。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5)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

1. 自身不好的经历导致孩子出现“恐惧感”

孩子要是在年龄较小的时候,经历过不好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阴影,从而导致“恐惧感”的出现。因为再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他的内心会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带来非常剧烈的反应。

就拿打针来说,孩子如果在第一次打针的时候,碰到的是实习医生。而恰好这名实习医生的打针手法不娴熟,插进去的针管没有一次到位,打的孩子非常的痛。那么,等到孩子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打针情形时,他就会在内心里面感到非常的害怕,产生“恐惧感”。心理上所带来的刺激反射告诉他,如果再打一次针,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他就会拒绝打针。

出现这种同样的不好经历时,孩子就会滋生出“恐惧感”。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6)

2.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使用一些吓唬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

(1)孩子晚上很晚了还在玩着玩具,不愿意去睡觉。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早早的休息,就会吓唬孩子,在孩子的耳边说:“宝贝,赶紧睡吧!再不赶紧睡觉,魔鬼就来抓那些不睡觉的孩子了。”

(2)孩子吃完饭后,依然坐在那里在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家长为了使孩子能够赶紧去写作业,就会跟孩子说:“你再不赶紧去写,小心明天你的班主任王老师会让你站在班级门口罚站。”

家长常常就会使用这些方法来让孩子听话,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当的,尽管可以让孩子很听话按照我们的指示去做事情,同样也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造成杯弓蛇影的情况,引发孩子“恐惧感”的形成。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7)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去克服“恐惧感”

1. 应当保持接受的态度

有时候,孩子出现“恐惧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是孩子自身所引发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这也是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家长们常常会不理解,认为孩子出现“恐惧感”是一种懦弱、胆小行为的表现。

其实,当孩子出现“恐惧感”时,家长应当保持接受的态度,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这样的“恐惧感”就会逐渐的消除,并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要是出现特别严重的情况导致孩子“恐惧症”的形成,家长们就要做出适当的干预来帮助孩子进行解决了。

输液黑色的针管可以给小孩用吗(见到针管就想逃离)(8)

2. 多给孩子传授知识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

所以,我们经常性的给孩子讲授一些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孩子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对许多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感”了。

(1)孩子害怕打雷的时候,我们告诉他打雷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跟鬼神并无关系。

(2)孩子怕黑,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地球在发生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很正常的。

孩子懂得多了,自然也就不会对许多事物感到恐惧了。

当孩子出现遇事胆战心惊的情况时,家长不要担心,先帮孩子分析清楚“恐惧感”产生的原因,自然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了。

本文由二锤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